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商洛市柞水縣

柞水縣隸屬於陝西省商洛市,位於陝西省南部,地處秦嶺南麓,西安近鄰,商洛西部,總面積2332平方公里,是一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區縣。全縣植被覆蓋率高達78%、森林覆蓋率達65%,負氧離子含量比西安的四倍還高,素有"天然氧吧、城市之肺"之稱,融"名山名鎮名洞"於一體、被譽為"終南首邑,山水畫廊"。

  • 中文名稱

  • 柞水縣

  • 外文名稱

  • Zhashui County

  • 行政區類別

  • 所屬地區

  • 中國 陝西省 商洛市

  • 下轄地區

  • 鳳凰鎮、營盤鎮、下樑鎮

  • 政府駐地

  • 乾佑街道辦事處

  • 電話區號

  • 0914

  • 郵政區碼

  • 711400

  • 地理位置

  • 秦嶺南麓

  • 面 積

  • 2322平方公里

  • 人 口

  • 16萬

  • 方 言

  • 江淮官話-竹柞片-柞水話、中原官話-關中片(少量)

  • 氣候條件

  • 涼亞熱帶與暖溫帶過渡性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

  • 柞水溶洞、牛背梁國家森林公園、鳳凰古鎮等

  • 機 場

  •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

  • 火車站

  • 柞水火車站

  • 車牌代碼

  • 陝H

  • 特 產

  • 核桃、花椒、板栗、五味子、木耳

  • 行政代碼

  • 611026

    建制沿革

    夏代柞水屬雍州。

    殷商時期,屬巴方。

    西周時期屬褒諸侯國。

    春秋戰國時期屬楚。

    秦代(前221~前206),於公元前221年實行郡縣制。今柞水東南部(界牌灣以南、石嘴子、七坪、下樑、杜家村、石甕、西川、窯鎮、銀碗、曹坪、馬家臺、紅巖寺、瓦房口、穆家莊、張家坪、黃土砭、九間房及鳳鎮區全境)歸漢中郡的旬陽縣;西北部(界牌灣以北、藥王、兩河、老林、太河、龍潭)歸內史的杜縣;東北部(豐北河、高橋、紅石、萬青)歸內史的藍田縣。

    西漢時期(前206~25),今柞水西北部為京兆尹的杜陵縣(秦杜縣改稱)管轄;東北部為京兆尹的藍田縣管轄;東南部為漢中郡的旬陽縣管轄。

    東漢時期(25~220),今柞水西北部為京兆尹的杜陵縣管轄;東北部為京兆尹的藍田縣管轄;東南部為京兆尹的上洛侯國管轄。

    三國時期(220~280),今柞水西北部為魏雍州京兆郡的杜縣(漢杜陵縣改稱)管轄;東北部為魏雍州京兆郡的藍田縣管轄;東南部為蜀荊州魏興郡錫縣(漢旬陽縣改稱)管轄。

    晉代(265~420),今柞水西北部為雍州京兆郡的杜城縣(曹魏時杜縣改稱)管轄;東北部為雍州京兆郡的藍田縣管轄;東南部為司州上洛郡的豐陽縣管轄。

    南北朝時期(420~589),由於中國呈分裂局面,行政制度混亂失常,僑設盛行,郡縣朝設夕廢,名目冗繁,統屬複雜,且缺乏記載。其中有記載的朝代如下:北魏(386~534)時期,今柞水西北部和東北部為雍州京兆郡的山北縣(431年分杜城、藍田二縣地設)管轄;東南部為洛州上庸郡的豐陽縣管轄。西魏(535~556)時期,今柞水西北部、東北部為雍州京兆郡的萬年縣管轄(505年分長安、霸城、山北三縣地設萬年縣);東南部為洛州上庸郡的豐陽縣管轄。北周(557~581)時期,今柞水的西北、東北部仍為雍州京兆郡的萬年縣管轄;東南部為商州(578年改洛州為商州)上庸郡的豐陽縣管轄。

    隋代(581~618),今柞水西北部為京兆郡的大興縣(583年撤萬年縣,設大興縣)管轄;東北部為京兆郡的藍田縣管轄;東南部為上洛郡(607年廢商州設上洛郡)的豐陽縣管轄。

    唐代(618~907),今柞水西北部為關內道京兆府的萬年縣管轄;東北部為關內道京兆府的藍田縣管轄;東南部為商州豐陽縣管轄。萬歲通天元年(696),將今柞水東南部和鎮安全境由豐陽分出設安業縣。景雲元年(710)改屬商州。乾元元年(758),改名乾元縣。

    五代(907~960),今柞水西北部為京兆府的大年縣(911年改唐萬年縣為大年縣)管轄;東北部為京兆府的藍田縣管轄;東南部仍為乾元縣。後梁、後唐、後晉均屬商州管轄。後漢乾佑二年(949),改為乾佑縣,改屬京兆府管轄。

    北宋時期(960~1127),今柞水西北部為永興軍路京兆府的大年縣管轄。宣和七年(1125)改大年縣為樊川縣。東北部為永興軍路京兆府的藍田縣管轄;東南部仍為乾佑縣,亦屬永興軍路的京兆府所轄。

    南宋、金時期(1127~1279),今柞水西北部為金領地,屬京兆府路京兆府的咸寧縣(1181年改樊川為咸寧);東北部屬京兆府路京兆府的藍田縣;東南部的乾佑縣於貞元二年(1154)撤銷。今紅巖寺區的紅巖寺、瓦房口、馬家臺、穆家莊、張家坪、黃土砭併入上洛縣,屬金京兆府路的商州管轄;下樑、石甕、杜家村、曹坪以及鳳鎮全區屬南宋利州東路金州的旬陽縣管轄。

    元代(1206~1368),於至元十三年(1276),在原乾佑縣地設乾佑巡檢司,轄入陝西等處行中書省奉元路的商州。至元二十九年(1292),復設乾佑縣,仍由奉元路的商州管轄;西北部為陝西等處行中書省奉元路的咸寧縣管轄;東北部為陝西等處行中書省奉元路的藍田縣管轄。

    明代(1368~1644),今柞水西北部為西安府的咸寧縣管轄;東北部為西安府的藍田縣管轄;東南部於景泰三年(1452)設鎮安縣,初屬西安府,成化十三年(1477)三月改屬商州。

    清代(1616~1911),於乾隆四十八年(1783)分咸寧、藍田、鎮安三縣地設孝義廳(含今鎮安東川、太白區,不含今柞水鳳鎮區),屬陝西省西乾鄜道西安府直轄。

    民國(1912~1949)時期,今柞水在民國2年(1913)撤廳設孝義縣,民國3年(1914)取古柞水(乾佑河)之名,改稱柞水縣,由陝西省四區督察專員公署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2月1日,成立柞水縣人民政府,屬陝西省商洛地區專員公署管轄。1950年3月將原屬鎮安的下樑、石甕、杜家村、曹坪等劃歸柞水。1956年將藍田管轄的高橋、萬青等劃歸柞水。1958年12月撤銷縣制,併入鎮安縣。1961年9月分出復設,將原屬柞水的東川、太白區劃歸鎮安,將原屬鎮安的鳳鎮區劃歸柞水。

    旅遊

    秦楚古道

    陝西省商洛市柞水縣

    柞水縣

    秦楚古道位於秦嶺南麓柞水縣,曾為長安通往金州(安康)的交通要道和樞紐,素有“秦楚咽喉”,“終南首邑”之稱。解放後,隨著灃峪溝102省道的開通,這一古道漸漸被歷史遺忘。據《柞水縣誌》載,該道始建於南北朝保定二年(562),道寬2.5公尺,是由秦入楚的咽喉要道,也是古代兵家的必爭之地。50年代初曾經復修過兩次定名為“西康馱運路”,又稱“義穀道”。

    天佛洞

    陝西省商洛市柞水縣

    天佛洞

    天佛洞是柞水溶洞國家地質公園的核心區,由天洞和佛洞連接而成。遊程接近2公里。洞內的鐘乳石千姿百態,堪與瑤林仙境媲美;洞外青峰浴水,可與桂林山水爭奇。天佛洞座落在柞水溶洞國家地質公園的中心,位於海拔805米的呼應山腰。天佛洞的山門,是一幢重簷仿古建築。門柱楹聯“雲繞青山山映水,樹隱幽洞洞含天”。橫額“北國奇觀”。

    牛背梁國家森林公園

    陝西省商洛市柞水縣

    牛背梁國家森林公園位於秦嶺南坡的柞水縣營盤鎮,海拔1000~2802米、總面積2123公頃、距西安42公里,秦嶺長隧穿腹而過,S102省道直達公園門口。園內茂密的原始森林,迷人的潭溪瀑布,獨特的峽谷風光,罕見的石林景觀,以及秦嶺冷杉、杜鵑林帶、高山草甸和第四紀冰川遺蹟,中國景觀多樣性與獨特性匯聚一園的國家AAAA級森林公園。牛背梁森林公園總體規劃為四大景區三大功能區。四大景區即:羚牛谷山水遊憩區、六尺嶺峰林景觀區、牛背梁高山風光區和鐵佛寺宗教文化區;三大功能區即:入口綜合服務區、藥王坪中醫藥養生區、清涼谷休閒度假區。已對外開放的只有羚牛谷山水遊憩區、六尺嶺峰林景觀區、牛背梁高山風光區和入口綜合服務區。

    鳳凰古鎮

    陝西省商洛市柞水縣

    鳳凰古鎮

    鳳凰古鎮位於柞水縣社川河畔,座落在社川河、皂河溝、水滴溝三河出口交匯處“十字水”肥沃的三角洲上。背靠大梁山,面向鳳凰山,有五寨護衛的魚米之鄉,它是全縣聞名的商貿古集鎮,人口稠密的大鎮,經濟繁榮的強鎮,更是人文靈氣的富鎮。307省道穿鎮而過,交通便利。地域行政現屬鳳凰鎮鳳鎮街村所轄,這裡是陝南的一顆明珠。當你踏上古鎮的土地,就是走進了古鎮歷史畫廊,就是進入人與自然的和諧環境。你身臨其境,可以看到小橋、流水、人家;可以品味到歌亮、舞美、酒香;可以體驗到古樸、幽靜、典雅的江南境意。這裡是陝西最可愛的地方。鳳凰古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豐富。距今有1400年的歷史,至今保存完好。以四合院為主、古建築大體沿襲徽派建築風格,較具地方特點。2002年12月列入省級第四批“古建築群居民”文物保護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