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外姚醫生
頸椎病是骨科的常見病和多發病。主要是因為頸椎間盤退變本身及其繼發性改變刺激或壓迫臨近組織,引起的頸部疼痛,四肢麻木無力等症狀的疾病。
分型
根據臨床表現及x線、CT和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分為頸型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脊髓型頸椎病、椎動脈型頸椎病4種類型。
右上角點關注“骨科姚大夫” 與醫生交朋友,讓大家成為自己的保健醫生!
手術標準:
2、原有頸椎疾病,因受外傷後症狀突然加重的。
總結:
骨科姚大夫
說到頸椎病,大家可能並不陌生,但是對於頸椎病的瞭解,卻是比較淺顯的。很多人可能認為頸椎病就是“脖子痛”,頸椎病也的確是會出現脖子不適,甚至是疼痛症狀。但是頸椎病的症狀也絕不是“脖子痛”這麼簡單,頸椎病更多的症狀是表現在肢體上,這可能是很多人所不瞭解的。
“脖子疼”多數與頸部肌肉勞損有關,休息一會,按摩一翻,也就恢復正常了。頸椎病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可以分為脊髓型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交感型頸椎病、椎動脈型頸椎病、混合型頸椎病。其中脊髓型頸椎病是危害最重的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是各型頸椎病中發病率最高的。
家庭醫生在線
是否需要做手術是根據頸椎病發展症狀的嚴重性決定的。如果頸椎病突出壓迫到神經、脊髓,有明顯手腳麻木、走路不穩、肌肉萎縮的情況,並在核磁共振檢查和X線檢查能看到明確的壓迫點,這時候是一定要做手術的。
KK健康
根據脊髓或神經根, 受壓的部位及程度 , 頸椎管是否狹窄 , 及頸椎是否不穩定等因素 ,可選擇前方或後方入路手術 。無論前路或後路手術, 目的都是為了解除脊髓 ,或神經根所受到的壓迫 , 同時使頸椎恢復穩定性。
Health Talk
本期醫數嘉賓
上海長征醫院骨科、脊柱外科主任 史建剛教授
在這個比較標準的診斷標準之下,那麼還有一些什麼約束呢?那就是經驗的問題,所以說我覺得我們在書上看到的診斷標準,一定要跟專家教授的經驗相結合,這就是“雙基”理論。雙基經典這本書會給你一些大家的經驗,再根據你自己的經驗,再根據書本說的,我想它診斷率和治癒率會越來越高。
醫數
1
2、椎動脈型頸椎病
3、交感型頸椎病
神外姚醫生
什麼情況下頸椎病要手術?
應手術而不及時手術,會帶來哪些危害?
壓迫是一個持續存在、進行性加重的問題。神經是很脆弱的組織,持續的壓迫不解除,最終會導致神經本身的損害。脊髓受壓時間過長或程度過重,可能出現脊髓的變性或囊性變,在脊髓內部形成一包液體,損害甚至喪失原有的感覺運動傳導功能,影像學上叫“高信號”改變。這種程度的神經損傷一般是無法修復的,手術也不會有很好的效果。研究表明,發現確診為脊髓型頸椎病的患者,在6個月之內接受手術,臨床症狀的改善率比較高。
頸椎病手術的適應症
2、頸椎病患者如果經MRI檢查證實脊髓或神經根存在明顯的壓迫,手術指徵明確,這時應該考慮手術。
3、頸椎病患者如果突然發生頸部外傷,或是發生無明顯外傷而發生急性肢體痙攣性癱瘓,手術指徵明確,這裡應該考慮手術。
頸椎病手術的禁忌症
目前主流的頸椎病手術通常需要全身麻醉,對患者的心肺功能要求較高。除了冠心病或心肺功能太差,已經到了極高危的狀態,一般都可以接受手術。臨床上,特別重視患者的呼吸功能,特別是肺功能。因為第一,一部分頸椎病手術需要採取頸部正前方切口,可能會對患者的氣道通氣功能產生一定影響。如果患者本身有基礎性呼吸系統疾病,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他的通氣功能不好,達不到手術對肺功能的要求,也會增加風險。第二,C4以上水平靠近延髓呼吸中樞,特別是涉及C1、C2的手術,極可能影響生命中樞本身。如果這類患者術前存在呼吸方面的疾病,可能無法手術。
值得留意的是,有些患者家屬認為患者身體不好,不方便出門,很多由家屬往往會代替患者就診,以為拿著片子或者報告給醫生看看就可以了。這是帶來一定的風險。實際上,各種診斷報告顯示的病情與患者自身感受之間是有差異的。建議面對面地檢查交流後,才能評估手術能不能做,有什麼風險。
注意頸椎病手術的併發症
1、嗆水和吞嚥困難、聲音嘶啞、發音不清等。若手術後出現嗆水、吞嚥困難或聲音嘶啞、發音困難時,不要著急,也不必害怕,因為此種機能是由雙側神經共同支配的。對側的神經功能是正常的,況且一般此種神經損傷都是一些牽拉性損傷,神經並沒有斷裂,尚有恢復的可能。隨著適當的訓練,吞嚥困難會逐漸好轉,聲音嘶啞也會逐漸消失的。
2、可出現甲狀腺中動脈及甲狀腺上動脈的損傷,此二者常與喉返神經及喉上神經相伴而行供應甲狀腺血液,同時也參與頸椎脊髓血液的供應,故其損傷後可能引起甲狀腺及脊髓功能的不正常,進而產生一系列臨床表現。
3、椎動脈的損傷,特別在切除骨刺時,常造成大出血及腦部血液供應的減少,有時也影響頸椎脊髓的血液循環。椎動脈損傷若出現大出血而不能修補者,則可行結紮性手術,雖然對大腦及脊髓的血運有暫時性的影響,但對側會逐漸代償的,最終一切損害的功能也會逐漸恢復。至於脊髓損傷的機會也是非常少,術中及時大劑量激素的應用會減少脊髓的損傷。
4、神經根和脊髓的損傷,在環鋸切取椎間盤及刮取椎體後部骨贅時容易出現。
頸椎病手術後就頸椎就萬事大吉了?沒那麼簡單!
對頸椎手術而言,無論是單純減壓手術,還是頸椎減壓融合手術,手術主要目的都在於解除脊髓的壓迫,即在短短數小時內解決患者數年以來日積月累形成的問題。這能行嗎?頸椎病手術後真的可以萬事大吉麼?答案是否定的。
頸椎病的發生源於頸椎退變,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而退變的過程,其實就是人逐漸衰老的過程。也就是說,頸椎病的發生與人體衰老的發生有著密不可分的緊密聯繫。頸椎病不同於闌尾炎、骨折等急性病能夠通過手術進行切除或復位,幾乎無復發可能。頸椎病手術後的情況則比較複雜,不排除復發的可能,具體解釋見下一節。
在頸椎病手術後,為使頸椎健康需要注意什麼?
在頸椎融合手術後,手術節段突出的椎間盤被全部切除,手術後該節段的神經壓迫無復發可能。但由於手術節段頸椎的融合,局部頸椎力學環境將發生改變,使融合處的相鄰的頸椎節段的活動明顯增加,進而可能加速手術相鄰頸椎節段的退變。
因此,頸椎病患者,即使在手術之後,仍應當遵循醫生建議,糾正不良的姿勢、減少低頭的動作,並把它看作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去執行,不再重蹈覆轍。
頸椎病患者術後,康復鍛鍊非常重要。一般頸椎術後1年之內,患者都可能有持續的神經功能恢復,比如手的麻木慢慢減輕了,走路越來越輕鬆了,原來手只能拿勺子吃飯、做完手術就能拿筷子、半年內越來越靈活之類。術後有些病人偶爾會覺得肢體有過電樣的感覺、肌肉不受控制地跳動,當然都不會很嚴重,這些都是神經功能在恢復、在變化的一種表現。
但是,並非所有的神經功能都能通過手術來恢復。我們經常跟病人打比方:神經就像是被石頭壓住的草,醫生能做的只能是把石頭拿走;但如果草的一部分已經被石頭壓死,石頭拿走之後,死掉的草也只會爛掉;同理,術前已經損傷了的神經,是沒辦法恢復的。
如果術後患者的手還是拿不了筷子,或腳走路比手術前好、但和沒生病時相比還是沒有力氣,那又該怎麼辦呢?這時就需要康復鍛鍊了。臨床上我們最常用的功能鍛鍊,就是握力訓練。經常能看到帶著頸託、坐在床邊的病人,拿這個塑料圈或者塑料球捏扁了鬆開、再捏扁再鬆開,這就是一種握力訓練。頸椎病病人,特別症狀出現時間已經很長才下定決心開刀的病人,容易有雙手魚際肌的萎縮。如果出現了魚際肌的萎縮,那麼就可以通過捏握力球來康復。這樣既可以鍛鍊魚際肌,提高靈活性和力量,也可以通過抓握動作提高整個手的協調性。
康復鍛鍊並不只是對損傷肌肉的修復,也是訓練肢體的協同性。我們的運動系統是個非常聰明的組織,有一個成員的工作跟不上了,其他成員會想辦法分擔他的工作,保證完成任務。但是其他成員也有自己的工作,分擔別人的工作會不會太累呢?這就需要鍛鍊。專業的康復鍛鍊會指導病人,用正常的、健康的、優勢的肌肉,來補充、替代受損的部分,讓患者能夠重新完成日常工作、生活的動作需要。更重要的是,康復鍛鍊是培養患者帶病生活的正確態度。我們的身體是一部精細的機器,在我們年齡增長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有各種磨損、小零件掉了這類情況,比如長骨刺、韌帶拉傷、小的骨折碎片殘留。身體的變老、磨損不可避免,有的問題現代醫學可以治好,有的問題只能緩解症狀,醫生也沒辦法讓你徹底好,比如肌肉勞損。
華絡健康
可選擇性應用止痛劑、鎮靜劑、維生素(如B1、B12),對症狀的緩解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如果你想要徹底治癒的話,還是建議你適用這款中藥三川歸貼。
2.運動療法:
各型頸椎病症狀基本緩解或呈慢性狀態時,可開始醫療體操以促進症狀的進一步消除及鞏固療效。症狀急性發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運動刺激。有較明顯或進行性脊髓受壓症狀時禁忌運動,特別是頸椎後仰運動應禁忌。
3.手法按摩推拿療法:
4.理療:
彼此有交情的人
我們頸椎病會分成椎動脈型、神經根型和脊髓型三個類型
就是說疼痛,甚至麻木,它都不是手術的一個底線,只有一種情況就是肌肉力量,當你走路的時候沒勁了,發飄了,這是底線。
另外一個就是大小便,等到大小便失禁那就晚了,那麼我們影響大小便最早的一個體徵就是尿頻尿急,一有就想去,去了還不乾淨,憋不住,這是大小便失禁的一個前兆。所以當你走路覺得抬不起腿,力量減弱,另外一個就是大小便尿頻尿急的時候,有可能就要做手術。有些病人跟我說,我疼的每天離不開止痛片,這都不要緊,這都不是要做手術的指徵,我們有很多辦法可以把疼痛解決。
大醫本草堂
“你這個頸椎必須得手術才行。”
這是一句讓病人全家“毛骨悚然”的話。
然後全家出動,查網絡、找熟人、問其他醫生、家庭討論...
除了圍繞手術風險、費用、怎麼照顧等等事宜討論之外,還有一個問題一定被反覆的提到過:
我的頸椎病到底有沒有到要手術的地步?
但是有沒有到手術指徵,這個太專業,不要說病人,就是非骨科專業的醫生十有八九都搞不清楚。
今天這篇,我就來給大家講一下,你的頸椎病究竟到什麼程度需要手術。
在繼續閱讀之前,請先明確你已經看過我先前的兩篇“你好,頸椎病”系列的科普,否則你可能理解困難。
頸椎病手術的目的
之前我們已經說過了,頸椎病的各種症狀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
①頸椎間盤突出
②頸椎骨贅增生
③頸椎不穩
④綜合原因帶來的頸椎管狹窄
這幾個原因造成了我們的脊髓、神經根、椎動脈、交感神經等受壓迫或者受刺激,產生症狀。
那麼我們外科手術的目的自然也是針對上面幾個原因展開的:
①切除突出的頸椎間盤
②摘除造成壓迫的骨贅
③恢復頸椎的穩定性
④消除造成頸椎管狹窄的原因,擴大椎管。
頸椎病的手術指徵
還是先說說最嚴重的脊髓型頸椎病。
這種類型比較嚴重,因為它的手術療效是和病程時間長短以及脊髓損害程度密切相關的。病程越長(1年以上)、脊髓損害越重者,療效越差。很多研究已經證實,對脊髓的持續壓迫可以導致脊髓不可逆轉性的損害。
如果你是脊髓型頸椎病,你在6個月內接受了手術,那麼你的神經功能恢復要比病程在6個月以上的人效果明顯要好。
但是我們在工作中也遇到少數比較奇怪的病例,從核磁共振上看他們的頸椎脊髓已經被壓迫的非常嚴重,但是他們卻幾乎沒有什麼症狀。這些患者可以暫時不手術,嚴密觀察,定期複查。
除了脊髓型頸椎病之外,其他各型,無論是脖子疼的、還是手臂麻疼的、還是頸肩疼的、還是頭暈目眩耳鳴心慌視物模糊的,要不要手術統統參照下面四句話:
前路還是後路的手術方式
我覺得這個問題已經不屬於科普範疇了,因為很多非脊柱外科專業領域的骨科醫生有時候都搞不清楚。
這就好比一塊大石頭把你壓在了牆上,你被壓的喘不過氣來,現在消防員來解救你。不過他們是從前面把石頭挪開,還是從後面把牆砸開,總之把你救出來就好了。你也不必管那麼多,用什麼辦法好這個問題交給消防員就好了,總之各有利弊,否則也不會發明出這麼多辦法了。
並不是所有骨科醫生都有我這麼閒在這寫科普。厲害的那些醫生,都忙著開刀開會寫論文呢。
所以,耶穌的交給耶穌,閻王的交給閻王,其餘的,交給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