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岛国爱情片还受欢迎,盘点中国爱情片七种走向

谈到爱情片,论场面没有惊心动魄的星球大战,论视效没有挥金如土的特效奇观,论情节没有欲罢不能的宫斗戏码,有的只是心有灵犀一线牵,以及男神女神们演绎的爱情面面观;从电影市场的角度看,爱情电影是最本土化、最接地气、最有广泛受众群的类型电影之一,也创造了无数打败特效英雄大片的票房奇迹。爱情片似乎成了中国电影对抗好莱坞大片“技术”与“奇观”的千斤顶。让我们来八一八近几年中国爱情片的“七种走向”。

走向一——逗比耍贱无下限

典型代表:《分手大师》

同类代表:《前任攻略》《大宅男》

分手与前任,恋爱游戏那点事儿无非就是些ABCD之间的排列组合。与女人细腻感性的情感追求不同,男人“爱情手册”中的内容更偏向于无节操的逗比耍贱,这类以男性视觉为主导的电影以《分手大师》为典型代表,《前任攻略》与《大宅男》则是表现了男性自大狂的悲惨命运与文艺宅男的闷骚想象。

走向点评:此类耍宝路线的爱情喜剧片由于台词热辣火爆、噱头十足,对演员能否豁得出去要求颇高。正所谓至贱者无敌,尽管在恶搞与逗比耍宝成为全民运动的时代,这类影片绝对不乏市场,但稍不留意就会用力过猛沦为烂片之列,造成审美疲劳。

比岛国爱情片还受欢迎,盘点中国爱情片七种走向

走向二——群星荟萃演小品

典型代表:《北京爱情故事》

同类代表:《爱》《全球热恋》《倾城之泪》

这种故事集爱情片大多在贺岁档上映,汇集明星大咖,采取拼盘式叙事,情节首尾呼应、丝丝入扣,在有限的时间内挑战多段恋爱的起承转合。典型代表为《北京爱情故事》,同类代表则有《爱》、《全球热恋》、《倾城之泪》云云。

走向点评:此类爱情片明星扎堆、拼贴各式恋爱,时而风趣幽默时而肝肠寸断,类型杂糅,能满足不同观众的观影口味,又通常取得不错的票房成绩,在节日期间上映的确走势看好,毕竟明星与爱情是电影的常胜法宝,就像小品在春晚上永远是不可缺少节目。

比岛国爱情片还受欢迎,盘点中国爱情片七种走向

走向三——校园怀旧找清新

典型代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同类代表:《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逆光飞翔》《同桌的你》《匆匆那年》

单车、海边、热血与校园,自2011年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席卷港台各大奖项,成为票房冠军之后,怀旧校园风便成了华语爱情片的一只潜力股。学生时代的点点滴滴,男生女生之间的小暧昧与小心事,不仅在偶像剧大行其道的台湾本土产生巨大效应,也点燃了诸多导演追忆青春的巨大热情。

走向点评:时光匆匆溜走不回头,“怀旧”在这个时空瞬息万变的时代已成为常态,人人都在消费着曾经的青春年华,“校园”正是提供回忆的温室,它不仅代表对过去的怀恋,也代表对自我的认同。然而,只怕怀旧的故事讲太多,电影则成了一段由时代符号组成的影像,既无情怀又无故事,此时习以为常的看官们也只想轻轻说一句,而这与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比岛国爱情片还受欢迎,盘点中国爱情片七种走向

走向四——异军突起小妞片

典型代表:《失恋33天》

同类代表:《北京遇上西雅图》《一夜惊喜》《非常幸运》

小妞电影源自英文chick flick,它以女性为中心人物,讲述女性在生活、感情与工作中的成长体验,主打女性受众,充满了时尚元素与励志正能量,特别针对在大城市生活的白领女性,探讨如何平衡工作与感情、自我追求与恋爱妥协等话题。

走向点评:这年头谁没遇过一两个渣男,尽管女神有着光鲜亮丽的外表,汉子一般的事业心与意志力,但她们仍然渴望真爱,憧憬幸福的降临。随着女性地位的不断提升,女性观众比例也逐年增多,小妞片不失为吸引各个年龄层妹子的好选择。

比岛国爱情片还受欢迎,盘点中国爱情片七种走向

走向五——为赋新词强说愁

典型代表:《第一次》

同类代表:《意外的恋爱时光》《被偷走的那五年》《我想和你好好的》

时间与记忆,责任与自由是恋爱故事屡试不爽的绝招与命门,有人因此而分离,有人因此而相守。当韩国、日本、台湾各具特色的纯爱电影上映后,大陆市场还处于山寨阶段,即使偶有“貌似佳作”也不过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迂回战术。

走向点评:拍好纯爱电影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也许是文化氛围的制约,也许是明星气质的差异,内地始终缺少符合大众想象的纯爱电影,偶尔出现的新意也差强人意,积极一点说:可塑空间确实很大。

比岛国爱情片还受欢迎,盘点中国爱情片七种走向

走向六——顾左右而言其他

典型代表:《等风来》

同类代表:《归来》《盲探》《最爱》

如题所示,此类爱情片通常不会好好的写感情纠葛,而是冀望透过影片折射出点儿人生观价值观,或是时代印记和社会反响来,爱情只是表面文章,内在的人性顿悟才是它们的使命。

走向点评:拍好此类影片需要有深厚的导演功力和深刻的世事感悟,否则便容易沦为拧巴又矫情的效果,爱情没表现,其他的也没感觉。优秀典型确实叫好又叫座,内外结构有里有面,却也可遇而不可求。

比岛国爱情片还受欢迎,盘点中国爱情片七种走向

走向七——走火入魔毁三观

典型代表:《101次求婚》

同类代表:《完美假妻168》《我的播音系女友》

走向点评:现实生活的狗血剧情与超现实的表现手法叠加在一起,让人感觉很难消化,这可能是奇葩电影的最明显特征。为了吸人眼球,抢夺票房,无所不用其极的做法,也并不见得有什么收获,大部分都是为中国电影的产量添砖加瓦而已。短期之内这类电影还是少不了,如果你不小心看到了,权当长见识吧。

比岛国爱情片还受欢迎,盘点中国爱情片七种走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