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的核心是什麼?

互聯網金融資深從業人

文化是人創造的。文化的建造由所有人共同完成,但描繪藍圖的是文化中的聖人。

什麼是聖人呢?聖人是為人們開闢道路,指引方向的人,是超越自我,登峰造極的人。每個文化中都有這樣的人,他們標誌著文化的巔峰,奠定了文化的基石。

學文化,就是學聖人。所以我們讀哲學,讀的是哲學家的思想;學科學,學的是科學家的發現。從這個意義上說,所有的文化都是聖人文化。

“中華文化就是聖人文化”,這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離開了聖人,中華文化恐怕也就不值一提了。

和其他文化相比,中華文化特別重視人。怎麼做人,是中華文化真正的主題。

如《論語》中的“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是以君子為做人的標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講君子如何做人、待人;“君子謀道不謀食”,是講君子的追求。

《孟子》中的“仁,人心也;義,人路也”,是講做人要有正心和正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是講推己及人,變小我為大我,做人的境界大了,外在的天地也就大了。

《大學》中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以修身為本”,是講治世從做人開始,以做人貫穿始終。

《中庸》中的“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是講由知人而知物。

《老子》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講做人應合自然之道。

《莊子》中的“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是講做人的極致境界。

《壇經》中的“心量廣大”,講的是做人的根本在心。

張載的這句名言,更能代表中華文化的意義:“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從這些經典名言中可見,中華文化講的是做人。而且做人意義重大,標準極高,是值得一生追求的事業。

正如《易經》中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就是說做人應以天地為榜樣,追求應像天一樣無止,胸懷應像地一樣寬廣。


萃辰天心書院

大多數人,過於迷信“所謂”科學。“兼聽則明,偏信則闇”,我們必須擁有科學,但也不能只有科學。就好像對現在教育的一句評論:“除了知識你還有什麼優點?” 很多人說我們沒有信仰,有劣根性,但我們不是沒有信仰,而是被西方和我們這些後來愚鈍的人打亂和曲解了而已。

我們文化的核心是道。道路有兩種,一種是真實在土地上的道路。要想富,先修路,只有道路通了,交通便利了,才能更快地發展。而另一種,就是我們心裡的思路。我們不滿足於殘酷的自然規律,但同時又不想被自然孤立。我們希望與自然並立,建立一種美好的,不殘酷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世界。

於是我們要為達到這樣的美好鋪設道路,記錄自己看見過或想象過的美好,讓後來的人記住並一直髮揚下去,並不斷地用努力去實踐,為之付出一切,甚至於捨生取義。

只有分析清楚才知道有目標那是西方的思維,我們大華夏有自己的思維。比如一把菜刀,西方的思維是:這把刀主要成分是鐵,約400~600克重,密度約7.9米每千克,能導電,能與多種物質反應,刀片一面薄一面厚,呈錐形,刀體矩形或一角為弧形,較厚一面頂端有金屬枝出,用於連接手柄,具有切菜的功能,在今中國使用較多(是由偉大的科學家x使用了x的先進的冶鐵技術在某年某月某日發明而來,雖然他當時的菜刀沒有手柄,現在不稱菜刀,也不由鐵製,但他仍然功不可沒,x帶給全人類的財富,經過後人的不斷改進,最終成了今天的菜刀。)(感覺如果不是因為菜刀已經是實踐過的東西,我會懷疑這些人是不是在做無用功)而我大華夏會這樣描述:為了切菜,我們需要工具,起初的石塊不夠靈活且難以製造,後來有了冶鐵技術,鐵更容易變形,可以結合起來。(對的古代有各種材料做的菜刀,金銀銅鐵木石都有,只是現在多用鐵而已)於是聯想起來。仿照石片尖稜,用方鐵塊打出稜角,用於切割,發現結實而鋒利,但是出現過於鋒利,容易誤傷傢俱,不便拿捏,長寬與食物大小不匹配的問題,就用了加手柄,調整刀大小長寬厚薄的方法解決了問題,用更先進的冶鐵技術提升了菜刀的壽命,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好廚具。(至於有多重,什麼成分,不重要,只要能切菜,方便普及,重不死人就可以。不過,由於當時記載的方式有限,加之天災人禍,不知起源於何人何時,沒能保留下來,這實在是我們這些後人的過失和遺憾,為了圓先人方便切菜的夢,我們要努力發展冶鐵技術和提升菜刀性能,吧菜刀發揚光大,使其淵遠流長,讓發明人在九泉之下安心閤眼,儘早轉世享受美好。)

由此觀之,我們大華夏民族自古以來就具有不同於其他民族的世界觀,發展觀,價值觀,現實觀,道德觀,情感觀等多種先進觀念,有“先天之利”。而五行陰陽八卦,最重要的是帶來了“辯證觀”和“統一觀”,這兩種觀念對前面的觀念加以穩固,共同構成我國古代思想體系,這是幾近完美的,只是古代缺乏了對微觀的認識,也在兩種重要觀念上過度依賴五行陰陽八卦,後又由於封建統治,導致思想禁錮,最終導致落後。現在我們知道,五行陰陽八卦還不夠全面,不能採用,封建統治不能施行,但千萬不要失了兩種觀念,這兩種觀念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們要“修(建)道(路)”,觀念就是“設計原稿”,是我們的原則。失了觀念,就會失去所修的道路。所以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存則存,道亡則亡”(道路亡了,辛苦建設的努力就白費了,所以亡,並不是說失去道路人就會滅亡,人的生命還是自然決定的,滅亡的只是我們人建設的東西)(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但所有人都應有一雙眼睛,希望大家能多讀懂一些古文,不要再ZZ翻譯曲解文意)

真正的科學是發展性,銜接性和兼容性的,它不會排斥任何一種思路和現象,而是將原本沒有用科學來解釋的成分用科學的語言詮釋,以便廣泛傳播而已。如果一種所謂“科學”不承認甚至是抵制這些創想和非以科學語言方式詮釋的事物,那就是在自斷前路,自掘墳墓。發展在於思考和創新。而創新永遠來自人的思想和實踐,來自於從古至今不斷有人用汗水,血淚甚至是生命建設出來的屬於人累自己的寶貴財富,這樣的財富不容科學的踐踏!如果科學非要分得整體的事物對立得支離破碎,像吧已做好的木具拆分研究,卻不知一拆,木具就會損毀,再也不能復原,只能從頭開始。

科學還是太過於拘謹,鮮有一點整體思想,所謂的創新,都是人給的。在這裡舉兩個對西方很重要的例子:沒有牛頓被蘋果砸種後的思考,力學可能很久得不到科學的總結,沒有愛因斯坦和霍金的大膽設想,科學可能很久涉及不到空間和蟲洞。以回駁所謂科學不需要臆想的錯誤觀點。實踐和臆想是並立的,物質和能量是同一層面的,“天地與我共生,而萬物與我為一”世界萬物是有聯繫的,不能隨意分割,否則就容易犯“盲人摸象”的錯誤。

實踐才是真理的最好證明,也只有不斷實踐,才有進步和向上的空間,“所謂”科學的驗證不過是在收尾,對於結果進行拆分解析再拼接整合罷了。 很多的科學花大量精力對人們已發現的事物進行總結,但事物的發現離不開大膽的設想與不斷的實踐,並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教訓,最後達到目的。

我們的思想,就是道,為了目的,為了建立與自然並立,且能讓我們嚮往的美好生活的夢想成為現實而不惜所謂生命與血淚,珍惜價值與情感,既有生活,又有詩和遠方而修建的道路。而因為遠方無窮,所以奮鬥不止,不同於有長度的實際可走的道路。

所以才有“道可道,非常道”,才有對奇人書寫的傳記,才會有“人定勝天”“捨生取義”的觀念,才會有“夸父逐日”“女媧補天”“愚公移山”“精衛填海”的成語。才會有從古至今為了人類進步而努力奮鬥的偉大的人們!

想要進步,只能相信自己,科學,只是你的電梯。不過電梯和臺階都只能踩在腳下,到了最高層,盡頭沒有路,只有山,還是隻能自己走出路來!這,才是我們大華夏應有的信仰!


我家維護靠大家

“中國文化的核心”,此題法欠妥。比如可以改成“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觀”,或者“中華文明的核心價值觀”。如果此前提成立,繼續下面的討論。

談到核心價值觀,不能不提到孔子和老子兩個人。而孔子的儒家價值觀有會在其中佔據大部分比例。比如: 禮 ,仁,恕,孝,忠 ,中庸 ,道,德,信,知,名,義與利,士與仕,君子與小人,等等。

這些基本上翻譯界都有定論。難的是老子,特別是“道”的翻譯。除了道,還有“無為而治”,上善若水,等等。

先來看國外對儒家的翻譯。 孔子Confucius ,儒家 confucianism (國外常常以為儒教是一種宗教,所以用ism結尾), 儒生 confucian scholars

禮 propriety 仁 benevolence ,恕 forgiveness ,孝 。filial piety ,忠 loyalty ,中庸 Goldman means 道 doctrine,德 morality,信 trust,知 knowledge,名 fame,等等。

再來看老子。道 Tao, Dao, 道德經 The Tao Te Ching,the way and its power (韋利譯) 無為而治 inaction 上善若水, 水利萬物而不爭。 The best way of governance is as good as water. Water benefits everything without evoking conflicts or resistance.

當然,這種翻譯不可能是“一等於一”完全對等的翻譯。真有這麼簡單,那就枉對幾千年的歷史。如果與外國人交談,還應該有大量的背景介紹或者paraphrase。比如“禮”,就遠遠不是一個單詞propriety 所能夠概括的。天涉及到了中華文化最核心的生死,上下,等級,男女,家庭成員一系列的關係行為規範。而這些往往又是西方沒有的。比如家庭成員之間,親戚之間的稱呼,等等。好多是沒有辦法翻譯的,比如“小舅子的大姨媽的外甥女兒的姐夫的連襟”,怎麼翻譯?

這樣的翻譯也是一種對自己文化學習。


閒看秋風999


中國是地理概念,不是文化概念,中華才是文化概念,不但包括中國,也包括海外華人等具有相同文化淵源的大中華文化圈。

要探究中華文化的核心內容,需要考察一下中國的歷史。從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到秦的大一統,再到漢武帝的“罷拙百家,獨尊儒術”,這段時期基本奠定了中華文化的核心。“法術勢”的法家為秦所用,“黃老之術”的道家為漢初所用,“仁政”的儒家為漢武帝及後世所推崇。後代的歷朝歷代治國者都是根據需要或多或少的取自這幾個方面,這也就構成了中華文化的主流。

道家的核心在“道”與“德”,儒家的核心在“仁”,法家的核心是“法”,所以“道”“德”“仁”“法”構成大中華主流文化的核心。而其最根本的是“道”與“仁”,是文化構成的目的或目標。“德”與“法”是文化追求目標時採用的手段或路徑。“道”主要是人與自然的關係,但也包括人道,“仁”主要是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所以中國曆代皇帝祭祀時“祭天”“祭地”“祭祖先”,也就是“三才者,天地人”。

而題主所說的“家、國、天下”,其實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儒家《大學》中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也就是“三綱領”,要達到這個目標需要“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就是“八條目”,而後又衍生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就是“修齊治平”,現在也被稱為“家國情懷”。

“家、國、天下”如果要翻譯成英文,用 family, country 和 the world則更為確切。home是表示家的物理場所,而family 才是家庭的概念, land是土地, country才是國家, motherland是祖國,the world是世界也是天下。

“道、仁、德、法” 如果翻譯成英文可用 Taoist、 Benevolence、Morality 和 Legalist.

當然中華文化的內容博大精深,有著廣泛的內涵,這是我個人的總結和看法,希望對題主理解中華文化的核心內容有所幫助,也希望有識之士參與討論,以辨明是非。


歸去來76564325

中國文化流派很多,但核心流派是道儒釋三個。其正屬於民族典籍也只有巜易經》、巜道德經》真正是核心典籍。民族文化核心應該為:善、容與中庸。


上坪農夫

中國文化的核心有多個維度,羅列起來如下。

第一、最大的核心是漢語漢字。

文字和語言在任何民族裡的重要性都是首屈一指的。漢字漢語也不例外,尤其漢語這個伊甸園初音,可以解釋全世界一切古詞彙。漢語很多語音源自自然聲響和人的自然反應。所以它還有神秘的占卜功能。漢語雞叫為國,鴨叫為家,風嘯為巫為巫虎,虎喘為杭等等。漢字是唯一的活的表意文字,語言之外獨立成意,裡面還藏著歷史、文化、哲學信息。

漢語的優勢是見字生義,掌握了基本語言文字的人,不需要學習生詞就能知曉。然而近年一些人學了幾句外語就把外語詞彙掛在嘴邊,汙染漢語。尤其跟自己人說話或受眾是中國人時喜歡說外語,他們什麼心理你都猜到。漢族漢字這個核心文化今天很弱勢,如果有一天我們也淪落為需要學習每個新詞,那是多可悲的。

第二、建築以及圖形核心。

這方面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我們的建築有個特點就是屋頂翹角。之所以要翹角是因為翹角是為了保留遠古核心文化,九字圖形,魚鉤。魚鉤應該是黃種人的最早的發明,所以魚鉤演繹出的九字,蠍子崇拜和附會天蠍座。黃帝和倉頡都與蠍子有關,萬等很多字都是象形蠍子。我們很多紋飾都暗藏著鉤子。





古埃及法老、甚至耶和華都拿著一個鉤子。羌人離開中國在中東,在建築材料改變的情況下仍然使用在四角磚砌翹起,固執地保留自己的民族文化。這個四角翹起特點後來在中東被髮展成四角建高塔。然而今天的我們建築卻把這個核心傳統丟了,實在讓人唏噓。





我們的建築傳統還有一個就是門前兩根華表木,華表並不是只有天安門才有,其實每個古建築正門前兩根柱子都是。



第三、核心數理。

我們的核心數理有六個3、5、7、8、9、13。3代表黃種三支系。5是信仰數理,宇宙總驅數。7為七仙女,重要的母系祖先。8為太陽數理,八芒星太陽。9為九黎,既代表魚鉤,也代表過去的那個偉大的九黎時代,人類文明的起點時代。13很神秘,基本代表了中國命運數理。很多重大歷史都能發現這個數理。

第四、動物圖騰核心。

這方面有很多,最核心的是牛和龍。青牛在古代就指全體黃人。同時我們分別是養狗人和養豬人,養狗的北三苗後來又成了西戎牧羊人。公雞和龜是宗教圖騰,虎和熊則是與我們有重要關係群體的代表。獅子是黃種遊歷世界之後代表圖騰。貓頭鷹是上古鳥圖騰的核心,所以號鳥為鴞。




還有蟲子圖騰,蟲子圖騰中蚊子和蝴蝶為核心。蚊子與風雨雷電有關,蝴蝶與絲綢和復活有關。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聖魚就是飛魚,以及八爪章魚。

第五、日月崇拜和球體崇拜。

我們的古文化,日月並重,有太陽夏文化,也有陰曆和月亮文化。夙字甲骨文就是一個捧月的象形。球體崇拜則體現在方方面面,舞獅、舞龍都要有一個球引導等等。

第六、核心花卉和樹木

中國的核心花卉就是原產地都在中國的世界文明三朵花。菊花、百合和蓮花。百合還是基督教教花,上埃及的白冠。




大樹崇拜也源自中國,最重要的就是松樹。公木為松,松樹不僅是建築材料,而且還是誹謗木的材料,誹謗木就是華表,松代表了訴訟文化的起點。松果體也是最神秘的人類第三隻眼,天眼。聖誕樹其實是源自中國的扶桑神樹。


國病

你這樣說對方會一臉懵圈,他們聽不懂,你也沒解釋明白。持家、治國、平天下,只是中華文化的展示面之一。

中華文化的核心是【道+德】、是“【天下一家】”、是“【四海之內皆兄弟】”、是“世界大同”、是“協和萬邦”……就是“人類命運共同體”,上述都同一個意思。

臺灣國防大學校長.徐培根.於1960年寫道: 中華民族之思想核心,竟為【天下一家】之世界思想也!

《尚書.堯典》說【協和萬邦】,所謂【萬邦】,即各氏族之眾多部落,而使其和睦相處也。

從史實來看,中華民族每當興盛,文治武功赫奕,四周鄰邦依附,完全為仰慕上國文化而貢納方物。 故鄰國之依附,乃文化之交流,非武力之徵服。

而治國者從不以征服異族為榮,反以所治之人民不得其所為恥。

在統治中,必使各族平安相處、和協輯睦、文化混同、血緣交流,即所謂【四海之內皆兄弟也!】為中國思想之極則。

各民族在此恢弘容讓的氣氛中,如春風和雨之陶冶,自然同化而不覺,久之遂混化為一個民族,而其利害禍福無有分矣。

吾五千餘年之歷史,當時有【夏、夷、黎、苗、戎狄、東胡、荊楚、百濮、群蠻乃至鮮卑、匈奴、氐、羌、羯、突厥、契丹、回紇、吐蕃、女真、蒙古、滿洲……舉不勝舉之各族,今日欲再尋其痕跡而不可得……而各族之後裔,均同處中華民族之中不自知亦不自外也。

世界其他民族,殘忍相殺,弱肉強食……(你會突然發現,這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捂臉][捂臉][捂臉]

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月所照,霜露所墜,凡有血氣,莫不尊親……此為中國大同思想之根源!而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大且久者,蓋實賴此一哲理之存在。

天下一家仰賴於“道(秩序)和德(道德治理)的相互配合的治理,才能形成。

[耶][耶][耶]👻👻👻😂😂😂 不知道有沒有說明白?


終南高揚

中國文化的核心是什麼? 咋聽起來題目很大, 個人認為其實也簡單。



有人說是"道"或"德",還有學者長篇累述是儒家的“仁",仁者天下嗎。我只能呵呵了,我們常說中華民族的傳承有5000年的歷史,實際也許更長。 而老子、孔子出現 ,也只有2500多年,在老子、孔子以前的社會中 ,難道中國就沒有核心文化了嗎?那文化是怎麼傳承的?



其實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各種思想輪番登場,現在說是由哪種思想為核心主流, 都欠妥當,應該是一種融合的復元文化,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 各民族思想的融合,中國又是個開放的國家 ,世界各國的文化在中國得以發展,我們善於接受,善於融合,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屹力在世界的東方。



但不管怎麼變化 ,有一種文化根植在中華兒女的心中,與世界各國文化有所不同 ,那就是“祖先文化",從這種文化 中,分離出來原有和現有的各種文化,



“祖先文化"陪伴我們從歷史走來,在重大節日,重大事件前,我們都要隆重的祭拜先祖。在我們思想裡,一直都堅定的認為,現在自己的所作所為,都關乎著家族和祖先的榮耀。所以我們勤勞、自律 、相親、相愛。以此上升到愛國、愛人、才有了 仁義禮智信。所以我認為中國的核心文化因該是“祖先文化"。雖然經常不被人提起 ,但永遠根植在每一箇中華兒女的心中,從不敢忘。


Liuj滴水

中國文化的核心是漢字,這是我們的祖先發明的最偉大的一樣東西。如果沒有漢字,就沒有中華幾千年源遠流長的文化,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古人很早就認識到,漢字中蘊含著偉大的力量。古代有個傳說,黃帝時期的倉頡發明了漢字,當時天上降下小米,就像下雨一般,夜裡有鬼在哭泣,因為我們的祖先認為漢字洩露了鬼神的秘密。

漢字有多強大?我認為,中國能發展到現在這個程度,漢字功不可沒。而藉助漢字的力量,中國終有一天會成為全球第一的強大國家。

我這麼說可不是瞎吹,因為相比於拼音文字,漢字具有三點優勢:

第一,漢字是二維的文字,而拼音文字則是一維的。

以英文為例:大家都知道,英文單詞是由26個字母從左至右依次排列組成的。而漢字則是由偏旁部首上下左右堆砌而成。所以英文(其他拼音文字的道理也一樣)只有一個維度,而漢字有兩個維度。所以漢字所能傳遞的信息,總是比英文要多。

如果說英文是條形碼,漢字就是更先進二維碼。比如這個囂字,因為四角有四個方框,被網友戲稱為最早的二維碼。

證明漢字的信息量更大的最經典的一個例子是“砼”這個字,“砼”可以拆分成“人工石”三個字,意思是人造的石頭,其實表示混凝土。漢字的簡潔之美,在這個字中表現的淋漓盡致。


第二,漢字同讀音相對分離的,而拼音文字同讀音是一致的。

漢字通過字形表達意思,拼音文字則通過語音表達意思。所以漢語的一個音位可以對應不同的漢字;但是拼音文字,比如英語,一個音位只能對應同一種(或少數兩三種)拼寫。因此,一個漢字可以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拼音文字卻必須用多音節的單詞來表達同樣的意思。

比如中國人可以用同一個讀音的漢字寫出一篇意義完整的文章,如《施氏食獅史》,這是拼音文字永遠做不到的。

漢字具有以上兩個特點,這保證了中文是非常簡潔的書面語言,漢字在簡潔性上遠遠地超過了拼音文字。比如,聯合國文件的不同語言版本中,中文版總是最薄的。

漢字的這一特性,在互聯網時代大放光彩,因為大家主要通過文字而不是語音交流,因此中文總能在單位空間內表達更多的含義,在交流中處處快人一步。


第三,由於漢字與語音相分離,所以漢字具有相對穩定性,可以跨越時間與空間的間隔。

因為語音易變,而字形相對不變。如果文字直接表達語音,就要隨著語音的變化而變化。但漢字直接表達語意,因此可以保持長期相對不變。

比如漢朝到現代已經兩千多年,漢語的語音不知發生了多少次變化,可以肯定,現代人穿越到漢朝,完全聽不懂當時人說的話。然而在這兩千多年中,漢字卻基本沒有變化,所以今天的人完全可以輕鬆閱讀漢代文獻,比如下面的《曹全碑》,中國人不是文盲,基本可以認出大部分字,如果懂文言文,可以輕鬆閱讀。在其他國家,這是完全不可想象的事情。

再說距離,東北與福建相距上萬公里,方言語音完全不同,然而只要能寫出漢字,東北人和福建人就能無障礙的交流。想象一下,如果中國用的是拼音文字,福建人來到東北,看到滿街的“guobaoyou”,肯定兩眼茫然,不知道是什麼。但是寫成“鍋包肉”,不論哪個地方的中國人來看,都至少能知道那是一種肉,可以吃。

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卻總是有一種大一統思想,保持著統一的向心力。這是因為中國人從南至北,從古至今,使用的都是同樣的文字,傳承著同樣的文化。而我們西邊的鄰居——印度,國土面積和人口與我國差不多,卻一直處在四分五裂中,直到近現代才在形式上面前統一。

中國的統一,造就了一個巨大體量的國家,擁有一個巨大的市場,這在現代社會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歐洲國家拼命想聯合在一起組成歐盟,就是看到了統一的巨大優勢。



夢露居士

中國文化的核心,很難用一兩句話來概括。但如果要用一個概念來表述,那就非“道”莫屬。

中國文化,核心是儒釋道三家,其它詩詞歌賦、琴棋書畫都只是術的層面內容。這三家相互融合和補充,共同構成了中國文化三足鼎立的結構。而儒釋道三家的共同概念,則是道。儒家講學道,如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道家講修道,如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佛家講悟道,如慧能說“擔水砍柴,無非妙道”。所以,道是貫通儒釋道三家的核心範疇,也逐漸成為了中國人精神世界的重要話語。譬如,我們講知道,本義其實是瞭解“道”,和儒家的學道有密切關係;又說大道、正道等等,都是要把道落實為人生修養的路徑或者境界。

但是,儒釋道三教所理解的道自然是不一樣的。儒家的道是以仁義為基本內容的,如孔子說“仁者愛人”,“克己復禮為仁”,在他看來,道是人之所以為人的人生路徑,即人間正道。正是因為如此,孔子強調道是不可須臾離的東西。而道家所理解的道既是一種宇宙的本源,如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同時又是一種高遠的人生境界,如莊子所謂逍遙和齊物,所謂“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這是擺脫了現實利害和個人情感牽絆的心境。佛家所謂道則是修行的最高境界,即明心見性,悟道成佛。他們所理解的道就是釋迦牟尼佛所傳的那一套理論學說。至於禪宗南北之分的漸悟和頓悟,只是修行方式的不同,對於道的追求則是一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