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

朝天区为四川省广元市市辖区,全区辖25个乡镇,总人口20万,幅员面积16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万亩。是秦岭南麓蜀道起点上的第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秦蜀重镇”、“川北门户”之称。相传唐玄宗为避“安史之乱”而奔蜀,各州县曾在此迎驾,称“朝见天子”,故名“朝天”,引申为“朝天向上”之意。

朝天一直是利州府、广元府(州、县)治地。新中国成立后,又为广元县辖。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广元市朝天区。

  • 中文名称

  • 朝天区

  • 外文名称

  • Chaotian Qu

  • 行政区类别

  • 市辖区

  • 所属地区

  • 中国四川省广元市

  • 下辖地区

  • 辖6个镇、19个乡

  • 政府驻地

  • 朝天镇

  • 电话区号

  • 0839

  • 邮政区码

  • 628012

  • 地理位置

  • 川、陕、甘结合部,四川省北大门

  • 面 积

  • 1618平方千米

  • 人 口

  • 总人口24万人

  • 方 言

  • 四川话(川中片)

  • 气候条件

  •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 著名景点

  • 曾家山,雪溪洞,水磨沟,等

  • 机 场

  • 广元机场(40km)

  • 火车站

  • 宝成线朝天站。西成线中子站。兰渝线羊木站

  • 车牌代码

  • 川H

  • 行政代码

  • 510812

  • 宣传标语

  • 栈道之都 养生天堂

    历史沿革

    朝天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居住。因朝天地处秦陇入蜀的交通要口,故这一军事要地常为南北割据势力所争占。在历史演进的漫长岁月中,战争连绵不断,王朝兴废更替,行政区划归属不定,辖域范围杆并无常,直至民国末年,今朝天区域范围才基本定型。

    西周时期,朝天为西周辖治。春秋初期,蜀部落酋长于蜀称王,建立蜀国、朝天为蜀治。春秋中期、蜀于今广元南部建置附庸国。春秋末期,蜀开明氏废附庸国,于今广元南部(今昭化境内)置苴国,朝天属苴治。

    秦统一六国后,全国推行郡县制,秦于今昭化置葭萌县,朝天属葭萌治。秦二世元年,刘邦率军攻破咸阳,秦亡,刘于汉中称王,朝天属汉治。建安二十二年(217年),蜀汉刘备杆葭萌县北(今朝天镇楼房沟村周家坪)置昭欢县,隶属梓潼郡。 秦始三年(267年),晋为树立国威,盖避“昭”讳,遂颁诏天下,改“昭”为“邵”,更名为邵欢县。

    东晋惠帝太安二年(303年),羌族首领率军走故道、金牛道、拔益州据全蜀,建立大成国,邵欢县归大成。晋穆帝永和二年(346)年,桓温灭成汉,邵欢复归晋。晋太元十五年(390年),邵欢隶晋寿郡,其辖域由兴安、邵欢两县分治。

    宋文帝元嘉十九年(442年),杨难当破葭萌,后为齐将裴方明所败,邵欢归齐治。齐明帝嘉鸾永泰元年(498年),为稳固边防,宠络人心,遂增州置县封官晋爵,将刘宋迁置的华阳郡又迁至朝天境内的邵欢县邑--周家坪,这就是朝天地区广为流传的“曹州府”。

    北魏正始二年(505年)因邵欢县邑城江畔水码头石盘亭上建有河神庙一座,俗称“石亭寺”,故以此为名,将邵欢县改为石亭县。西魏建德二年(573年)省晋寿、 石亭二县,原石亭县所辖区域归兴安县治,石亭自此废县为戌。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为御西北少数民族入蜀,于富村驿(今朝天镇)置兵镇守,并改富村驿为“飞霞镇”。

    唐天宝十五年(756年),唐玄宗避安史之乱奔蜀,至飞霞镇后,蜀中百官于此接驾,隆典朝拜天子幸蜀,为之纪念,遂将飞霞镇更名为朝天镇,属绵谷县治,朝天之名延至今日。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利州宁武军于朝天置都统治官。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广元府路,十九年(1282年)置广元总管府。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于朝天镇置富千户指挥所。1640年至1644年,张宪忠锯朝天,朝天属大西政权。清顺治三年(1644年),广元县置三乡,于神宣驿置神沙乡,顺治十五年(1658年),广元增置为六乡,朝天境内有神沙、干河二乡。清康熙二十六年(1698年)于朝天镇增设千总。雍正九年(1732年)于朝天镇增设巡检司。乾隆二年(1756年),神宣驿由驿丞升为巡检司,析朝天镇巡检司。嘉庆(1799年),神宣驿升置为分司县。嘉庆十六年(1811年)撤神宣驿公司县改置为广元县神宣驿镇分司。光绪元年(1875年)撤镇分司为总保,后改称神沙乡。

    宣统二年(1910年),撤总保改设东宣镇。民国元年(1912年)设神宣驿分县,下辖三个团区 ,九个团防局。民国十六年(1927年)撤分司县改设神宣驿公安分局,辖域未变。民国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1933--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于青林乡李家坪建立红坪县苏维埃政权。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神宣驿改为第二行政督察区署,民国二十九年(1941年)改第二行政督察区为第二区公署。 1949年12月13日,朝天解放。1950年上半年至1952年,先后组织了五个区公所,所属28个乡镇分隶。

    1986年10月30日,朝天建区(相似县级),隶属广元市中区治,辖北路五个小区,区公所驻朝天镇。

    1989年8月15日,缩小广元市中区,建立朝天、元坝两个县级郊区,直隶广元市人民政府,朝天区政府驻地和辖域不变。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在朝天境内所设的第一个县级人民政府。

    1997年,朝天区面积1619.7平方千米,人口20万,辖6镇19乡:朝天镇、羊木镇、沙河镇、中子镇、曾家镇、大滩镇、陈家乡、蒲家乡、鱼洞乡、小安乡、东溪河乡、花石乡、西北乡、宣河乡、青林乡、转斗乡、两河口乡、李家乡、汪家乡、麻柳乡、临溪乡、平溪乡、马家坝乡、文安乡、柏杨乡。

    2004年,朝天区辖6个镇(朝天、大滩、羊木、曾家、中子、沙河)、19个乡(临溪、西北、麻柳、汪家、陈家、转斗、平溪、小安、花石、东溪河、柏杨、鱼洞、青林、宣河、两河口、李家、文安、马家坝、蒲家)。

    旅游景点

    水磨沟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

    水磨沟

    水磨沟属四川省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1500米,最高海拔1712米,区域面积7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64%,有近万亩的高地草原“秦巴大草甸”,集森林、峡谷、草原、瀑布等各种类型景点于一身。区内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云豹、扭角羚、藏酋猴、珙桐、连香树、白皮松等珍稀动植物分布其间,具有景观综合优势。主要景点有马尾瀑、月亮峡、贵妃草原、石笋峰、青龙洞等。

    明月峡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

    明月峡

    景点位于广元城北23公里处的朝天镇南1公里嘉陵江畔明月峡中。这里扼川陕公路咽喉,两岸绝壁如削,江涛拍岸,东岸石壁上仍遗留着长约半公里的古栈道孔眼。栈道开凿于先秦,历代续有修葺。《史记》有“栈道千里通于蜀汉”的记载。[5]

    川洞庵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

    川洞庵踞于四川广元市朝天城东42公里的曾家镇响水村川主山脚,因川主山顶旧有川主庙而得名。川洞庵漏斗属白垩纪地层,它是由两级漏斗组成,长径约650米,中径约400米,短径约50米,深约670米,容积约2.22亿立方米。[6]

    曾家山休闲度假旅游区

    曾家山休闲度假旅游区位于秦巴南麓、川陕结合部的广元市朝天区。旅游区交通便捷,可进入性好,北距国道中子镇入口12公里,南距广元市城区25公里,到达各主要景点的公路均已得到整治。旅游区内平均海拔1200米,总面积51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74%,夏季平均气温23℃,冬季平均气温零下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