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島國愛情片還受歡迎,盤點中國愛情片七種走向

談到愛情片,論場面沒有驚心動魄的星球大戰,論視效沒有揮金如土的特效奇觀,論情節沒有欲罷不能的宮鬥戲碼,有的只是心有靈犀一線牽,以及男神女神們演繹的愛情面面觀;從電影市場的角度看,愛情電影是最本土化、最接地氣、最有廣泛受眾群的類型電影之一,也創造了無數打敗特效英雄大片的票房奇蹟。愛情片似乎成了中國電影對抗好萊塢大片“技術”與“奇觀”的千斤頂。讓我們來八一八近幾年中國愛情片的“七種走向”。

走向一——逗比耍賤無下限

典型代表:《分手大師》

同類代表:《前任攻略》《大宅男》

分手與前任,戀愛遊戲那點事兒無非就是些ABCD之間的排列組合。與女人細膩感性的情感追求不同,男人“愛情手冊”中的內容更偏向於無節操的逗比耍賤,這類以男性視覺為主導的電影以《分手大師》為典型代表,《前任攻略》與《大宅男》則是表現了男性自大狂的悲慘命運與文藝宅男的悶騷想象。

走向點評:此類耍寶路線的愛情喜劇片由於臺詞熱辣火爆、噱頭十足,對演員能否豁得出去要求頗高。正所謂至賤者無敵,儘管在惡搞與逗比耍寶成為全民運動的時代,這類影片絕對不乏市場,但稍不留意就會用力過猛淪為爛片之列,造成審美疲勞。

比島國愛情片還受歡迎,盤點中國愛情片七種走向

走向二——群星薈萃演小品

典型代表:《北京愛情故事》

同類代表:《愛》《全球熱戀》《傾城之淚》

這種故事集愛情片大多在賀歲檔上映,彙集明星大咖,採取拼盤式敘事,情節首尾呼應、絲絲入扣,在有限的時間內挑戰多段戀愛的起承轉合。典型代表為《北京愛情故事》,同類代表則有《愛》、《全球熱戀》、《傾城之淚》云云。

走向點評:此類愛情片明星扎堆、拼貼各式戀愛,時而風趣幽默時而肝腸寸斷,類型雜糅,能滿足不同觀眾的觀影口味,又通常取得不錯的票房成績,在節日期間上映的確走勢看好,畢竟明星與愛情是電影的常勝法寶,就像小品在春晚上永遠是不可缺少節目。

比島國愛情片還受歡迎,盤點中國愛情片七種走向

走向三——校園懷舊找清新

典型代表:《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同類代表:《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逆光飛翔》《同桌的你》《匆匆那年》

單車、海邊、熱血與校園,自2011年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席捲港臺各大獎項,成為票房冠軍之後,懷舊校園風便成了華語愛情片的一隻潛力股。學生時代的點點滴滴,男生女生之間的小曖昧與小心事,不僅在偶像劇大行其道的臺灣本土產生巨大效應,也點燃了諸多導演追憶青春的巨大熱情。

走向點評:時光匆匆溜走不回頭,“懷舊”在這個時空瞬息萬變的時代已成為常態,人人都在消費著曾經的青春年華,“校園”正是提供回憶的溫室,它不僅代表對過去的懷戀,也代表對自我的認同。然而,只怕懷舊的故事講太多,電影則成了一段由時代符號組成的影像,既無情懷又無故事,此時習以為常的看官們也只想輕輕說一句,而這與我又有什麼關係呢?

比島國愛情片還受歡迎,盤點中國愛情片七種走向

走向四——異軍突起小妞片

典型代表:《失戀33天》

同類代表:《北京遇上西雅圖》《一夜驚喜》《非常幸運》

小妞電影源自英文chick flick,它以女性為中心人物,講述女性在生活、感情與工作中的成長體驗,主打女性受眾,充滿了時尚元素與勵志正能量,特別針對在大城市生活的白領女性,探討如何平衡工作與感情、自我追求與戀愛妥協等話題。

走向點評:這年頭誰沒遇過一兩個渣男,儘管女神有著光鮮亮麗的外表,漢子一般的事業心與意志力,但她們仍然渴望真愛,憧憬幸福的降臨。隨著女性地位的不斷提升,女性觀眾比例也逐年增多,小妞片不失為吸引各個年齡層妹子的好選擇。

比島國愛情片還受歡迎,盤點中國愛情片七種走向

走向五——為賦新詞強說愁

典型代表:《第一次》

同類代表:《意外的戀愛時光》《被偷走的那五年》《我想和你好好的》

時間與記憶,責任與自由是戀愛故事屢試不爽的絕招與命門,有人因此而分離,有人因此而相守。當韓國、日本、臺灣各具特色的純愛電影上映後,大陸市場還處於山寨階段,即使偶有“貌似佳作”也不過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的迂迴戰術。

走向點評:拍好純愛電影沒有想象中那麼容易,也許是文化氛圍的制約,也許是明星氣質的差異,內地始終缺少符合大眾想象的純愛電影,偶爾出現的新意也差強人意,積極一點說:可塑空間確實很大。

比島國愛情片還受歡迎,盤點中國愛情片七種走向

走向六——顧左右而言其他

典型代表:《等風來》

同類代表:《歸來》《盲探》《最愛》

如題所示,此類愛情片通常不會好好的寫感情糾葛,而是冀望透過影片折射出點兒人生觀價值觀,或是時代印記和社會反響來,愛情只是表面文章,內在的人性頓悟才是它們的使命。

走向點評:拍好此類影片需要有深厚的導演功力和深刻的世事感悟,否則便容易淪為擰巴又矯情的效果,愛情沒表現,其他的也沒感覺。優秀典型確實叫好又叫座,內外結構有裡有面,卻也可遇而不可求。

比島國愛情片還受歡迎,盤點中國愛情片七種走向

走向七——走火入魔毀三觀

典型代表:《101次求婚》

同類代表:《完美假妻168》《我的播音系女友》

走向點評:現實生活的狗血劇情與超現實的表現手法疊加在一起,讓人感覺很難消化,這可能是奇葩電影的最明顯特徵。為了吸人眼球,搶奪票房,無所不用其極的做法,也並不見得有什麼收穫,大部分都是為中國電影的產量添磚加瓦而已。短期之內這類電影還是少不了,如果你不小心看到了,權當長見識吧。

比島國愛情片還受歡迎,盤點中國愛情片七種走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