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混凝土行業發展特徵及市場趨勢

1、我國商品混凝土市場發展狀況

商品混凝土是指用作商業用途,可出售、購買的混凝土,由膠凝材料將集料膠結成整體的工程複合材料的統稱。通常講的混凝土是指用水泥作膠凝材料,砂、石作集料,與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經攪拌、成型、養護而成的水泥混凝土。商品混凝土是散裝水泥發展的高級階段。商品混凝土採用集中攪拌,是混凝土由粗放型生產向集約化大生產的轉變,實現了混凝土生產的專業化、商品化和社會化,具有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商品混凝土廣泛應用於鐵路建設、南水北調工程等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以及房地產行業。

商品混凝土行業發展特徵及市場趨勢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諮詢有限公司《商品混凝土行業全景調查及市場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2、我國商品混凝土行業區域集中度

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各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也造成了商品混凝土行業分佈和發展的不均衡性。目前,我國商品混凝土行業已形成以廣東省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區,以上海市、浙江省、江蘇省為代表的長江三角洲地區,以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東省為代表的環渤海地區等三大板塊。

3、我國商品混凝土行業市場發展特徵

(1) 產品同質化嚴重

商品混凝土生產原料種類基本固定,均由水泥、石子、砂子、摻合料,外加劑與水組成;生產工藝差別不大,也相對統一;加之市場需求相對單一,主要考慮強度因素。正是由於混凝土自身生產特點和市場需求特點,決定了其終端產品的同質化嚴重和無差異性。較難通過差異化的產品定位,實現長期穩定的生產與供應。但隨國家設計標準的轉型,對耐久性要求的提高,特殊環境下所需的特種混凝土也在逐步發展。

(2)生產使用時效性強

生產的非連續性,經常需要集中時段供應。混凝土因受水泥水化作用的影響,必須在初凝之前完成澆注,初凝時間一般為 1~2 個小時;否則一旦在泵送前初凝,就不能提供給施工工地使用。這就使得商品混凝土使用的時效性較強,無法保有庫存。而沒有成品庫存,就難以應付季節性、突發性的大量需求;在建設規模波動較大、出現突發性需求的情況下,就需要集中時段突擊供應。一般在年底和年初整個商品混凝土行業處於萎縮狀態。

(3) 供應服務的地域侷限性

單攪拌站規模不宜過大,類似商業網點,適宜合理佈局,方能保持合理運距、及時供應、及時服務等。由於商品混凝土無法運送到較遠的地方銷售,使得單個攪拌站的輻射範圍有限,所生產的商品混凝土基本上在本地銷售,市場需求本地化的特徵明顯。一般來說,15公里左右的供應距離比較理想;在交通狀況較好的情況下,可以把供應半徑擴大至30公里;超過50公里,就很難有效供應。雖然,通過在預拌混凝土中加入緩凝劑可以延長初凝時間,但過遠的運輸距離會大大增加成本,而且預拌混凝土的質量也難以得到保證。由於攪拌站的輻射半徑有限,為了滿足多個區域的需求,宜多點佈局,攪拌站之間保持合理的距離。分散佈局可以使攪拌站各自服務主要的目標市場,從而避免局部過於密集而出現惡性競爭的局面。

(4) 行業進入門檻較低

商品混凝土生產不具獨特性,屬於簡單加工性質,沒有複雜的窯爐,進入行業的技術門檻相對較低;雖然前期投資比較大,但可以通過分期付款的方式購買設備,減少投資時對現金的需求,在行業利潤較高時,其他行業投資者很容易進入;建立攪拌站的時間比較短,一個標準攪拌站的建設週期一般為 3~4 個月。因此,行業競爭比較激烈且因拖欠款現象普遍而不易退出。

4、我國商品混凝土行業市場發展特徵及趨勢

(1) 綠色生產是商品混凝土企業轉型發展的主要方向

“十八大”召開以來,政府、社會、公眾對環境保護日益重視,促使更多企業加速對舊攪拌站的改造。綠色生產是商品混凝土企業轉型發展的主要方向,也是對企業的一個嚴峻挑戰,企業需要在資金和技術上加大投入,這也間接提高了行業准入門檻。

(2)商品混凝土行業將成為資源綜合利用的重要力量

工業固體廢棄物、礦產廢石和建築垃圾回收利用,如鋼渣、磷渣、石粉、尾礦石、再生骨料、再生微粉等經過加工、篩選之後,可以成為生產混凝土的組分材料,既緩解資源日趨緊張的狀況,還可以降低生產成本。

(3) 做大做強是商品混凝土企業的發展方向

商品混凝土企業的規模化不僅僅指混凝土生產設備數量、企業資金投入的規模化,而是指是否具有產業鏈在上下游延伸上的規模投入。商品混凝土企業是否在水泥、骨料、摻合料和外加劑等原材料上具備自主優勢,決定了企業未來發展的實力。

(4)市場集中度不斷提高

隨著商品混凝土企業資質的取消,行業競爭將更加激烈。企業只有依靠優秀的人才,先進的技術,可靠的質量,完善的服務,樹立自己的品牌,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足。

商品混凝土行業發展特徵及市場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