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出版社如何打造创新型刊物?——新蕾出版社《奇妙博物馆》有这些做法

新媒体时代,出版社如何打造创新型刊物?——新蕾出版社《奇妙博物馆》有这些做法

逆流而上创新刊,因为“对少儿出版事业充满敬畏”

过去十年,被称作中国少儿出版的“黄金十年”,但在马玉秀看来,这除了代表着过去的十余年,中国少儿出版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外,也代表了随着孩子阅读口味逐渐多元,对于读物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觉得应该去做一些改变,来满足孩子阅读的多元需求。”马玉秀表示这也是新蕾会选择做一本新刊的原因。

而在之前的出版活动中,新蕾通过与博物馆社教行业专家、学校、老师的接触,早已感受到了博物馆、学校对于开展传统文化特色教育的高涨热情和迫切需求,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推进博物馆教育的艰辛。正是有这样亲身的经历,新蕾才更要做那座能够连接起读者和博物馆的桥梁,缩进二者间的距离,让儿童能够通过阅读、通过了解博物馆继而爱上博物馆、走进博物馆,去亲身感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

其次,新蕾具有创办以博物馆为主题的新刊的优势。可以说,虽然这是一本新刊,但也体现了新蕾的厚积薄发。

据悉,新蕾于2012年启动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博物馆里的中国”。经过四年的打磨,这套书一举拿下中国出版政府奖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两个国家级奖项,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个项目之后,新蕾在博物馆教育出版上继续发力,与史家小学、国家博物院合作推出了一套面向孩子的传统文化读本:《写给孩子的传统文化——博悟之旅》。这套书荣获2017年度桂冠童书和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这也是少儿类图书的第一次入选。除此之外,他们推出的《亲爱的古代朋友绘本系列》入选中国原动力动漫出版工程,《博物馆教育实践探究工程》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虽然以博物馆为切入点的传统文化教育图书出版已取得一些成绩,但新蕾也从中感受到,想要真正解决在传统文化教育中面临的问题,让其在未来能持续充满活力地开展下去,还需要有平台的支撑。故而在2017年,新蕾搭建了“博悟中国——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平台”,该平台也获得了天津市文化产业基金的重点支持。在这个平台上,他们联合国家博物院及众多教育专家一起制作了一批面向教师群体的教学资源包,以加强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师资力量的培训,让传统文化能更深、更广地普及。

增强纸媒交互性,从整体到细节借鉴新媒体优势

马玉秀介绍到,在总体设计上,他们希望能把这本童刊打造成一座纸上的“私人博物馆”,就像真正的博物馆一样包罗万象,刊中的每个栏目都将成为一个展厅。这样,当读者翻看一本新刊时,都能像参观了一座全新的博物馆一样,得到不一样的愉悦和收获。并且,他们将分级阅读的概念融入刊中,通过每期开篇的参观路线规划,为不同类型、不同爱好的读者提供最适合他们的阅读方式。

在版式设计上,新刊整体保证视觉上的新颖,并且加入期刊读者需要的互动元素。在刊中,无论是面向师生的博物馆教育拓展包,还是为栏目配套的博物馆故事音频,亦或是能够线上互动的文博问答游戏,新蕾都尽可能地为这本新刊增加文化附加值和多维的阅读空间。并且,针对这本新刊,新蕾还全新打造了两位IP形象——龙奇奇和蛋妙妙,作为这座博物馆的代理馆长与读者进行交流,与其他博物馆的IP进行互动。同时,马玉秀表示,未来关于本刊的文创产品也将从这个两个IP形象大使身上产生。

互联网思维做营销,做文博领域的市场培育者

营销的前提和基础是好的内容,但是互联网时代的好内容,必须是以用户为核心的。故《奇妙博物馆》结合了网络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时效性强的优势,搭建了自己的期刊立体交流群,着手于社群的维护与品牌的建立,在线上开展征集、调研、问答、互动等一系列活动,让读者和作者实现互动,从而使读者参与到产品的创作中去。

其次,文博领域是一个细分领域,新蕾作为这个细分领域的探索者,在营销发行中更为注重的是市场的培育与引领。据马玉秀介绍,接下来,新蕾将联合博物馆社教专委会、各家博物馆及特色学校成立博物馆少儿阅读联盟,为读者、学校、博物馆提供文博领域专业的知识服务。并通过在联盟内博物馆、特邀校、合作机构中设立少儿文博书刊阅读区、在特色商店免费陈列等形式,为新刊创造更多阅读场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