畢業大潮遭遇高等教育同質化,苦惱 費解

畢業大潮遭遇高等教育同質化,苦惱 費解

“同質化”是我國高等教育快速發展進程中廣為教育界和社會詬病的一種現象。

畢業大潮遭遇高等教育同質化,苦惱 費解

人們將高等教育與經濟升級、產業轉型、社會發展的種種不適,甚至大學生就業難、用人單位找不到合適人才等問題,統統歸結為大學“同質化”嚴重所致。

畢業大潮遭遇高等教育同質化,苦惱 費解

我國大學的“同質化”是指不同類型、不同層次、不同辦學歷史的大學,在辦學理念、辦學定位、組織結構、治理模式、人才培養、專業設置、課程內容、評價方式等諸多方面逐步趨同,也即“趨同化”。有人把這種現象喻為“千校一面”。在我國高等教育即將由大眾化進入普及化階段,社會對高等教育多樣化發展呼聲日漸高漲的形勢下,如何科學地評價與把握大學的“同質化”問題,特別是防止片面追求多樣化、特色化而丟棄大學最基本的共性要求,值得冷靜地來反思。

畢業大潮遭遇高等教育同質化,苦惱 費解

1993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為5%,2002年就達到了15%,跨入大眾化門檻;2015年更是達到40%,按照《教育規劃綱要》的要求,2020年將達到50%,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我國高等教育實現從精英化到普及化的轉變所用的時間比大多數發達國家都要短,僅是美國的一半。期間,我們主要是靠“模仿”“借鑑”來實現高速發展的,因此,模仿所帶來的趨同不可避免。目前在我國1202所本科高校中,建校時間不足16年的有678所,佔到55.6%,這些高校辦學依然“稚嫩”,只有通過“複製”共同的模式,才能換取辦學效率、降低辦學風險,實現“彎道超車”,這也是適應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快速發展的必然選擇。

畢業大潮遭遇高等教育同質化,苦惱 費解

毋庸諱言,當前我國高校的“同質化”——千校一面——越來越嚴重。幾乎所有高校都在不遺餘力地追求學科與專業的“大而全”(亦即辦綜合性大學),甚至有著名師範大學竟然設有核科學與技術學院、醫學研究院和公益研究院。按理說,由於辦學經費的有限和自身定位的不同,全球任何一所大學都不可能在所有學科領域都涉足。比如,世界頂級研究型學府哈佛大學就沒有農學院和建築學院。再比如,美國的另一所世界一流研究型學府加州理工學院就一直走的都是“小而精”的辦學之路。正是因為如此,這些聰明的大學才能以顯著的特色與雄厚的實力立足於大學之林。反觀我國高校,則愈加迷失於盲目的“攤大餅”之中。

同質化的危害

畢業大潮遭遇高等教育同質化,苦惱 費解

1.國家資源的浪費 國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來辦教育。但是大量的投資並沒有帶來 預期的效果。大力的錢財被投入到學校校區的建設,校區的建設只是在物質 方面得享受, 並沒有給高等教育帶來真正的實用之處。 隨著高等教育的擴招, 一大批學生進入高等教育;表面上看有利於國家經濟的發展,有利於社會主 義現代化建設。但是在這背後卻給家庭、國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負擔。另一 方面高校培養出來的人才超出了經濟所需要的人才,造成了人才的浪費。畢 業生就業問題給國家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畢業大潮遭遇高等教育同質化,苦惱 費解

畢業大潮遭遇高等教育同質化,苦惱 費解

2.不利於市場經濟的發展 高等教育同質化的情況下培養出來的人才具有相同的思維模式, 學的專業大 致相同。這種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學生沒有自己的個性,沒有創新意思,創造能力 不高。 另外一 方面高等教育同質化模式培養出來的人才與社會主義經濟需要人才的多樣性是 相違背的。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所需要的各種人才是有一定的比例的,並不 是同一類型的人才都是一個模式。大量同一個類型的人才都湧入市場,有些學生 供過於求而另一些學生則找不到工作;難以滿足社會主義經濟多元化的要求。

畢業大潮遭遇高等教育同質化,苦惱 費解

3 不利於高等學校自身的發展 高等教育系統與功能日趨複雜,經濟社會的發展要求高等教育多樣化,高等 教育同質化與高等教育多樣化是相違背的,這樣不利於學校自身的發展;使得一 些學下在激烈的競爭中被淘汰掉。高等學校的鉅額貸款使學校時刻有生存危機。

畢業大潮遭遇高等教育同質化,苦惱 費解

梅貽琦先生在任清華大學校長的就職演講中說道:“所謂大學者,非有大樓 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這句話提醒我們所謂大學不需要有許多的高樓大廈,不 需要看起來有多氣派、宏偉。大學之所以稱之為大學是因為自己的辦學特色,辦 學宗旨,為國家培養出的人才,能培養出真正意義上的大師。

畢業大潮遭遇高等教育同質化,苦惱 費解

畢業大潮遭遇高等教育同質化,苦惱 費解

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葛劍平曾表示,當前存在的大學生就業難題,實質上是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之間的結構性矛盾,迫使我們高校工作者不得不反思專業設置、課程設置、人才培養模式是否建立在充分認識人才市場、科學預測需求的基礎之上。另外,高校長期以學科本位為培養目標,重知識灌輸、輕能力培養,高校畢業生缺乏工作經驗和實際操作能力,也導致其“人職不匹配”,與市場需要的不適應。

畢業大潮遭遇高等教育同質化,苦惱 費解

畢業大潮遭遇高等教育同質化,苦惱 費解

在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的大環境下,市場更需要一專多能的複合型人才,就是通常所說的,站起來能講,坐下來能寫、實際中能幹。為此,高等教育應儘早摒棄陳舊的、不符合市場經濟發展和競爭的人才培訓模式,真正建立起人才培育與市場需要相結合、學校與企業相聯合、課內與課外相融合的科學模式。與此同時,大學生也應轉變擇業觀念,正確評價評估自我,提升個人綜合素質,以適應職場,展現自我。

面對高校同質化“癥結”該如何化解,談談自己的看法,歡迎您和大家共同討論。

圖源網絡。

畢業大潮遭遇高等教育同質化,苦惱 費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