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網絡犯罪日趨嚴重?除了自身原因,這些也很關鍵

隨著計算機與智能手機

等設備的普及,

網絡使用人群低齡化成為普遍現象,

但與之相伴的,

是青少年網絡犯罪日趨嚴重。

青少年网络犯罪日趋严重?除了自身原因,这些也很关键

面對如此種種,

5月28日19:00(下週一),

廣州市人民檢察院將與越秀區人民檢察院、

省電競協會

在本院舉行預防青少年網絡犯罪合作

簽約儀式暨訪談活動。

歡迎小夥伴們瞭解、關注

青少年网络犯罪日趋严重?除了自身原因,这些也很关键

既然上面已經聊到了網絡犯罪問題,

那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網絡犯罪這件事吧

話不多說,往下看

↓↓↓

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廣州市檢察機關受理審查起訴的青少年(包括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20歲以下成年犯罪嫌疑人)網絡犯罪案件共計24件32人。

涵蓋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罪、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集資詐騙罪、詐騙罪、盜竊罪、敲詐勒索罪等多個罪名。

看到這組數據,

大家有沒有感到很痛心?

這麼單純美好的年華,

咋就不好好珍惜呢!

青少年网络犯罪日趋严重?除了自身原因,这些也很关键

相對於一些其他的犯罪案件,

青少年網絡犯罪案件

在犯罪動機和犯罪主體等方面上,

其實會有一些不同,

主要為以下四點:

牟利犯罪動機突出

上述涉及多個罪名的案件,91.7%的案件犯罪嫌疑人作案動機均是牟取經濟利益,犯罪數額從數百元到數百萬元不等。

利用網絡漏洞作案

網絡自身往往存在技術漏洞和缺陷,為網絡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機。全市檢察機關受理的網絡犯罪案件中有45.8%的案件是利用了操作系統和瀏覽器等技術上的漏洞對信息網絡安全進行破壞活動。

如範某非法入侵計算機信息系統案中,被告人範某利用了某信息播發軟件系統的漏洞,破解該系統管理密碼,進行非法的信息發佈操作。又如廖某某敲詐勒索案中,犯罪嫌疑人廖某某利用某社交軟件系統漏洞,通過網絡木馬軟件偽裝成搶紅包軟件發送給該軟件好友遠程鎖定被害人手機屏幕,導致近30名被害人手機被鎖屏,廖某某以此向被害人勒索“解屏費”。

作案區域範圍廣泛

如陳某某非法獲取公民身份信息案中,被告人陳某某通過某社交軟件在網絡上多次非法交換公民個人信息,用於其公司廣告推廣;偵查機關從陳某某使用的筆記本電腦裡共提取到全國各地公民個人信息共120萬條。

犯罪主體學歷較低

在受理的案件中,雖然有在校大學生實施網絡犯罪的案例,但是大部分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受教育程度均偏低。據統計,我市青少年網絡犯罪中,最高學歷為高中以下的犯罪嫌疑人佔比93.8%,其中最高學歷為初中以下的佔53.3%。

如廖某某敲詐勒索案中,被告人廖某某通過網絡木馬軟件實施敲詐勒索犯罪,其文化程度僅為小學。

青少年网络犯罪日趋严重?除了自身原因,这些也很关键

在這花一般的年齡裡,

他們本應該是朝氣磅礴、青春激揚的。

到底是什麼讓他們走向

網絡犯罪的?

↓↓↓

道德觀念和法律觀念在虛擬空間中異化、失衡。

互聯網絡具有虛擬性、匿名性、開放性、互動性與即時性的特點。這些特點為青少年營造一種前所未有的自由感及無所顧忌的假象,容易造成青少年情感的迷失和社會責任感的缺失,導致青少年的道德觀念與法律觀念在虛擬空間中產生了一定程度的扭曲、異化。

“利用虛擬身份進行作案能夠神不知鬼不覺”、“網絡犯罪風險低,收益高”等錯誤觀念,在青少年網絡犯罪中屢見不鮮。虛擬空間與現實生活的巨大差異,使青少年網絡行為動機、手段及後果均有了新的表現形式。

青少年网络犯罪日趋严重?除了自身原因,这些也很关键

網絡亞文化誘發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

在信息時代,青少年通過網絡可以便捷獲取各種信息,包括大量涉及色情、暴恐、賭博、迷信、愚昧的不良信息。青少年身心發育尚不成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極強, 喜歡模仿與冒險。對網絡上良莠不齊的信息難以辨析,易受享樂、奢侈、刺激等生活方式的誘惑和欺騙,易受不良信息、不良社會人員的煽動蠱惑和誘導教唆,逐漸形成犯罪心理,從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如當前的網絡恐怖主義利用互聯網媒介優勢,將青少年作為重點滲透對象,進行犯罪方法的傳授和極端思想的傳播。在翁某某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罪中,被告人翁某某出於好奇和追求刺激的心理,使用翻牆軟件從恐怖組織網站等處觀看或下載暴恐視頻,通過QQ軟件與好友相互發送上述視頻。

青少年网络犯罪日趋严重?除了自身原因,这些也很关键

學校、家庭、社會引導及教育的缺位。

廣州市檢察機關辦理的網絡犯罪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他們從家庭、學校、社會中獲得的正面引導也相對匱乏。當前學校、家庭多重視文化課程的學習,對青少年合理使用網絡、培養網絡道德等方面缺乏必要指引,導致青少年觸碰了法律底線而不自知。

如在校大學生被告人範某,其就讀的專業就是網絡信息安全,但正是因為法律意識的淡薄,當他破解某數碼信息播發軟件系統的管理密碼,進行非法的信息發佈操作後被抓獲時,才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違法犯罪。又如被告人翁某某在校時,先後兩次因上傳暴恐視頻至網站而受到公安機關的教育,但仍然未能引起學校和家庭的重視並加強監管,以致最終走上犯罪的道路。

青少年网络犯罪日趋严重?除了自身原因,这些也很关键

網絡監管的不完善性和網絡立法的滯後性。

相對於網絡的高速發展,網絡監管體制發展及網絡管理工作明顯滯後。網絡系統安全係數較低,篩選過濾功能較弱。同時,管理網絡發展的立法也相對落後,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網絡審查制度,對於網絡違法犯罪行為未能形成震懾作用,導致網絡虛假信息氾濫、網絡信息安全頻遭威脅。

另外,文化監管部門對網吧等場所的監管力度不足,網吧營業者未能嚴格貫徹禁止未成年人入內的規定,客觀上為青少年網絡犯罪提供了場所條件。

青少年

祖國的未來啊

怎麼能讓“網絡”給禍害了呢?

如何嚴厲打擊、防患於未然

聽聽檢察官怎麼說吧

青少年网络犯罪日趋严重?除了自身原因,这些也很关键
  • 加強青少年網絡法治教育。學校及相關職能部門應當更加重視加強網絡犯罪預防的法治教育,提升對網絡犯罪的瞭解及重視程度,並針對不同年齡段青少年的身心特點,創新法治教育形式,善於利用“兩微一端”等新媒體宣傳陣地,以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形式普及網絡法律知識。特別對於職校及高校中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建議專門開設法治課程,引導學生學習計算機網絡方面的法律法規,防止利用專業優勢實施網絡犯罪。

  • 培養青少年網絡道德意識。學校、家庭等要加強正面引導,培養青少年良好的網絡道德意識,理性文明使用網絡,積極樹立網絡自律和安全意識,增強辨別是非能力,自覺抵制網絡不良信息的負面影響。學校尤其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培養青少年健康的、積極向上的興趣和愛好,同時要發揮學校信息技術教育課程的作用,幫助青少年正確認識互聯網絡的利弊,加強在現代信息環境良莠不齊狀況下價值觀、道德觀的教育。家庭要對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的子女使用互聯網的各種行為進行必要的監督與引導,對子女的不良網絡行為堅決制止,構築家庭網絡安全防護網。

  • 加強政府監管,淨化網絡環境。一要建立有效的甄別、監督和治理機制,為青少年創造良好的網絡文化氛圍;同時加強網絡內容的建設,滿足青少年對信息資源的需求。二要加強對網絡不良信息的整治,對放任、引誘或惡意唆使青少年瀏覽有害信息的經營者,情節嚴重的應追究刑事責任;要特別警惕網絡恐怖主義對下一代的爭奪,防止青少年成為網絡恐怖主義的受害者,甚至成為加害者。三要加強對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和電子遊戲經營場所的監督與管理,對違法、違規經營的網吧以及“黑網吧”要加大執法力度,必要時給予停業整頓或查封等處罰措施。

  • 完善網絡安全管理,提高安全防範技術。一方面,國家、企業要加強網絡安全技術的投入與研發,更好地依靠先進的技術手段來保障網絡安全。另一方面,公安機關要強化網絡日常的維護、監督和安全管理,對一些有可能成為犯罪目標的網絡系統,及時查找漏洞儘快修補,進一步完善網絡系統的安全性;同時提高執法能力和執法水平,加強網絡犯罪偵查能力,提高破案率,有效保障對網絡犯罪的有力打擊,起到充分的震懾作用。

青少年网络犯罪日趋严重?除了自身原因,这些也很关键

少年強則國強

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尤為重要

打擊青少年網絡犯罪

廣州檢察勢在必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