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智库半月谈 第141期」弗里德曼《货币政策的作用》发表五十周年回望

Silvia Merler/文 安婧宜/编译

1968年3月,在美国经济学会就职演说之后,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货币政策的作用》刊登在《美国经济评论》上。五十年过去了,经济学家们仍在反思这篇著名的文章。

Gregory Mankiw and Ricardo Reis认为在长期,宏观预期、菲利普斯曲线和货币政策的作用与限制已经被充分研究过了。在未来,2008-2009年衰退后的经济会重新验证弗里德曼关于自然利率的假说。此时,最简单的解释是,停滞是由于经济周期内的生产力水平放缓产生的。但是,另一方面,这可能通过滞后效应或总需求的长期短缺效应与弗里德曼关于长期的经典理论相违背。未来的研究可能会与弗里德曼的观点不谋而合,并转向建模以更好地理解菲利普斯曲线,从而建立一个更好的指标来代替理性预期和适应性预期假说。Gregory Mankiw and Ricardo Reis 认为今天货币政策的作用已经远远背离了弗里德曼强调的内容。未来,以下四个方面会有长足进展: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相互作用,银行储蓄的作用,零息利率及金融稳定性。

OlivierBlanchard 在考虑我们是否应该拒绝自然利率假说。尽管事实并不支持这个假说,它已经被广泛接受,并且成为宏观经济学的主要规则了。它被中央银行采用,也是今天央行采用的通货导向的经济政策的基础。近期,关于这个假设的质疑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都与经济危机及及随之而来的经济衰退有关。首先,经济危机及随后的经济衰退似乎对产出水平产生了长期影响。其次,与假设相反,高失业率并未降低通货膨胀或者使通货膨胀保持在较低水平。他认为宏观和微观经济证据表明自然利率假说存在问题。政策制定者可以把自然利率假说作为他们的原假设,但也应该关注其他备择假设。

RobertHall and Thomas Sargent认为,该演讲的短期作用是检验弗里德曼的论断——预期通胀水平不仅对实际通胀率产生影响,而且是一比一地对实际通胀率产生影响。在菲利普斯曲线的框架内,如弗里德曼指出的,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垂直的,而且中央银行的通胀选择不会影响失业率和其它指标。在较长期,弗里德曼的一比一假设得到了经济学家的全面支持。而失业率、就业率和产出与货币政策无关的论断开始被接受了,逐步代替了货币中性的概念。他们认为弗里德曼的主要观点是关于长期产出的假说,它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广泛传播,因为许多经济体的实践都为这一假说提供了证据。接下来的研究也修正了弗里德曼关于传导效应的观点,但他们认为这一假说仍然站得住脚,尽管菲利普斯曲线在宏观模型中并不能实现。

JohnCochrane发表长文,讨论弗里德曼的贡献,其重点在“中性与非中性”:货币政策在长期是中性的而非短期。但弗里德曼关于1980年代的动荡和后续的零通胀会怎么说?他会怎么将泰勒关于利率不是一比一影响通胀的创新放在自己的理论框架中,从而稳定1980年的价格水平?Cochrane认为尽管这一事件发生了,弗里德曼关于货币政策的观点仍然产生了长足的影响——这一影响不仅体现在菲利普斯曲线上。中央银行在短期内对通胀和宏观经济的控制是强有力的。这一观点目前来看是被普遍接受的,但弗里德曼提醒我们那不总是正确的。现在,美联储被认为是长期利率变化、汇率水平、股票市场、商品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主要动因。而美联储内外的声音都开始关注劳动力参与率、不平等和其他问题。人类总是倾向于寻求机构的控制,让一部分人掌握经济命脉。Cochrane认为我们应该回望过去,削减美联储的权利。

EdwardNelson 则讨论了弗里德曼文章的七个漏洞:

(1)《货币政策的作用》是弗里德曼首次公开发表并提出自然利率假说的文章。

(2)弗里德曼的菲利普斯曲线已经在1960年被Samuelson and Solow提出。

(3)弗里德曼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阐述是基于完全竞争市场和价格刚性假设的。

(4)弗里德曼(1968)所记录的大萧条时期的货币政策与历史相反。

(5)弗里德曼(1968)认为货币增发会使得失业率与实际利率水平在20年内低于正常水平。

(6)名义利率的下限为零与自然利率假说不符。

(7)弗里德曼(1968)利率锚的概念被理性预期否定了。

这一讨论阐述了为什么这七点存在漏洞,并讨论了弗里德曼理论框架下的主要概念。

(本文原题名为“Milton Friedman’s The Role of Monetary Policy– 50 Years Later”。本文是作者是Silvia Merler,为PIIE经济学家。本文于2018年4月刊于Bruegel官网。

《全球智库半月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预测与政策模拟实验室和国际战略研究组承担的编译项目,每半月定期发布。所有稿件均系网络公开文章,由项目组成员依据当前热点编译组稿。文章仅反映原文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编译者或所属机构的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