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廣元市朝天區

朝天區為四川省廣元市市轄區,全區轄25個鄉鎮,總人口20萬,幅員面積162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6萬畝。是秦嶺南麓蜀道起點上的第一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素有“秦蜀重鎮”、“川北門戶”之稱。相傳唐玄宗為避“安史之亂”而奔蜀,各州縣曾在此迎駕,稱“朝見天子”,故名“朝天”,引申為“朝天向上”之意。

朝天一直是利州府、廣元府(州、縣)治地。新中國成立後,又為廣元縣轄。1989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廣元市朝天區。

  • 中文名稱

  • 朝天區

  • 外文名稱

  • Chaotian Qu

  • 行政區類別

  • 市轄區

  • 所屬地區

  • 中國四川省廣元市

  • 下轄地區

  • 轄6個鎮、19個鄉

  • 政府駐地

  • 朝天鎮

  • 電話區號

  • 0839

  • 郵政區碼

  • 628012

  • 地理位置

  • 川、陝、甘結合部,四川省北大門

  • 面 積

  • 1618平方千米

  • 人 口

  • 總人口24萬人

  • 方 言

  • 四川話(川中片)

  • 氣候條件

  • 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

  • 曾家山,雪溪洞,水磨溝,等

  • 機 場

  • 廣元機場(40km)

  • 火車站

  • 寶成線朝天站。西成線中子站。蘭渝線羊木站

  • 車牌代碼

  • 川H

  • 行政代碼

  • 510812

  • 宣傳標語

  • 棧道之都 養生天堂

    歷史沿革

    朝天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居住。因朝天地處秦隴入蜀的交通要口,故這一軍事要地常為南北割據勢力所爭佔。在歷史演進的漫長歲月中,戰爭連綿不斷,王朝興廢更替,行政區劃歸屬不定,轄域範圍杆並無常,直至民國末年,今朝天區域範圍才基本定型。

    西周時期,朝天為西周轄治。春秋初期,蜀部落酋長於蜀稱王,建立蜀國、朝天為蜀治。春秋中期、蜀於今廣元南部建置附庸國。春秋末期,蜀開明氏廢附庸國,於今廣元南部(今昭化境內)置苴國,朝天屬苴治。

    秦統一六國後,全國推行郡縣制,秦於今昭化置葭萌縣,朝天屬葭萌治。秦二世元年,劉邦率軍攻破咸陽,秦亡,劉於漢中稱王,朝天屬漢治。建安二十二年(217年),蜀漢劉備杆葭萌縣北(今朝天鎮樓房溝村周家坪)置昭歡縣,隸屬梓潼郡。 秦始三年(267年),晉為樹立國威,蓋避“昭”諱,遂頒詔天下,改“昭”為“邵”,更名為邵歡縣。

    東晉惠帝太安二年(303年),羌族首領率軍走故道、金牛道、拔益州據全蜀,建立大成國,邵歡縣歸大成。晉穆帝永和二年(346)年,桓溫滅成漢,邵歡復歸晉。晉太元十五年(390年),邵歡隸晉壽郡,其轄域由興安、邵歡兩縣分治。

    宋文帝元嘉十九年(442年),楊難當破葭萌,後為齊將裴方明所敗,邵歡歸齊治。齊明帝嘉鸞永泰元年(498年),為穩固邊防,寵絡人心,遂增州置縣封官晉爵,將劉宋遷置的華陽郡又遷至朝天境內的邵歡縣邑--周家坪,這就是朝天地區廣為流傳的“曹州府”。

    北魏正始二年(505年)因邵歡縣邑城江畔水碼頭石盤亭上建有河神廟一座,俗稱“石亭寺”,故以此為名,將邵歡縣改為石亭縣。西魏建德二年(573年)省晉壽、 石亭二縣,原石亭縣所轄區域歸興安縣治,石亭自此廢縣為戌。 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為御西北少數民族入蜀,於富村驛(今朝天鎮)置兵鎮守,並改富村驛為“飛霞鎮”。

    唐天寶十五年(756年),唐玄宗避安史之亂奔蜀,至飛霞鎮後,蜀中百官於此接駕,隆典朝拜天子幸蜀,為之紀念,遂將飛霞鎮更名為朝天鎮,屬綿谷縣治,朝天之名延至今日。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利州寧武軍於朝天置都統治官。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廣元府路,十九年(1282年)置廣元總管府。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於朝天鎮置富千戶指揮所。1640年至1644年,張憲忠鋸朝天,朝天屬大西政權。清順治三年(1644年),廣元縣置三鄉,於神宣驛置神沙鄉,順治十五年(1658年),廣元增置為六鄉,朝天境內有神沙、幹河二鄉。清康熙二十六年(1698年)於朝天鎮增設千總。雍正九年(1732年)於朝天鎮增設巡檢司。乾隆二年(1756年),神宣驛由驛丞升為巡檢司,析朝天鎮巡檢司。嘉慶(1799年),神宣驛升置為分司縣。嘉慶十六年(1811年)撤神宣驛公司縣改置為廣元縣神宣驛鎮分司。光緒元年(1875年)撤鎮分司為總保,後改稱神沙鄉。

    宣統二年(1910年),撤總保改設東宣鎮。民國元年(1912年)設神宣驛分縣,下轄三個團區 ,九個團防局。民國十六年(1927年)撤分司縣改設神宣驛公安分局,轄域未變。民國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1933--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於青林鄉李家坪建立紅坪縣蘇維埃政權。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神宣驛改為第二行政督察區署,民國二十九年(1941年)改第二行政督察區為第二區公署。 1949年12月13日,朝天解放。1950年上半年至1952年,先後組織了五個區公所,所屬28個鄉鎮分隸。

    1986年10月30日,朝天建區(相似縣級),隸屬廣元市中區治,轄北路五個小區,區公所駐朝天鎮。

    1989年8月15日,縮小廣元市中區,建立朝天、元壩兩個縣級郊區,直隸廣元市人民政府,朝天區政府駐地和轄域不變。這是新中國成立後在朝天境內所設的第一個縣級人民政府。

    1997年,朝天區面積1619.7平方千米,人口20萬,轄6鎮19鄉:朝天鎮、羊木鎮、沙河鎮、中子鎮、曾家鎮、大灘鎮、陳家鄉、蒲家鄉、魚洞鄉、小安鄉、東溪河鄉、花石鄉、西北鄉、宣河鄉、青林鄉、轉鬥鄉、兩河口鄉、李家鄉、汪家鄉、麻柳鄉、臨溪鄉、平溪鄉、馬家壩鄉、文安鄉、柏楊鄉。

    2004年,朝天區轄6個鎮(朝天、大灘、羊木、曾家、中子、沙河)、19個鄉(臨溪、西北、麻柳、汪家、陳家、轉鬥、平溪、小安、花石、東溪河、柏楊、魚洞、青林、宣河、兩河口、李家、文安、馬家壩、蒲家)。

    旅遊景點

    水磨溝

    四川省廣元市朝天區

    水磨溝

    水磨溝屬四川省自然保護區,平均海拔1500米,最高海拔1712米,區域面積78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64%,有近萬畝的高地草原“秦巴大草甸”,集森林、峽谷、草原、瀑布等各種類型景點於一身。區內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雲豹、扭角羚、藏酋猴、珙桐、連香樹、白皮松等珍稀動植物分佈其間,具有景觀綜合優勢。主要景點有馬尾瀑、月亮峽、貴妃草原、石筍峰、青龍洞等。

    明月峽

    四川省廣元市朝天區

    明月峽

    景點位於廣元城北23公里處的朝天鎮南1公里嘉陵江畔明月峽中。這裡扼川陝公路咽喉,兩岸絕壁如削,江濤拍岸,東岸石壁上仍遺留著長約半公里的古棧道孔眼。棧道開鑿於先秦,歷代續有修葺。《史記》有“棧道千里通於蜀漢”的記載。[5]

    川洞庵

    四川省廣元市朝天區

    川洞庵踞於四川廣元市朝天城東42公里的曾家鎮響水村川主山腳,因川主山頂舊有川主廟而得名。川洞庵漏斗屬白堊紀地層,它是由兩級漏斗組成,長徑約650米,中徑約400米,短徑約50米,深約670米,容積約2.22億立方米。[6]

    曾家山休閒度假旅遊區

    曾家山休閒度假旅遊區位於秦巴南麓、川陝結合部的廣元市朝天區。旅遊區交通便捷,可進入性好,北距國道中子鎮入口12公里,南距廣元市城區25公里,到達各主要景點的公路均已得到整治。旅遊區內平均海拔1200米,總面積518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74%,夏季平均氣溫23℃,冬季平均氣溫零下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