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國的雄鷹——BF-109戰鬥機

第三帝國的雄鷹——BF-109戰鬥機

BF-109

Bf-109戰鬥機(又稱:Me-109),作為二戰中德國空軍主力戰鬥機,它從二戰前的西班牙內戰到二戰結束,從西線歐洲戰場,到東線德蘇戰場,是二戰德國空軍的標誌。在整個二次大戰中,德國空軍總戰果中有一半以上是Bf-109取得的。可以說對納粹德國而言其戰功赫赫。在二戰時期,空軍的力量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很多國家才認識到了戰鬥機對於戰爭究竟有什麼樣的幫助。而作為二戰中最為讓人感到頭大的對手,德國的空軍水平也是相當的厲害。

第三帝國的雄鷹——BF-109戰鬥機

Bf-109F-2

Bf-109戰鬥機除V型為原型機外,從A至S共開發出十幾個改型,其中又包含近百種亞改型。在長達23年時間裡,先後在德國、西班牙和捷克等地累計生產了33000架,其中德國自產30480架。這種情況,在世界航空史上單一型號產量記錄中是極少見的。Bf-109A型至Bf-109D型均系前期小批試製型,期中Bf-109B型於1936年11月最先服役,參加了德國“禿鷹”軍團在西班牙內戰中的戰鬥,迅速取代了He51雙翼戰鬥機,初次取得戰果。

第三帝國的雄鷹——BF-109戰鬥機

首架Bf 109V-1原型機,起落架不可收放

BF-109 的機身可以分成前、後、尾三部分。前部包括髮動機支架、發動機防火牆和駕駛艙,發動機防火牆呈梯形,但並沒有將發動機和駕駛艙完全分隔開,為了容納一些輔助部件,比如 Me 109F 上的那挺槳轂同軸航炮的炮管,不得不在防火牆上開口,使之能延伸到駕駛艙。在駕駛艙地板的下面是工形主樑,由一根硬鋁板和兩根橫樑鉚接而成(硬鋁於 1909 年由德國的杜拉公司研製,所以也稱為杜拉鋁,它是由純鋁摻入少量銅、鎂、錳等製成的輕質高硬度合金,最初用於齊柏林飛艇上,之後用在容克公司的飛機上,由於不能焊接,所以只能通過鉚接的方式連接)。

第三帝國的雄鷹——BF-109戰鬥機

BF-109透視圖

後部機身由左右兩半拼接而成,每一半由 7 塊蒙皮壁板組成,這一點很像現代的塑料模型飛機。這種酷似蝦尾的結構是 Me 109 最值得稱道的部分,所以在其眾多的改進型號上,這一部分除了增加了一些開口和緊固件之外,基本上沒有改動。每一塊蒙皮壁板由 0.8mm 厚的硬鋁製成,使其既保持了良好的延展性和彎曲性又有一定的強度。如果仔細觀察某些 Me 109 的這部分機身,你會發現每一段壁板上都有數字編號。標有偶數的壁板是承力部件,也可以說是機體構架的一部分,其左右兩邊都有雙 Z 形的突緣伸向機身內部。而奇數壁板只是彎曲的蒙皮,他們被鉚接在偶數壁板的其中一個Z 形突緣上,以形成一個平滑的機身外表面。在機身內部,數根 Ω 形截面桁條穿過偶數壁板的另一個Z 形突緣,並通過埋頭鉚釘將各塊壁板鉚接在一起,以形成橫向骨架。最後,在頂部和底部用兩根超寬 Ω 形截面桁條將兩半機身鉚接在一起。如此的設計在當時可以說是非常先進的,既兼顧了簡易性和強度,又有很好的氣動特性,相比之下,噴火和眾多法國戰機仍在使用半埋頭鉚釘。

第三帝國的雄鷹——BF-109戰鬥機

BF-109 的後機身段,結構相當簡潔。

1939年初,Bf-109E投入生產。“E”型裝著名的Daimler Benz DB601系列液冷發動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早期戰鬥中,遠優於波蘭的PZL戰鬥機,也較法國的Morane-Saulnier MS406S戰鬥機和英國的“颶風”式戰鬥機更優越。

在英法海峽和不列顛戰役中“E”型暴露出航程較短的弱點,也棋逢對手地遇到了“噴火”式戰鬥機。“E”型航程短的弱點,使它不能伴隨德國轟炸機對倫敦進行轟炸,也不能在英國縱深自由行動,攻擊英軍的訓練基地和有價值的地面目標。這是德國空軍在不列顛戰役中受到挫折的重要原因。為了彌補這一弱點,Bf-109F型在1940年末開始取代“E”型。“F”型有更大馬力的發動機、最新型的冷卻器、更輕巧的機身,以便和“噴火”式戰鬥機對抗。

第三帝國的雄鷹——BF-109戰鬥機

BF-109E-4

梅塞施密特認為一架典型的單翼戰鬥機如同Albatros D.Va一樣,應該是輕型單人座、低阻力並且在機頭上方配置兩挺同步型機槍。另外一種在設計階段就列入考慮的選擇是配備一門安裝在發動機氣缸中間的高性能機炮,炮管套在螺旋槳驅動軸心對外發射,發射時的後座力則由發動機予以吸收。這種武裝佈局在一些當時法國設計的戰鬥機上,如D.520戰鬥機,這樣的安排足以讓Bf 109的機翼結構較薄,重量較輕

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Bf-109是德國空軍戰鬥機的骨幹力量,在所有的戰場服務,並裝備了軸心國歐洲盟國的空軍,各型號一共生產30000餘架。在捷克斯洛伐克,Bf-109的生產持續到1949年。在西班牙空軍中一直服役到1958年。

第三帝國的雄鷹——BF-109戰鬥機

BF-109G-10後期型

二戰中德國王牌飛行員如埃裡希·哈特曼(擊落352架)、格哈德·巴克霍恩(擊落301架)、亨特·拉爾(擊落275架)、瓦爾特·諾沃提尼(擊落258架)、威廉·巴茨(擊落237架)都駕駛過BF-109。據統計,在整個二次大戰中,德國空軍總戰果中有一半以上是Bf-109取得的,很多人稱稱這種飛機是“德國王牌飛行員的搖籃”

Bf-109能在殘酷的戰爭狀態下持續使用十年,證明它的設計是成功的。它屬於那種適合採用“打了就跑”戰術的高速戰鬥機。Bf-109是大戰前半期綜合性能優秀的輕型戰鬥機,也是納粹空軍使用最廣泛的軍用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