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安康市寧陝縣

寧陝縣,隸屬於陝西省安康市,位於秦嶺中段南麓,安康市西北部,東接柞水縣、鎮安縣,南連石泉縣、漢陰縣、漢濱區,西鄰佛坪縣,北靠長安區、周至縣、鄠邑區。介於北緯33°7′11″—33°50′38″,東經108°2′33″—108°56′48″之間,南北長130多千米,東西寬110多千米,總面積3678平方千米,是安康市土地面積最大的縣。

寧陝之名源於清代設置的“寧陝廳”,取“安寧陝西”之意。屬北亞熱帶溼潤型氣候,是中國南北氣候的過渡帶,長江、黃河水系的分水嶺。是陝西省會西安市南枕的綠色屏障,安康市的北大門,關中通往川渝的交通要塞。

截至2016年,寧陝縣下轄12鎮,常住人口7.11萬。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62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34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4.73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7.55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7463元。

  • 中文名稱

  • 寧陝縣

  • 外文名稱

  • Ningshan County

  • 別 名

  • 關口

  • 行政區類別

  • 所屬地區

  • 陝西省安康市

  • 下轄地區

  • 12鎮

  • 政府駐地

  • 城關鎮

  • 電話區號

  • 0915

  • 郵政區碼

  • 711699

  • 地理位置

  • 安康西北、秦嶺中段南麓

  • 面 積

  • 3678平方千米

  • 方 言

  • 江淮官話-竹柞片-寧陝話、西南官話-川黔片

  • 氣候條件

  • 北亞熱帶溼潤型氣候

  • 著名景點

  • 筒車灣景區、蒿溝景區、上壩河國森林公園等

  • 車牌代碼

  • 陝G

  • 行政區劃代碼

  • 610923

  • 常住人口

  • 7.11萬(2016年)

歷史沿革

春秋戰國(前770年—前221年)時期,今寧陝縣境北屬秦,南屬楚,丹陽戰後全都屬秦。

秦(前221年—前206年)北屬中央直轄地——內史杜縣,南屬漢中郡南鄭。

西漢(前206年—前23年)北屬右扶風盩厔,及京兆尹杜陵,南屬益州刺史部漢中郡西城(今安康)、旬陽二縣。

東漢(25年—220年)北屬司隸校尉部鄂縣,西南屬城固安陽縣(今洋縣東北)。

三國(220年—280年)魏時北屬扶風郡杜縣,南屬漢中郡。

西晉(265年—420年)孝武帝太元七年(382年)北屬司隸校尉部長安縣,南屬梁州漢中郡及魏興郡(今安康)。

南北朝(420年—581年)南朝宋大明八年(464年),北屬北魏雍州,南屬梁州晉昌郡(今石泉西南);齊建武四年(497年),北屬北魏雍州盩厔縣,南屬安康郡安康縣(今石泉南);梁中大同元年(546年)北屬北魏雍州長安縣,南屬東粱州安康郡;北朝北周建德元年(572年),北屬恆州周南郡,南屬洋州儻城郡及直州安康郡。

隋(581年—618年)大業八年(612年),北屬京兆郡長安、始(今周至東北)二縣,南屬西城郡石泉縣。

唐(618年—907年)開元二十九年(741年),北屬京畿道盩厔、鄠縣,南屬山南東道金州石泉縣及山南西道洋州黃金縣。

五代十國(907年—979年)爭戰頻繁,統屬複雜。至後唐清泰元年(934年),北屬京兆府,南屬金州。

宋(960年—1279年)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北屬永興軍路鄠縣,南屬京西南路金州石泉縣,西屬洋州真符縣。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北屬金京兆府路鄠縣,南屬利州石泉縣。

元末明初,因禁流民,今縣境內絕少居民。

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在今縣境內置柴家關、五郎壩巡檢司。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劃長安、盩厔、洋縣、石泉、鎮安5縣邊境,置五郎廳,直隸於省,廳署暫設焦家堡(今老城城北)。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廳治遷老城。嘉慶五年(1800年),五郎廳改名寧陝廳。先隸省,再屬漢中府,後屬興安府。嘉慶十一年(1806年),寧陝兵變,廳署被毀。嘉慶十三年(1808年),廳署遷駐寧陝營懇兵署內(今關口新城)。嘉慶十八年(1813年),修築廳署城垣,工程告竣,廳治遷回老城。

中華民國二年(1913年),改廳為縣。先隸陝西省漢中道,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撤道,直隸於省。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以後,隸於陝西省第五行政督察區。

1949年12月5日寧陝解放,屬陝南行政公署安康分區。1950年5月屬安康專區。1969年專區改稱地區,寧陝縣隸安康地區行政專員公署。1950年11月27日,寧陝縣小秦嶺以北的蕎麥地、乾溝、雞窩子、喂子坪等處720平方千米劃歸長安縣。1956年5月20日,鎮安縣的後池鄉和慄柞鄉的第四村劃歸寧陝縣。同年6月將漢陰縣的鐵爐、龍王鄉劃歸寧陝縣。1958年12月,寧陝縣併入石泉縣,寧陝設置為協作區。1961年9月恢復寧陝縣建制。1969年安康專區改稱地區,寧陝縣隸安康地區行政專員公署。

2002年安康地改市,寧陝隸屬安康市。

行政區劃

清道光八年(1828年),寧陝縣轄東、南、西、北、中5路,17個保,205甲。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全縣轄11個聯保共53個保。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聯保制改為鄉保制。全縣設8個鄉、40個保、791甲。

1950年11月17日,安康專員公署民政字第146號通知,寧陝縣設置6區36鄉。

1952年10月17日,陝西省人民政府462號命令,寧陝縣行政區劃由原來6區增為9區,由36鄉增為58鄉。

1953年5月13日,省人民政府44號命令,寧陝縣仍設9區,縮編為50鄉。撤銷獅子壩、斜峪、莫王、海棠、舊貫、太平、皂礬、賈營等8鄉。

1956年5月,將原漢陰縣轄鐵爐、龍王、魚洞、火鐮碥4鄉劃歸寧陝縣,在太山廟區置鐵爐、龍王2鄉。與此同時,將原鎮安縣轄後池鄉和慄柞鄉的第四村劃歸寧陝縣,在太山廟區置新建鄉。全縣將原來的9區50鄉,縮編為6區37個鄉、鎮。

1958年12月,寧陝縣併入石泉縣,寧陝設置為協作區,轄5個公社23個管理區,共有169個大隊,476個生產隊。

1961年9月恢復寧陝縣建置,全縣轄4區21個公社,12月將原石泉縣轄建豐大隊劃歸寧陝縣,隸於鐵爐壩公社。

1962年11月全縣仍轄4區,公社由21個增為27個,共有大隊151個,生產隊525個。

1964年撤銷關口公社,設置城關鎮,增設老城公社(縣直屬)。全縣共為4區、1鎮、27個公社。

1967年,寧陝縣40%的公社更換名稱,大隊則70%以上更名。1972年仍恢復“文化大革命”前名稱,僅保留紅旗、東風2公社名稱,並將紅衛公社改稱武農公社。

1973年3月26日,縣民衛局以寧革民字3號文件通知,大隊仍恢復原名稱。但因多種原因,6個大隊未能恢復原名。

1982年4月,經安康地區行政公署批准更改重名公社:沙溝改稱廣貨街;鐵爐改稱鐵爐壩。同年5月,華嚴(紅旗)、五龍(武農)、龍王(東風)公社恢復原名稱。

根據中共中央(1983)1號文件和安康地區行政公署(1983)13號文件,寧陝縣分別於1983年7、8月和1984年9、10月進行農村體制改革,政社分設,建立鄉政權。全縣改5區、2鎮、26鄉、144村、553組。區鄉名稱與原區社相同。[7]

2001年區劃調整後,寧陝縣轄10個鎮、4個鄉:城關鎮、四畝地鎮、江口鎮、湯坪鎮、廣貨街鎮、龍王鎮、筒車灣鎮、旬陽壩鎮、金川鎮、皇冠鎮、豐富鄉、梅子鄉、新場鄉、太山廟鄉。

2011年,撤銷湯坪鎮、旬陽壩鎮併入城關鎮,撤銷太山廟鄉設立太山廟鎮,撤銷梅子鄉設立梅子鎮,撤銷豐富鄉設立豐富鎮,撤銷新場鄉設立新場鎮。調整後,寧陝縣轄12個鎮:城關鎮、四畝地鎮、江口鎮、廣貨街鎮、龍王鎮、筒車灣鎮、金川鎮、皇冠鎮、豐富鎮、梅子鎮、新場鎮、太山廟鎮。

2015年,撤銷豐富鎮,併入廣貨街鎮。調整後,寧陝縣轄11個鎮。

區劃現狀

截至2016年,寧陝縣下轄12鎮:城關鎮、四畝地鎮、江口鎮、廣貨街鎮、龍王鎮、筒車灣鎮、金川鎮、皇冠鎮、太山廟鎮、梅子鎮、豐富鎮、新場鎮,9個居民社區,98個行政村,360個村民小組。寧陝縣政府駐城關鎮。

風景旅遊

老城城隍廟

城隍廟是一座佛道合一的廟宇,位於210國道183千米處,縣城北5千米,長安河中的沙洲上,四面環水。始建於乾隆五十年(1786年),是陝南唯一一座保存完好、設計獨特的廟宇。每當明月當空,左右兩河,銀波盪漾,相映生輝。故此,有“月鏡雙輝”的美名。數百年來,城隍廟仍完好無損,這就引出了“金鴨浮舟”的傳說。城隍廟的基座是由巨石砌成,高出河面一米五左右。地形為南北兩頭逐漸縮尖,中斷開闊而伸長,南北長172.5米,東西寬33.5米,佔地約10畝。

秦嶺朝陽溝旅遊

陝西省安康市寧陝縣

秦嶺朝陽溝旅遊

寧陝縣境內的秦嶺山中,有個叫朝陽溝的地方,這裡有處山嶺被當地老百姓戲稱為“花果山”,因為那裡是金絲猴的“風水寶地”。山嶺海拔大約1300米左右,南面朝陽一側地勢陡峭,針葉、闊葉、灌木、草叢等植被自上而下梯次密集分佈,很多樹木都被藤蔓纏繞。一條溪水從大山深處流經溝底。還有半山腰中一處山洞,在樹林中隱隱綽綽。

天華山自然保護區

陝西省安康市寧陝縣

天華山自然保護區

陝西天華山自然保護區位於秦嶺中段南坡,東、南同省寧西林業局接壤,西鄰佛坪縣,北與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秦嶺主脊為界。保護區東西寬約17.3千米,南北長約24.5千米。保護區總面積25485公頃。

保護區現有野生種子植物1528種,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9種,其中Ⅰ級保護1種,Ⅱ級保護8種;列入陝西省重點保護植物14種;野生脊椎動物227種,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28種,其中Ⅰ級保護6種,Ⅱ級保護22種;已知昆蟲2788種,是秦嶺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天華山自然保護區是秦嶺大熊貓六大種群分佈區之一——天華山種群的核心分佈區,在大熊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上壩河國家森林公園

陝西省安康市寧陝縣

位於秦嶺中段南麓腹地,距省會西安148千米,距寧陝縣城13千米。公園於2003年7月經省林業廳批准為省級森林公園,2006年11月晉升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公園佔地10726公頃,園內森林覆蓋率高達98%。值得一提的是公園的最高峰—平河梁(海拔2868米),同時也是陝西南部的最高山峰。森林公園內物種豐富,地理分異明顯,生態系統和動植物種類豐富而特殊,列為國家重點保護植物19種,其中包括秦嶺冷杉、紅豆杉、水杉、連香樹、水曲柳、七葉樹、秦嶺紅杉等具有科學意義和經濟價值的植物種類。森林公園處於古北界和東洋界動物種類的交匯和過渡地帶,是中國動物區系最為豐富地區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