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之城 阿維拉

馬德里西北方向約一百公里處,大概是去薩拉曼卡一半的半道上,有一座以中世紀城牆圍起來的著名小城鎮,那便是素有“圍城之城”之稱的阿維拉(avila),不僅如此,阿維拉還是十六世紀西班牙小城鎮的典型代表,並在1985年被列為世紀文化遺產。

阿維拉位於西班牙中部的馬德里附近,周邊地貌為起伏的丘陵,當我們驅車接近阿維拉城外圍時,很遠就可以看見公路一側由城牆所圍住的一片城鎮區域。在進入阿維拉之前公路邊的小山坡上,有一座由四根石柱支撐起來的瞭望亭,邊上還有一個可以停三、四輛車的小停車場,開車過來的觀光客們可以在這裡作短暫停留。該座小瞭望亭佔據了一個遠眺整個阿維拉城的絕佳視角,以致名聲大噪,許多資料上都有其身影,也成為了阿維拉城的地標之一。瞭望亭像是建築在一處遺址之上,碩大的石塊散佈在地基四周,亭子中間豎立著一座白色花崗岩十字架,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下顯盡滄桑,令人有來到神廟的感覺,似乎寓意了阿維拉這座城市有著悠久的基督教歷史。事實上,阿維拉也的確是利比里亞半島上基督教徒最早聚集的城市之一。

围城之城 阿维拉

阿維拉城外藍天白雲下的四柱瞭望亭

围城之城 阿维拉

城牆包圍中的阿維拉歷史風貌區

围城之城 阿维拉

阿維拉城牆局部

围城之城 阿维拉

阿維拉寫生

據史料記載,阿維拉附近的第一座堡壘是在公元前5世紀修建的,那還是在羅馬人到來之前。羅馬帝國統治時期,這一帶一直是過著波瀾不驚的日子,或許正因為不冒尖,在基督教秘密傳播的日子裡,基督徒也就相對容易聚集,以後這裡皈依基督教也就順理成章了。西羅馬帝國滅亡後,阿維拉便很快成為了西哥特人的一處據點,但是,阿拉伯人又來了。此後,這裡多次上演基督徒與穆斯林的城池攻防戰,使得阿維拉這座小城幾乎到了無人居住的境地,直到11世紀末期才逐漸穩定下來,儘管基督徒重新掌控了這裡,但伊斯蘭教的印記已再也無法抹去,這時候算上新遷徙過來的居民也僅有一千出頭的人口,卻是我們今天所見的圍城之城的起點。

围城之城 阿维拉

阿維拉精緻的中世紀小廣場

围城之城 阿维拉

帶有哥特與摩爾裝飾風格的修道院

围城之城 阿维拉

舊區街道

如今保留下來的阿維拉城牆始建於1090年,完工於14世紀,總長2.5公里的城牆圍住了一片約31公頃的城市面積。城牆用褐色花崗岩砌成,並伴有88座半圓形塔樓和9座城門,牆體寬3米,平均高度12米,城牆上部2500個突出的四坡型城齒,攜帶著阿拉伯的風韻。

围城之城 阿维拉

與城牆要塞相連接的大教堂

围城之城 阿维拉

阿維拉有著四坡頂城齒的城牆及露天音樂會現場

围城之城 阿维拉

街道與城牆

除了中世紀古城牆之外,值得一看的還有那座始建於1107年、有著鐵灰色花崗岩外表的哥特式大教堂 --- 阿維拉主教堂。這座完工於1350年、陸續修建了兩個多世紀的大教堂,其東邊牆體是城牆的一部分,向西延伸開去的是教堂建築。外型看似要塞的教堂與兩座塔樓相連接,教堂正面有許多雕塑,正門為銀匠風格的裝飾。這一時期的基督教還是較為寬容的,穆斯林可以在自己的清真寺裡向真主禱告,社會在一片和諧之中慢慢發展起來。在這座半教堂、半要塞的建築中,可以看見紅白相間石灰石的羅馬風格的部分,更多的則是由純白石頭建造的哥特式的部分。

围城之城 阿维拉

半要塞半教堂的阿維拉主教堂

围城之城 阿维拉

阿維拉主教堂正立面局部

围城之城 阿维拉

大教堂外有石獅裝飾的街道

在15、16世紀早期天主教君主們,及其後來的繼任者查理五世和菲利普二世的統治下,阿維拉抓住了一個世紀的繁榮期,但隨著後來猶太人和摩爾人被大量的驅逐,自十七世紀開始阿維拉又陷入了長期的衰落,人口甚至減少到了只有4000居民。以後的阿維拉又經歷了工業革命帶來的衝擊,在發展與機遇面前,社會發生了諸多變革,城市也擴大了數倍之多,但總的來說,阿維拉似乎並沒有發生與時代發展相對應的繁榮與復甦。

围城之城 阿维拉

阿維拉舊城區內的歷史建築

围城之城 阿维拉

阿維拉社區圖書館閱覽室

围城之城 阿维拉

阿維拉城內在車站候車的三胞胎姐妹

值得慶幸的是,儘管經歷了近千年的風雨滄桑,阿維拉卻將一座中世紀古城很好地保存了下來,城牆也維護得相當不錯,1985年阿維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貼士

我採集了關於西班牙的旅遊靈感,這裡適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

全年來玩最佳。

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J_瑞工坊 發佈:2018.03.2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