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銅仁市印江縣

印江縣位於貴州省黔東北、銅仁市西部,地理位置處於為東經108°17′-108°48′,北緯27°35′-28°28′之間。地處武陵山脈主峰、佛教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梵淨山西麓,印江縣總面積1969平方公里,轄3個街道、13個鎮、1個鄉,截至2014年,印江縣通車裡程達到1532km。印江縣河流總長223公里,年徑流量達12.5億立方米,印江縣屬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6.8℃,日照時間長達1255小時,無霜期近300天,年降雨量1100mm左右。

截至2012年年末,印江縣常住總人口43.76萬人,印江縣內居住著土家族、苗族、蒙古族、回族等25個少數民族,印江縣境內河流屬長江流域烏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印江河、車家河、樂茂江河、洋溪河、江源溝河等,印江縣旅遊資源豐富,其中梵淨山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截至2013年,印江縣完成生產總值48.1億元。

  • 中文名稱

  •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 外文名稱

  • Yinjiang Tujia and Miao Autonomous County

  • 別 名

  • 邛江

  • 行政區類別

  • 自治縣

  • 所屬地區

  • 中國 貴州省 銅仁市

  • 下轄地區

  • 9鎮、8鄉

  • 政府駐地

  • 峨嶺鎮

  • 電話區號

  • 0856

  • 郵政區碼

  • 555200

  • 地理位置

  • 中國西南地區貴州省東北部 銅仁市西部

  • 面 積

  • 1969平方公里

  • 人 口

  • 43.76萬

  • 方 言

  • 貴州話

  • 氣候條件

  • 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

  • 梵淨山、睡美人(大聖墩)、文昌閣、嚴氏宗祠、觀音溝

  • 機 場

  • 銅仁鳳凰機場

  • 火車站

  • 銅仁站、秀山火車站

  • 車牌代碼

  • 貴D

  • 特 產

  • 綠豆粉、紫袍玉帶石、翠峰茶

  • 行政代碼

  • 520625

建制沿革

印江之名源於唐開元(713—741),唐代初期在這片土地上建立了“思王縣”、“思邛縣”,明弘治七年改設“印江縣”,1986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印江縣”。相傳從“邛江”改為“印江”,是個有趣的故事,據說當年地方官員向皇帝呈報印江政況,皇帝一時沒注意,把“邛”字認做“印”字,脫口而出。天子發話,金口玉言,於是中國歷史寫進了一個“印江”。

歷史沿革

唐武德三年(620),建立思王縣,治今縣境東部,開元四年(716)置思邛縣,治今印江鎮甲山村。天寶元年(742),思王、思邛縣隸寧夷郡。五代時屬黔州。 宋廢思王、思邛2縣,設朗洞和思堡,為思州地。建炎元年(1127),改隸夔州路。建隆元年(960)廢思邛縣為邛水縣。

元代,印江為思州軍民安撫司地,境內建思邛江、朗溪、厥冊三長官司。建至元二十一年(1284)改隸順元路,至元二十九年(1292),改隸湖廣行省。

明初為厥冊蠻夷長官司,保持朗溪、思邛江長官司。洪武年間改厥冊蠻夷長官司為朗溪蠻夷長官司。明弘治七年(1494),廢思邛江長官司、朗溪司,設立印江縣。

清道光十年(1830),廢朗溪蠻夷長官司,併入印江縣。

民國二年(1913),隸屬貴州省黔東道。民國十四年(1925),廢黔東道,由省直管。民國二十四年(1935),隸屬貴州省第六行政區。民國三十二年(1943),隸貴州省第六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六年(1947),隸黔東南師管區所轄。

1949年,設立印江縣。

1986年12月13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印江縣,設立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原行政區域不變。

1992年被國務院列為內陸對外開放縣。

風景名勝

梵淨山

貴州省銅仁市印江縣

梵淨山

梵淨山,位於印江縣,武陵山脈的主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聯合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成員。位於貴州省東北部地區西面印江、江口、松桃三縣交界處,總面積 567平方公里。 梵淨山,山勢雄偉,層巒疊嶂;坡陡谷深,群峰高聳;溪流縱橫,飛瀑懸瀉;古老地質形成的特殊地質結構,塑造了它千姿百態、崢嶸奇偉的山嶽地貌景觀。典 籍上考證,梵淨山唐朝以前稱“三山谷”、“辰山”、“思邛山”,明代以後稱“梵淨山”,“梵淨”乃“佛教淨界”。梵淨山的聞名與開發均起源於佛教,遍及梵 淨山區的四大皇庵、四十八腳庵龐大寺廟群,梵淨山為中國五大佛教名山中唯一的彌勒菩薩道場。

木黃鎮

貴州省銅仁市印江縣

木黃鎮

木黃鎮位於印江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武陵主峰梵淨山腳下,地處兩省(市)三縣(印江、松桃、秀山)交界處,距印江縣城41公里,素有印江東大門之稱,是中國工農紅二·六軍團會師聖地,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歷史文化名鎮,省級綠色小城鎮,省級示範小城鎮。

嚴氏宗祠

貴州省銅仁市印江縣

嚴氏宗祠

嚴氏宗祠,位於印江縣城振興路西段南側嚴家寨。建於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共三進,坐南向北,中軸對稱。原有門牆、六角亭、前天井、廂房、三星臺、正殿、後天井、後殿、廂房、鐘鼓樓、操場等。現存正殿、後殿、兩廂、配殿等,佔地面積1380平方米。正殿面闊五間21.5米,通進深10.6米。正殿及兩廂皆用雕花石欄板圍護,刻“八仙過海”、“獅子滾繡球”等圖。

依仁書院

貴州省銅仁市印江縣

依仁書院

依仁書院,位於印江縣城,修建於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的依仁書院,最初名為“龍津書院”,嘉慶十三年(1809年)易名為“依仁書院”。

護國禪寺

貴州省銅仁市印江縣

護國禪寺

護國禪寺,位於印江縣永義鄉大園址村。始建於宋建炎三年( 1126 年),是明代梵淨山四大皇庵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