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裡邊說的拿5噸炮彈換下李雲龍,那麼5噸炮彈有多少發?

邯鄲武安印象

我是兵說,我來回答!

《亮劍》雖然只是一部小說,但是其中發生的故事也是有一定的事實依據。《亮劍》中,李雲龍的趙莊阻擊戰就是根據華野解放軍10縱阻擊戰改編而來。儘管是小說,然而依然可以分析出這五噸炮彈總共有多少發。

在抗日戰爭末期的時候,國民黨四分之一的軍隊換裝了美械裝備。在這之中就包括美式105mm榴彈炮。因此《亮劍》中華野首長口中提的四個炮兵團,基本裝備的就是美式105mm榴彈炮。這從炮擊之後,李雲龍的臺詞也可以得出。四個炮兵團,換算下來就是96門榴彈炮。這樣的火力輸出可謂是恐怖級,足夠楚雲飛飽嘗被炮擊的滋味。

當時國民黨軍隊裝備的主要為美械M-2式105mm榴彈炮,最大射程11千米,最大射速每秒4發,炮彈重14.98千克。按照五噸炮彈來計算,那麼換算得出333發炮彈,一門榴彈炮都分不到4發炮彈。很顯然,小說中的五噸炮彈是有問題的。但是《亮劍》畢竟是小說,作者不可能所有的細節都考慮到位。


兵說

《亮劍》原著中,好像沒有5噸炮彈的這段情節,這一部分應該是編劇自己加的;但是在《新亮劍》中,炮彈被換成了200噸

按照電視劇中刻畫的戰鬥情節,5噸炮彈有些牽強

二戰時期,日軍重炮部隊所使用的150mm口徑榴彈炮彈重量一般在35-40千克,105mm口徑榴彈炮彈重量一般在15-25千克,75mm口徑榴彈炮彈重量一般在9-11公斤。

解放戰爭後期,解放軍手中的火炮既有日式,也有美式的。把數量較少的150mm口徑榴彈炮排除,我們假設就按最輕的75mm口徑,一枚炮彈按10公斤算,5噸炮彈也就是500發,再算上105mm口徑榴彈炮,估計總量350~500發炮彈。

劇中趙莊阻擊戰,楚雲飛指揮炮兵團轟炸解放軍的陣地,一時間解放軍的陣地就變成了一片火海。楚雲飛說道這樣的炮兵火力足夠共軍喝一壺了;李雲龍在指揮部和張大彪觀察遠處陣地的情況,面對陣地一片火海,李雲龍面對張大彪說,美式裝備就是好,楚雲飛稍稍一行動,就有飛機坦克掩護,可真夠排場,就算是榴彈炮最小口徑也有一百毫米,楚雲飛富得流油啊!

以上部分顯然是在間接描寫楚雲飛部的火力。

楚雲飛部突破趙莊的目的是支援碾莊被圍的黃百韜兵團(距離碾莊不到四十公里),攻擊火力非常猛,國共雙方都很下血本。

【注:碾莊戰役是發生在華東地區的一場決定性戰役,是淮海戰役的一個組成部份,從某種意義上講碾莊戰役決定了淮海戰役的結局】

李雲龍的二師傷亡慘重(小說中寫的是堅守趙莊的是二師一個團,人數已不足百人了,參謀、警衛員、文書、炊事員全都拿起了槍走進掩體,二師師長李雲龍已經成了重機槍手了)。

司令員為了減輕李雲龍的壓力,豪爽闊氣的甩出了一句話:“我的四個炮兵團已經到位,我準備拿5噸炮彈換下李雲龍”。但是當共軍四個炮兵團、僅有的數百發炮彈砸向楚雲飛,見過大場面的楚雲飛竟無不感慨的說:他們(共軍)的火力幾乎和我們對等了!

這與前面的描寫多少有些矛盾,劇中也沒說清是用這5噸炮彈阻擋楚雲飛的攻勢還是改用炮彈洗地的戰術。《新亮劍》將炮彈換成了200噸,應該是考慮到了“5噸炮彈”的漏洞。


浪里爾

其實這個李雲龍值多少錢並不能單純的用多少噸炮彈來衡量,而是應該用這五噸彈藥代表多少部隊來計算。比如,李雲龍自己就有兩門意大利炮,但是炮彈只有十七發。按著現有數據計算,在抗戰時期,整個一二九師總的也才四門七五山炮,炮彈總數不夠一個基數。當時每門山炮的一個彈藥基數是一百發,重量在兩噸左右。所以,基本上可以認定,五噸彈藥就是整個一二九師的所有炮彈。因此,可以這麼理解,李雲龍跟師長同樣值錢,而當時一二九師的師長後來是我們的元帥,這也就是對李雲龍來說最大的榮譽了。

在當時,我們國內的工業能力嚴重不行,不僅生產不出山炮,連炮彈也生產不了。因為沒法生產炮彈所需的特種鋼。八路軍抗戰所需的物資全部靠繳獲,或者來自蘇聯的部分援助。除了炮不容易繳獲以外,炮跟炮彈屬於大玩意兒,很難在佔據制空權的日軍眼皮底下穿越敵佔區。這也是為何我們抗戰難度很大的原因。


優己

四個炮兵團,五噸炮彈。當時解放軍炮兵團極少裝備150毫米的重炮。最多也就是105毫米。大部分應該都是繳獲日軍的75毫米山炮。繳獲日軍最多的是九二式步兵炮,四一式野戰炮。五噸炮彈精確對敵陣地精確打擊是有很大殺傷力的。而且共軍炮兵是反壓制作戰,打楚雲飛一個猝不及防。日本陸軍所使用的日式150口徑榴彈炮彈重量一般在35-40公斤。105口徑榴彈炮彈重量一般在17-25公斤。75口徑榴彈炮彈重量一般在9-11公斤。而解放軍的火炮一般是在抗日戰爭中繳獲日本的,就全部按最輕的75毫米口徑算,一枚也有20斤,5噸炮彈至多也就是500發。可是,大家忽略了一點這是在什麼年代。是上個世紀40年代,在那個一窮二白的的年代,武器彈藥大部分靠繳獲,炮彈就更甭提了。解放軍兵工廠沒有生產仿造炮彈的能力,可見李雲龍在華野中的地位是很高的!


冷鋒奇遇記

這個主要看火炮的口徑。


當時解放軍炮兵團應該沒有裝備150毫米的重炮。最多也就是105毫米。大部分應該都是繳獲日軍的75毫米山炮。105毫米炮彈重量應該在20公斤左右。75毫米炮彈重量應該在10公斤左右。五噸炮彈也就是5000千克。這樣算下來,也就是300-500發左右。




當時炮兵團的編制應該是24~到36門火炮。就算戰爭時期,不滿編。每個炮兵團算25門火炮。這樣四個炮兵團也有一百門火炮。五噸炮彈對四個炮兵團來說,也就是3到4輪齊射就打完了。這點炮彈對楚雲飛整個師幾公里的戰線起不了多大的作用!更不會出現電視劇那樣的龐大的炮擊場景!



這個世界有病嗎

我李雲龍就值5噸炮彈?!二營長你他孃的意大利炮呢!!這分明是看不起我李雲龍!

1941年6月,美國開始將105毫米野戰榴彈炮裝到M3中型坦克上,以期製成一種自行火炮,稱為T32式105毫米榴彈炮運載車。自此大型炮彈開始大量生產。

1941——1945各國生產的炮彈一般為105至150毫米左右的重型炮彈,70至105毫米的中型火炮,其他型號的火炮也有生產,最大炮彈是德國的914毫米的迫擊炮彈,但總的來說以重型野戰火炮和中型火炮為主。國共打仗的時候也是以重型和中型火炮為主,不過國民黨軍隊重型多共產黨軍隊中型為主。


再說說拿5噸炮彈換人的事兒,75毫米的榴彈炮一般大於5公斤,重型火炮容量大,填裝火藥也多,一般40到50公斤左右。所以,5噸炮彈也就幾百發小榴彈炮或幾十發重型榴彈。再說了,趙莊戰役後期共軍來了四個炮兵團,就給五噸炮彈,確實有點過分了。

怪不得咱老李會發火,怎麼說咱老李的人頭也不止5噸吧!


無常山海

這個情節好像是出現在《亮劍》第20集左右吧,背景是淮海戰役,楚雲飛指揮國民黨精銳第89師,在飛機、坦克、大炮的強大火力支援下猛攻趙莊,也就是攻打堅守在此處的李雲龍華野2師。在堅守一個晝夜之後,李雲龍的部隊傷亡很大。



這時候鏡頭轉到華野司令部,司令員得知李雲龍的處境後,很土豪的說了一句“拿五噸炮彈換李雲龍”,那麼這五噸炮彈到底是多少呢?


讓我們把時間推移到抗日戰爭時,日軍重炮部隊所使用的150mm口徑榴彈炮彈重量一般在35-40千克,105mm口徑榴彈炮彈重量一般在17-25千克。75mm口徑榴彈炮彈重量一般在9-11公斤。抗戰勝利後,解放軍手中的火炮一般是繳獲日軍的,我們假設就按最輕的75mm口徑算,一枚炮彈按10公斤算,5噸炮彈也就是500發。

在那個我軍還使用繳獲敵人武器與敵人作戰的年代,在當兵手榴彈數量都還比較困難的時期,李雲龍一個人的腦袋能換500發炮彈,可見首長對他的重視也愛護。


我想去五道口

此場景出現在淮海戰役中,當時淮海戰役主要投入的是美製105毫米榴彈炮、日製105毫米榴彈炮、75毫米山炮和75毫米的野炮。

美製105毫米榴彈炮


按75毫米口徑算,一枚大概20斤,5噸炮彈也就是500多發,以當時日式一個炮團為27門舉例,大概夠十個炮團來兩次齊射。

大家不要看著一點炮彈,可以起到牽制敵人的機動、壓制敵人的觀察和火力、遮斷敵人的退路和增援、擾亂敵人的通訊和指揮。這些都能有效打斷敵人的計劃和部署,為我方行動取得主動權。在當時的戰役中可以起到很大和緩擊以及壓制作用,在戰役中調動一個部隊的氣勢是相當重要的。


牢記:兵者國之大事也,軍強則國強,國強則民強!


歡否

科技科普促使人們養成理性思考和理性處理事務的習慣——凱騰聚知。

按照解放軍當時裝備估計500發左右,核心是500發轟一個具體的前沿陣地。

解放戰爭解放軍步兵一個整編師可防禦的前沿寬度估計在1公里,縱深5公里。

前沿有利高地或狙擊地就2-3個,從李雲龍最終撤退是放棄最後一個前沿陣地,此時李雲龍的前沿只有一個團的阻擊面,換句話也就一個主陣地(200—300)米左右正面寬度,500發炮彈持續10分鐘就可以啦😄

《新亮劍》調整為2000噸有點太奢侈,2000噸用解放戰爭時汽車需要400多輛,問題是打碾莊前,當時用的是“沒良心炮”。😄😄😄一句話野司沒有充足的炮彈。拍電影還是要查彈藥消耗記錄。


凱騰聚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