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文時不會觀察、無內容可寫,怎麼辦?

我經常和學生們有這樣的對話:

“XX,你怎麼還不寫作文?”

“不知道寫什麼!”

“就把你這周發生的趣事寫出來就可以了。”

“早上去上學,放學回來寫作業、看書……真的沒有什麼趣事。”

……

我也經常和家長們有這樣的對話:

“XX媽媽,你家孩子的作文在課堂上沒有寫完。請和孩子談一談為什麼寫得慢。”

“我問了,說是不會寫,不知道寫什麼!平時上學,週末兩天上各種課外班,沒有時間帶孩子出去走走看看。孩子經歷得少,就寫不出來。唉!”

……

寫作文時不會觀察、無內容可寫,怎麼辦?

在孩子看來,生活就是兩點一線,每天都是在重複,沒有值得寫的;在家長看來,孩子之所以寫不出文章,也是因為孩子的生活太單調了。

魯迅先生在回答文學青年“如何才能寫出好文章”的問題時,曾經強調:一是多看,二是多練。這就說明:要寫好文章,要掌握嫻熟的文章寫作手法,就要多觀察,觀察是寫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礎。

經歷少,所以筆下無?

難道真的是孩子見到的還太少嗎?那怎樣才算足夠多、足夠豐富呢?難道就因為沒有見過、沒有親身經歷過,就可以堂而皇之地不寫作文不考試嗎?

且看一篇令人吐血的學生習作:

過年

……

早上,我驚訝地發現親戚到我們家,我們一起吃了早飯。吃了早飯,我覺得很無聊,就在群裡說:“快搶紅包了!”說著,我就發了一個十元的大紅包。結果,一分鐘不到,我發的紅包就被搶光了。我搶了手氣最佳我很開心,媽媽沒搶到很生氣。時間過得很快,該吃中午飯了。吃完午飯,我就和爸爸一起貼春聯。

……

如果你撫著眉心越來越深的皺紋,“心疼”地問原因,孩子一定會萬般委屈地告訴你:“老師,真的不是我不好好寫,我就是這樣過年的呀!”也是,在這些缺乏觀察力的孩子看來,昨天和今天能有什麼區別?來來往往總是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景,一成不變的,枯燥得很,沒有寫頭兒。

我們再來看看另外一些人 ,即使生活範圍只有狹小的一個房間,也可以寫出很多絕妙的文章來。例如作家史鐵生,因為疾病的原因,常年癱瘓在床上,可是他依然寫出了很多優秀的文學作品——

雙腿癱瘓後,我的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望著望著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著聽著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牆壁。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著我。“聽說北海的花兒都開了,我推著你去走走。” 她總是這麼說。母親喜歡花,可自從我的腿癱瘓以後,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 我狠命地捶打這兩條可恨的腿,喊著:“我可活什麼勁兒!” 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摘自 史鐵生《秋天的懷念》

母親“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注意”“又悄悄地進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哭聲”,這樣的場景和動作,在史鐵生老師癱瘓後的生活中經常上演,可以說是再平常不過了。但是,史鐵生老師卻通過觀察的眼、敏感的心、思考的腦,用這些樸實無華的詞語和情節寫出了這樣一篇催人淚下的名篇佳作,把母親的堅韌和對兒子的理解關愛表現得淋漓盡致、感人肺腑。

寫作文時不會觀察、無內容可寫,怎麼辦?

前幾年,《哈利·波特》在全世界掀起了追捧的風潮,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樣都曾期待著某一天,有隻貓頭鷹停在窗前,送來一封入學通知書,讓自己去九又四分之三站臺,乘上去霍格沃茨的火車?

在那樣一個讓人眼花繚亂、充滿魔法的世界:有飛天掃帚、有光怪陸離的魁地奇比賽、有隱身衣、魔法棒,甚至還出現了挪威龍和半人馬,一群一群的魔法師和女巫們,他們充滿智慧,操縱魔法,完成著一個又一個不可思議的使命……那麼不真實的真實,讓人禁不住懷疑:難道真的有魔法世界?難道都是J·K·羅琳的親身經歷?

解決難題有辦法

其實,會不會寫、能不能寫好,和人生經歷是否奇特、是否豐富不一定成正比。

一個人,不可能走過全部的路、看過整個世界、做過所有的事情,更何況是大部分時間都在課堂和學習中度過的孩子呢!那麼,怎樣才能在現有的情況下,提高孩子對生活的觀察能力和觀察質量呢?要解開這個難題,必須回答兩個問題:

難道只能寫自己親身經歷的嗎?

作文是什麼?簡單來講,就是把自己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動手做的、心裡感受的,用生動完整的語言描述出來。

寫作文時不會觀察、無內容可寫,怎麼辦?

這裡面有幾個誤區:

1. 什麼才是看到的?難道一定是看到現實發生的事情嗎?

“看”電視電腦電影裡的算不算?“看”課外讀物裡的算不算?你說算不算?當然算!“身臨其境”不就是這個意思?“積累”不就是這個目的嗎?孩子們說起動畫片裡的、故事書裡的情節,頭頭是道,一臉陶醉。如果把這些“間接的生活體驗”嫁接到自己的作文裡,該多好啊!

2. 同理,什麼才是聽?難道一定是聽到現實發生的事情嗎?

“聽“電視電腦電影裡的算不算?“聽”別人講的故事裡算不算?你說算不算?當然算!

在我平時的實際教學當中,有一個“七嘴八舌“的環節。就是給孩子們一個主題,我來“點燃”孩子們的“燃點”,一個一個站起來圍繞主題講故事,你講一個,我講一個,他講一個,從一個故事變成十個故事、二十故事……好了,孩子們每個人腦袋裡已經有N多故事了。

我告訴孩子們:“你們覺得誰的故事讓你印象最深刻呢?是自己的,還是某一個小朋友的?”孩子們此時就會暗暗在心裡做個比較。接著,我告訴他們:“在你的筆下、你的作文裡,你就是上帝、就是國王,你想怎麼寫就怎麼寫,你想成為誰就可以成為誰。所以,如果你覺得剛才某個小朋友的故事特別有意思,你就可以把他換成自己,寫進自己的作文裡。”就這樣,

層層推進,“洗腦”成功,孩子們也就有話可寫了。

由此可見,人的生活經歷包括“直接”和“間接”兩部分,“間接”有時比“直接”更有效、更管用。比如,大家可能聽過流傳得很廣的一個說法,說蒲松齡為了寫《聊齋志異》,在他的家鄉柳泉旁邊擺茶攤,請過路人講故事,聽完了回家加工,就成了《聊齋志異》。所以,一定要扭轉孩子們這種“非親身經歷”不能寫的錯誤心態。

難道敏銳的觀察力是天生的嗎?

作家嚴歌苓曾反覆提及自己基因裡的敏感,她總感覺自己的神經是裸露在外的,非常容易被觸及和撥動。她說:“我有著一種疼痛的敏感,這是天生的,我憑著這基因裡的稟賦和想象能力,感受和進入他人的生命狀態,並用文字傳達出來……”

會寫作的人總是擁有足夠敏銳的觀察力。挺立的小草、凋零的花瓣、飄遠的蒲公英、一個微笑、一道淚痕,都能打動他們柔軟的心,醞釀出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來。

寫作文時不會觀察、無內容可寫,怎麼辦?

那麼,敏銳的觀察力只有天生嗎?俄國小說家契訶夫也這樣諄諄告誡初學者:“作家務必要把自己鍛鍊成一個目光敏銳、永不罷休的觀察家!——要把自己鍛鍊到讓觀察簡直成為習慣,彷彿變成第二個天性。”這就說明:觀察力是可以後天培養的!

如何培養孩子們的觀察力呢?在初始階段,除了老師在課堂的啟發外,更在於家長在日常的引導,需要家長先有一雙“慧眼”和一張“巧口”。

1. 帶孩子長見識不是走得越遠越好。放學的路上、小區的花園、牆根腳下、一草一木,這些都可以成為孩子筆下渲染的素材。

2. 觀察不是簡單的逛、吃、玩,是所有感官的總動員。觀察不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需要家長引導孩子有目的地找到觀察的不同點,提煉自己的感受,在大腦中加以彙總。

3. 觀察的引導,更多的是一種不知不覺地啟發式的親子對話:

“寶貝兒,我覺得這裡挺美的?你覺得呢?你覺得那朵花美嗎?我們去看看。”

“寶貝兒,剛才的海盜船太刺激了!你覺得呢?你害怕嗎?”

“寶貝兒,你看那個交警叔叔!這麼冷的天,還在路邊指揮交通。你覺得呢?”

“寶貝兒,樓下的垃圾桶今天沒有清理,臭死了!為什麼清潔工沒有來?”

……

這種以日常為素材的親子對話,打開了孩子的眼睛、心靈和話匣子,既拉近了與孩子的距離,也有意識地提醒孩子注意身邊的世界,如同被高手打通了任督二脈,久而久之就會激發孩子體內的觀察力,何愁無內容可寫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