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智庫半月談 第141期」弗裡德曼《貨幣政策的作用》發表五十週年回望

Silvia Merler/文 安婧宜/編譯

1968年3月,在美國經濟學會就職演說之後,米爾頓弗裡德曼的《貨幣政策的作用》刊登在《美國經濟評論》上。五十年過去了,經濟學家們仍在反思這篇著名的文章。

Gregory Mankiw and Ricardo Reis認為在長期,宏觀預期、菲利普斯曲線和貨幣政策的作用與限制已經被充分研究過了。在未來,2008-2009年衰退後的經濟會重新驗證弗裡德曼關於自然利率的假說。此時,最簡單的解釋是,停滯是由於經濟週期內的生產力水平放緩產生的。但是,另一方面,這可能通過滯後效應或總需求的長期短缺效應與弗裡德曼關於長期的經典理論相違背。未來的研究可能會與弗裡德曼的觀點不謀而合,並轉向建模以更好地理解菲利普斯曲線,從而建立一個更好的指標來代替理性預期和適應性預期假說。Gregory Mankiw and Ricardo Reis 認為今天貨幣政策的作用已經遠遠背離了弗裡德曼強調的內容。未來,以下四個方面會有長足進展: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相互作用,銀行儲蓄的作用,零息利率及金融穩定性。

OlivierBlanchard 在考慮我們是否應該拒絕自然利率假說。儘管事實並不支持這個假說,它已經被廣泛接受,並且成為宏觀經濟學的主要規則了。它被中央銀行採用,也是今天央行採用的通貨導向的經濟政策的基礎。近期,關於這個假設的質疑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面,都與經濟危機及及隨之而來的經濟衰退有關。首先,經濟危機及隨後的經濟衰退似乎對產出水平產生了長期影響。其次,與假設相反,高失業率並未降低通貨膨脹或者使通貨膨脹保持在較低水平。他認為宏觀和微觀經濟證據表明自然利率假說存在問題。政策制定者可以把自然利率假說作為他們的原假設,但也應該關注其他備擇假設。

RobertHall and Thomas Sargent認為,該演講的短期作用是檢驗弗裡德曼的論斷——預期通脹水平不僅對實際通脹率產生影響,而且是一比一地對實際通脹率產生影響。在菲利普斯曲線的框架內,如弗裡德曼指出的,長期菲利普斯曲線是垂直的,而且中央銀行的通脹選擇不會影響失業率和其它指標。在較長期,弗裡德曼的一比一假設得到了經濟學家的全面支持。而失業率、就業率和產出與貨幣政策無關的論斷開始被接受了,逐步代替了貨幣中性的概念。他們認為弗裡德曼的主要觀點是關於長期產出的假說,它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廣泛傳播,因為許多經濟體的實踐都為這一假說提供了證據。接下來的研究也修正了弗裡德曼關於傳導效應的觀點,但他們認為這一假說仍然站得住腳,儘管菲利普斯曲線在宏觀模型中並不能實現。

JohnCochrane發表長文,討論弗裡德曼的貢獻,其重點在“中性與非中性”:貨幣政策在長期是中性的而非短期。但弗裡德曼關於1980年代的動盪和後續的零通脹會怎麼說?他會怎麼將泰勒關於利率不是一比一影響通脹的創新放在自己的理論框架中,從而穩定1980年的價格水平?Cochrane認為儘管這一事件發生了,弗裡德曼關於貨幣政策的觀點仍然產生了長足的影響——這一影響不僅體現在菲利普斯曲線上。中央銀行在短期內對通脹和宏觀經濟的控制是強有力的。這一觀點目前來看是被普遍接受的,但弗裡德曼提醒我們那不總是正確的。現在,美聯儲被認為是長期利率變化、匯率水平、股票市場、商品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的主要動因。而美聯儲內外的聲音都開始關注勞動力參與率、不平等和其他問題。人類總是傾向於尋求機構的控制,讓一部分人掌握經濟命脈。Cochrane認為我們應該回望過去,削減美聯儲的權利。

EdwardNelson 則討論了弗裡德曼文章的七個漏洞:

(1)《貨幣政策的作用》是弗裡德曼首次公開發表並提出自然利率假說的文章。

(2)弗裡德曼的菲利普斯曲線已經在1960年被Samuelson and Solow提出。

(3)弗裡德曼關於菲利普斯曲線的闡述是基於完全競爭市場和價格剛性假設的。

(4)弗裡德曼(1968)所記錄的大蕭條時期的貨幣政策與歷史相反。

(5)弗裡德曼(1968)認為貨幣增發會使得失業率與實際利率水平在20年內低於正常水平。

(6)名義利率的下限為零與自然利率假說不符。

(7)弗裡德曼(1968)利率錨的概念被理性預期否定了。

這一討論闡述了為什麼這七點存在漏洞,並討論了弗裡德曼理論框架下的主要概念。

(本文原題名為“Milton Friedman’s The Role of Monetary Policy– 50 Years Later”。本文是作者是Silvia Merler,為PIIE經濟學家。本文於2018年4月刊於Bruegel官網。

《全球智庫半月談》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預測與政策模擬實驗室和國際戰略研究組承擔的編譯項目,每半月定期發佈。所有稿件均系網絡公開文章,由項目組成員依據當前熱點編譯組稿。文章僅反映原文作者的觀點,不代表編譯者或所屬機構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