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行業之大小麥及油菜種植情況分析

1、大麥種植行業

種植行業之大小麥及油菜種植情況分析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諮詢有限公司《種植行業發展分析及市場前景投資評估報告》

(1)大麥種植行業概況

大麥有適於溫帶、亞北極地區、亞熱帶的不同品種。生長期至少 90 天,在穀類作物中是較短的。所以在喜馬拉雅山脈生長季節很短的坡地也可栽培,但產量較低。其抗乾熱的能力也較其他小粒作物強,在北非近沙漠地帶於秋天播種,在歐洲西部和北美的冷溫潮溼地帶於春天播種。

(2)我國大麥種植情況

我國各地都有栽培。我國大麥的分佈在栽培作物中最廣泛,但主要產區相對集中,主要分佈在長江流域、黃河流域和青藏高原。啤酒工業的發展和對大麥原料的需求,西北和黑龍江等地啤酒大麥發展較快。根據生態因素中的光、溫條件

以及地理位置、播種期等特點,將中國栽培大麥劃分為三大生態區。

北方春大麥區 : 包括東北平原,內蒙古高原,寧夏、新疆全部,山西、河北、陝西北部,甘肅-景泰和河西走廊地區,屬一年一熟春大麥區。從 80 年代後期,啤酒大麥發展很快,最大面積曾達到 1000 萬畝,爾後逐年減少,至 1995 年 200餘萬畝。該區在大麥生長季節日照長,晝夜溫差大,對籽粒碳水化合物積累有利,千粒重高。特別是西北,天氣晴朗,有黃河水,祁連山和天山雪水灌溉,啤酒大麥籽粒色澤光亮,皮薄色淺,發芽率高,是我國優質啤酒大麥生產潛力較大的基地。黑龍江省被稱為“北大荒”的松花江和三江平原,地域廣闊,土壤肥沃,7 月下旬進入雨季,適合種植早熟品種,也是我國比較好的啤酒大麥基地之一。青 藏高原裸大麥區: :包括青海、西藏全部,四川-甘孜、阿壩兩個藏族自治州,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大麥種植在海拔 3000 米以上,屬高原氣候,陰溼冷涼,晝夜溫差大,一般無霜期短。3 月下旬至 4 月中旬播種,7 月下旬至 9 月上旬成熟,一年一熟,以多稜裸大麥為主,是藏族人民的主要食糧。

黃 、 淮以南秋播大麥區: :包括山東,甘肅的隴東和隴南,晉、冀、陝南部及其以南各省,四川盆地,雲貴高原 6 個生態亞區,是我國大麥的主要產區。均秋季播種,根據越冬期的低溫程度不同,品種有冬性、半冬性和春性。黃、淮冬麥區冬季氣溫低,品種屬冬性。該區降雨量適中,大麥比小麥早熟 10 天左右,收穫前後天氣晴朗,歷史上就有種大麥的習慣,是我國啤酒大麥基地之一。長江流域、四川盆地以南地區,大麥面積佔全國的一半左右,是我國大麥的主要產區。該區氣候溫暖潮溼,降雨量大,大麥作為早稻的前作,主要用作飼料。江蘇的淮河以北和鹽城地區,降雨量一般比長江以南少,大麥籽粒色澤比較好,千粒重較高,也是比較理想的啤酒大麥基地。

2、 小麥種植行業

(1)小麥種植行業概況

小麥是一種溫帶長日照植物,適應範圍較廣,自北祝樓村麥場緯 17°~50°,從平原到海拔約 4000m 的高原(如中國西藏,新疆高原地區)均有種植。受氣候及地理條件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國際、國內上公認優質小麥產區為 36°N附近,國內來說山東高密小麥品質較高,為公認的“黃金優麥區”,在民間素有“東北米,高密麥(面)”之說。

(2)我國小麥種植情況

中國小麥栽培遍及全國,主要區域劃分有:

按地區分有:

西南麥區、長江中下游麥區、黃淮海麥區和西北麥區等。黃淮海麥區的河南、山東、河北、蘇北、皖北、陝西等地;長江中下游麥區包括四川、湖北、河南南部和安徽、江蘇的沿江地區。西南麥區的雲、貴、川、渝四省。

按種植季節可劃分為三個區域:

①.春小麥區

主要分佈在長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地區。這些地區大部分處在高寒或乾冷地帶,冬季嚴寒,冬小麥不能安全越冬,故種植春小麥;因無霜期短促,常在 200 天以下,栽培制度絕大部分是一年一熟。中國北方地區培育了一批抗逆性強、適應性廣、豐產性高的春麥良種,已在各地推廣,獲得顯著增產,對改變春小麥低產的作用很大。

②.北方冬小麥區

主要在長城以南,六盤山以東,秦嶺、淮河以北的地區。是中國最大的小麥集中產區和消費區,小麥播種面積和產量約佔中國 2/3 左右。一般實行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耕作制度,僅北部長城沿線兩側地帶為冬、春麥混合的過渡地帶。由於冬小麥是越冬作物,種植冬麥與其他糧食作物矛盾較少,可以減少冬閒地面積,擴大夏種面積,增加糧食總產量。因此,1949 年以來冬小麥的播種面積不斷擴大。

③.南方冬小麥區

在秦嶺淮河以南、折多山以東,播種面積和總產量約佔中國 30%左右。由於本區人民多以稻米為主要口糧,因此,小麥的商品率較高,是中國商品小麥重要產區。

3、 油菜種植行業

種植行業之大小麥及油菜種植情況分析

(1)油菜種植行業概況

油菜是長日照作物,性喜冷涼或較溫暖的氣候,油菜整個生育期是在日平均氣溫 22℃以下完成的,當氣溫高於 3℃時,油菜籽才能發芽出苗,因地區間氣候有差異,導致油菜種植季節不同,因而有冬油菜和春油菜之分。在平均氣溫下限為 10℃、最冷月平均氣溫下限為-5℃時的油菜仍可安全越冬,具有這種氣候條件的地區可以種植冬油菜,中國南方長江流域各省,冬季冷涼、春季氣候溫暖溼潤,適宜種植冬油菜,冬性強的中、晚熟品種出苗後,需在 0~5℃左右的低溫下經過 15~30 天的春化才能現蕾、開花、結果,冬油菜在秋季播種春末收穫;冬季平均氣溫為 0~10℃,最暖日均氣溫在 20℃以下的寒冷地區可種春油菜,春油菜品種對低溫要求不十分嚴格,既能秋播夏收,也能春夏播種、夏秋收穫,歐洲北部、北美加拿大以及中國東北、西北、青藏高原等地,冬季氣候乾燥、夏季冷涼溼潤、日照長、晝夜溫差大,適宜於種春油菜。

(2)我國油菜種植情況

中國分為冬油菜(9 月底種植,5 月底收穫)和春油菜(4 月底種植,9 月底收穫)兩大產區。冬油菜面積和產量均佔 90%以上,主要集中於長江流域,春油菜集中於東北和西北地區,以內蒙古海拉爾地區最為集中。

根據資源狀況、生產水平和耕作制度,國家農業部將長江流域油菜優勢區劃分為上、中、下游三個區,並在其中選擇優先發展地區或縣市。其主要條件是:油菜種植集中度高,播種面積佔冬種作物的比重分為上游區佔 30%以上、中游區佔 40%以上、下游區佔 35%以上;區內和周邊地區有帶動能力較強的加工龍頭企業。

4、 種植行業產業鏈關係分析

種植業是栽培各種農作物以及取得植物性產品的農業生產部門,涵蓋種子採購、種植、收穫、銷售等多個環節。種植行業的上游行業是種子行業,下游行業是農產品加工行業。種植業作為整個產業鏈的中間環節,對種子的研發、選育和農產品的加工都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1 ) 上游行業發展對種植行業的影響

種植行業的上游是種子行業(還包括為種子行業提供育種理論指導、研究新種質資源的各類科研育種機構),種質資源創新、品種培育對種植行業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同時種植公司對品種的要求也對種子公司提出了挑戰,甚至決定種子的研究方向和產品種類、規格。對於種植公司而言,種子是必須的農業生產資料,必須每年購買。對種子公司而言,每年的需求基本上是剛性的,市場需求比較穩定。因此,種子的價格變化主要受品種優劣及同行業競爭的影響。國家大型的科研院所掌握了大量的種質資源。近年來,國家通過種子工程建設不斷加大對良種引育的投資,相繼建成一批國家種質資源庫、農作物改良中心和分中心、農作物區域試驗站、種子質量檢測中心、種子加工中心、農作物(原)良種繁育基地(場)等,對種植業的種源提供起到了積極的基礎支撐作用。從目前來看,大規模的種子企業一般都自辦科研機構,也從科研育種單位購買品種,或為科研單位及其他種子企業代理生產和銷售。同時,專業的科研育種單位也可以實施一體化戰略,自辦種子企業,但其發展容易受到一系列商業化運作的限制。種植企業與種子公司合作的關係是多方面的,但是無論採用何種合作形式,目的都是以較高的性價比購得滿足種植要求的種子。與此同時必須考慮成本和質量,以下游企業產品需求為核心,結合自身實力,合理把握種子採購流程,選取有競爭力的種子品種。

(2 ) 下游行業發展對種植行業的影響

種植業的下游行業一般是農產品加工企業。所謂農產品加工,就是指以人工生產的農業物為原料所進行的工業生產活動。

我國原本就是典型的農業社會,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和工業經濟的發展,農產品加工行業有望伴隨城鎮化進程進一步得到發展。但是,目前我國農產品的附加值和整體效益不高,這成為了制約我國農業發展的主要難題。因此需要農產品

加工業實現較大發展,承擔起引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增強國際競爭力和增加農民收入的偉大重任。雖然,我國主要農產品如糧食、水果、肉類和奶類等的總產量已位居世界首位,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農業大國,但是從農產品加工值和出口創匯等指標分析,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

無論從農產品加工還是種植業發展的角度考慮,都需要加強協同作用。需要在政府合理規劃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發揮各地方在資源、經濟、市場和技術等方面的區域優勢,科學規劃、合理佈局,積極發展有明顯優勢的種植業和農產品加工業,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區域性佈局。根據各自的市場形勢發展構建以種植業或農產品加工業為主導的產業鏈條,避免重複建設、低層次惡性競爭和產業結構重疊,這樣才能突出優勢,從而創出品牌,走向世界。

種植行業之大小麥及油菜種植情況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