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所“核高校”誕生,重磅信號!

最尖端的科技、最稀缺的人才……設想一下,這兩者結合會有什麼效果?

繼西湖大學之後,中國高等教育領域又有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據天津日報報道,天津市政府日前與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協議,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中核集團將投資在津建設中國核工業大學。

隨著中國第一所“核高校”誕生,中國核工業人才儲備將續上“核動力”。

掛牌5年

彼時,時任中核集團董事長孫勤對核工業大學的寄語是:努力走出一條具有核工業特色的人才教育培養新路子,成為推動企業戰略實施、經營發展和文化傳播的重要平臺。可見,當時核工業大學對標的是“世界一流的企業大學”。

2013年和2014年,核幹院曾先後就核工業大學建設召開“新校區立項報告評審會”及“新校區建設方案徵集專家評審會”,不過後續進程一直未獲進一步披露。

進入2017年,核工業大學建設進程明顯提速。在中核集團網站2017年6月14日的一篇報道中,核幹院召開核工業大學技能人才培養工作座談會。會上,被譽為當代大國工匠的“原三刀”——原公浦被聘為核工業大學職業技術學院名譽院長。

今年年初,懸而未決的核工業大學新校區傳出好消息,核工業大學2018年工作會透露:新校區建設已取得新進展,教育培訓組織能力建設有了明顯突破。這次會議宣佈,2018年核工業大學要重點抓好八個方面工作,其中之一就是確保核工業大學開工建設。這預示著,新校區的選址工作已經有了眉目。

中國第一所“核高校”誕生,重磅信號!

半年後新校區建設又有實質性進展。上週五,中核集團與天津市政府簽署戰略協議,其中披露中核集團將在天津投資建設中國核工業大學。這意味著,中國首所“國字頭”核工業大學將落戶天津。值得一提的是,同一天,中國核工業大學還與中新天津生態城管委會簽署了合作協議。

有消息稱,核工業大學將佔地1000畝,投資近30億元,不過這些數字尚未得到官方證實。

戰略考量

近年來,核工業大學的建設牽動著很多人的心。據科技日報報道,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核集團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院長萬鋼就呼籲,應從核工業發展國家戰略層面考量,儘快支持創辦中國核工業大學,儲備好青年基礎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

他還建議,參照中科院大學、社科院大學辦學模式,發揮行業辦學特色和優勢,開展小規模、急需的本科專業教育,以滿足中國核工業發展不同梯次專業人才建設需求。

中國第一所“核高校”誕生,重磅信號!

萬鋼

可以看出,核工業大學謀劃的是一種新的辦學模式,不僅是校企結合培養專業的後備人才,還將是為在職人員提供產學研融合的進修平臺。

根據最新簽署的戰略協議,中國核工業大學將圍繞核產業,建成集人才技能培訓、碩士及博士學歷教育、國際學術交流、核心技術研發等功能於一體的國家級產學研創新示範基地。

戰略協議顯示,中核集團將聯合相關企業,在津規劃建設中核集團高端新產業發展基地,加快發展一批國內領先的高端產業,培育發展一批新興產業,在天津構建具有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自主知識產權的集團產業鏈體系。

頂尖人才

發展核技術對於一個國家而言意味著什麼,自不必多說。1954年赫魯曉夫訪華時,同意全面援助中國發展核工業,自此中國才有了“兩彈”,進而有了核工業人才體系。

當前,我國核工業正處在由大國向強國跨越的關鍵時期。我國的核電技術近年來已走向全球,接單接到手軟。

與此同時,涉核專業人才需求量很大。中國雖建有較為完整的核工業體系,但核產業鏈長,涉核學科專業方向又多,國內現有涉核專業高校人才輸出量有限。

要發展,人才儲備是“短板”。與先進國家相比,中國的核工業高素質人才資源缺乏是不爭的事實。中核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人曾表示,人才引進中大部分為計算機、儀器儀表等通用專業,核專業人才只能達到實際需求人數的15%至20%。

此外,高校補需求“短板”和擴大招生都面臨教學資源的瓶頸制約,加上核專業的敏感性制約了國外人才引進,行業特殊性及相關政策優勢不足也使其難以吸引和留住國內人才。

中國第一所“核高校”誕生,重磅信號!

中國首所“核高校”的創辦,可以說是“放大招”了。中核集團副總經理和自興透露,今年核工業大學要幹幾件大事,包括加快建立職業教育體系、加快研究能力的提升、加快校園硬件設施改造、加快師資隊伍建設等等。

而就在本月初,中核集團還有另一個引人注目的動作——核工業大學蘇州學院正式揭牌。中核集團官網消息介紹稱,該學院將利用平臺資源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建成一個具有核行業特色和蘇州地域特色的區域培訓中心。

“全部科技史都證明,誰擁有了一流創新人才、擁有了一流科學家,誰就能在科技創新中佔據優勢。”5月底,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引起熱烈反響。

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創新團隊的要求具有很強現實意義。只有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中國的科技人才才能一茬接一茬成長,科技創新的未來才會更有前途、更有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