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巴沙爾不顧普京反對,堅持讓伊朗人留下來一起作戰,俄羅斯和敘利亞的關係會破裂嗎?

新文化街男孩

俄羅斯和敘利亞的關係不會破裂,但和巴沙爾的關係會"破裂"。當然,巴沙爾無力和普京對抗,普京也不會像美國對待薩達姆一樣對待巴沙爾,以某種恰當的理由找一個同陣營的人替換,巴沙爾也只能忍氣吞聲接受。至於巴沙爾的後半生普京會體面地予以安排,去一個想去並能去的國家安度晚年。

伊朗和敘利亞政府親如兄弟,雙方有共同宗教信仰與相同價值觀,並有一致的長遠利益。這相對於俄羅斯與敘利亞之間的朋友關係,而且是建立在利益交換基礎上的朋友關係要親密了許多。伊朗在敘利亞內戰之初就派出軍隊參戰,力保巴沙爾政權不倒,可以說一直陪伴了敘利亞政府7年之久。當然,建立什葉派之弧是伊朗的目標,但是巴沙爾應該也有相同的願望。巴沙爾阿拉維什葉派在敘利亞是極少數派,而一旦加入什葉派之弧陣營,遜尼派反而成了少數派,這對於巴沙爾長久執政十分有利。

可惜後來敘利亞內戰發展的方向出乎敘利亞政府和伊朗的預料,儘管伊朗拉上黎巴嫩真主黨等民兵組織投入了十餘萬兵力,加上敘利亞政府軍十幾萬兵力,卻沒有低擋住反政府武裝的強大攻勢,大馬士革曾一度差點失守。巴沙爾無奈之下只好請俄羅斯出山,在俄伊敘合力打擊下,巴沙爾才反敗為勝有了今天比較好的局面。但一山難容二虎,有了俄羅斯伊朗就別想主導敘利亞,伊朗自然心有不甘,不但在敘利亞擴充軍事基地並深入滲透敘利亞政府軍各個系統,而且和敘利亞政府的關係越加密不可分。俄羅斯當然有戒心,也知道伊朗的最終目的是撐控敘利亞,這當然對俄羅斯主導敘利亞是個潛再的威脅。

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利益巳經到手,繼續戰下去對其有害無利,尤其是面對美國及土耳其兩大勢力,俄羅斯沒有捨命陪君子的信心和決心。打下去如果美國有朝一日翻盤,這兩年的心血就會付之東流,即使美國翻不了盤,俄羅斯也沒有付出血本為巴沙爾賣命的動力。俄羅斯的目標是見好就收,以勝利者的姿態主導和談,促使敘利亞產生一個聯合政府。從客觀上講聯合政府並不會威脅俄羅斯的核心利益,無論是土耳其支持的自由軍或者是美國支持的庫爾德人和俄羅斯的關係並沒多大沖突,巴沙爾或巴沙爾陣營中取代巴沙爾的人更不可能對俄羅斯形成不利。在這種局面下,俄羅斯可以說是功成名就,不但可以從戰爭中儘快解脫,而且如果能促成和談,國際信譽和威望也可以提高不少。

和談預示著妥協與讓利,俄羅斯對土耳其一直都在讓利中,也不差對庫爾德人讓點利。其實,巴沙爾對俄羅斯揹著自己用敘利亞的根本利益和土耳其套近乎早有不滿,伊朗雖沒表態,內心裡也絕對怨言不小。而俄羅斯和以色列走近,是伊朗和巴沙爾都不能容忍的,但這些都可以暫時壓下來引而不發,而俄羅斯的"拒戰和談"卻從根本上傷及了伊朗和巴沙爾的利益。雖然近一間段每一次戰役都是俄羅斯的以談代戰發揮神威,但他們都是以養虎為患作為代價的,這和巴沙爾徹底消滅恐怖分子差了十萬八千里。

如果我們從伊朗和巴沙爾的角度看向題,你就會發現伊朗和巴沙爾在敘利亞的利益遠沒有完成,只有徹底清除反政府武裝,伊朗的什葉派之弧才有可能完成,巴沙爾也才能重新一統敘利亞。任何臨時政府和聯合政府都可能使什葉派之弧打了水漂,巴沙爾最好也只能混個名譽上的掌門人,而實際上成了處處受限的跛腳鴨,這對於巳經習慣了專制獨裁的巴沙爾是無法忍受的。而更可怕的是美國和土耳其始終堅持巴沙爾下臺,俟爾多安多次大罵巴沙爾是恐怖分子,絕不容許繼續執掌敘利亞政權,這些現實的威脅一直和巴沙爾結伴而行,聯合政府很可能是巴沙爾一道邁不過的坎。反觀俄羅斯也並非非巴沙爾執政不可,為了促成和談很可能做出讓步,雖然巴沙爾陣營仍可能是敘利亞未來政府的主要組成部分,但巴沙爾家族卻從歷史中一去不復返。巴沙爾希望戰下去,甚至為了統一不惜犧牲一切,伊朗當然也會拼力相幫,什葉派兄弟失了權力,什葉派之弧從何談起。

敘伊立足於打,俄羅斯立足於和,其實予盾早已產生。俄羅斯讓伊朗撤出敘利亞,就是擔心以色列和伊朗幹起來,引發敘利亞戰爭升級,和談沒了基礎和保障,而戰下去最終的結局根本無法掌控。但伊朗和敘利亞並不怕事大,反正自己想要的沒有到手,投降式的和談沒有絲毫意義。打一打說不定能弄出個新天地,以色列說不定真能從地球上消失,美國也真能從敘利亞被趕出去!俄敘伊分歧由此而產生擴大,但要說俄羅斯和敘利亞關係破裂跟本談不到。俄羅斯目前掌控著敘利亞,還輪不到伊朗和巴沙爾說話。巴沙爾一定要伊朗留下來,俄羅斯完全可以和平地換人,巴沙爾沒有反抗的能力,伊朗也會因巴沙爾失寵暫時失去了支持對象。其實伊朗本身也面臨兩難境地,俄羅斯讓其撤出敘利亞很傷自尊心,但美國退出伊核協議重啟經濟制裁,使國內本來就不景氣的經濟雪上加霜,連國內民生都難以顧及,還哪裡有資金到處參戰?雖然嘴硬要滅了以色列,但打仗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真幹起來花的還是錢,僅靠拼命是不會取勝的。事實上,伊朗即使不想退出,到時候也可能無可奈何地退出,伊朗退出之後,巴沙爾也會死了繼續戰下去的信心。所以,俄伊敘表面不會分裂,而俄羅斯和巴沙爾的"分裂"也會和平友好地解決,巴沙爾離開敘利亞權力中心是唯一可行的辦法,這對促成和談也十分有利。


吉祥如意170587193

俄羅斯此前確實建議伊朗從敘利亞撤軍,但是僅僅是建議而已。在美國沒有拿出足夠的利益與俄羅斯交換的情況下,俄羅斯為什麼要替美國和以色列趕走伊朗人呢?所以現階段巴沙爾和普京更像是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並不是真的有什麼不可調和的矛盾。一旦俄羅斯做出最終的決策,敘利亞政府一定會堅定執行,不敢絲毫造次。


伊朗可以幫助巴沙爾,但是隻有俄羅斯才能拯救巴沙爾

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之後,伊朗革命衛隊就開始逐步介入敘利亞內戰。雖然有伊朗的幫助,但是巴沙爾政權依然節節敗退,在俄羅斯參戰之前,巴沙爾事實上已經陷入絕境,隨時有可能被敘利亞反對派攻克大馬士革,被迫黯然流亡。被吹噓的彷彿戰無不勝的伊朗革命衛隊,並沒有改變巴沙爾的危局,最多隻是遲緩了敘利亞反對派的進攻

真正改變巴沙爾命運的,還是俄羅斯介入敘利亞內戰。雖然俄羅斯投入敘利亞戰場的主要是防空部隊和空軍部隊,地面部隊幾乎沒有俄羅斯正規軍主要以俄羅斯僱傭兵為主。但是由於羅斯軍隊的戰術素養遠高於伊朗,同時介入敘利亞的外部勢力,無論是以色列、土耳其還是美國,都對作為核大國的俄羅斯投鼠忌器,使得俄羅斯軍隊迅速扭轉了巴沙爾在內戰中的不利局面。

如果伊朗全面撤出,在俄羅斯的幫助下,巴沙爾的統治不會有太明顯的變化。反之如果俄羅斯軍隊全面撤出,只留下伊朗軍隊幫助敘利亞,恐怕敘利亞的局勢要不了多久就會發生重大變化。

巴沙爾如何選擇,十分簡單

伊朗和俄羅斯的立場高度一致,並不存在所謂的矛盾

逼迫伊朗從敘利亞撤軍的並不是俄羅斯而是美國,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之後,又提出了12項重返伊核協議的條件。考慮到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之後,很可能使用長臂管轄原則對其他國家與伊朗開展正常經貿聯繫的企業進行制裁,伊朗的經濟利益可能會受到巨大的衝擊。

伊朗正與通過歐盟國家,隔空與美國討價還價,希望保住伊核協議的成果。不僅俄羅斯建議伊朗從敘利亞撤軍,伊朗總統魯哈尼也公開表示,如果能夠保證伊朗的利益,伊朗可以考慮從敘利亞撤走。


在對待伊核協議問題上,伊朗和俄羅斯的立場基本上一直是一致的。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有關表態與伊朗總統魯哈尼的表態一樣,都是在試探美國,如果伊朗只滿足從敘利亞撤軍等部分條件,美國能否重返伊核協議

巴沙爾作為東道國挽留伊朗,也僅僅只是客套而已,一旦能夠和美國達成妥協,別老為了自己,利益最大化,會毫不猶豫的存敘利亞撤走,而巴沙爾仍然有俄羅斯軍隊的保護,自然也不會太過在意。不僅敘利亞和俄羅斯的關係不會破裂,敘利亞和伊朗的關係也會繼續維持較好的水平。


衝擊時評

其實巴沙爾政府已經公開表示伊朗軍隊現在撤出敘利亞是不合時宜的,俄羅斯方面對此也沒有反對和指責,所以敘利亞與俄羅斯不會因為伊朗而關係破裂。

俄羅斯雖然已經表示了外國軍隊必須撤出敘利亞的“宣言”,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更像是安慰敘利亞的“空話”。眼前在敘利亞安營紮寨的美國與土耳其佔領的敘利亞領土就是俄羅斯無法逾越的“鴻溝”!

所以只要敘利亞採取的政策不損害俄羅斯的利益,俄羅斯也是樂見敘利亞的實力增強、控制的領土增大。畢竟在中東一個強勢的盟友是非常有價值,就像以色列對美國一樣。而且不管在現在還是未來,敘利亞只能“依附”俄羅斯才能得以存活,伊朗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

那麼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表面利益是什麼呢?保持住兩個軍事基地及一個親俄羅斯的敘利亞政府。

雖然伊朗的勢力與巴沙爾政府緊密合作,有點影響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地位,但在美國的幫助下(有時在想特朗普真是臥底?),伊朗如困獸猶鬥,已經不是俄羅斯在敘利亞的障礙。

曾經伊朗有關人士表示伊朗可以撤出在敘利亞的軍隊來換取西方國家支持伊核協議。如果伊朗突然撤軍,留下的真空地帶將是俄敘兩國的麻煩,現在的俄敘聯軍兵力已經嚴重不足了。

再加上伊朗與美國、以色列的矛盾,俄羅斯反而要努力幫助伊朗,讓其成為美國、以色列等國的靶子,減輕俄敘聯軍進攻的阻力。

而從近期的國際熱點可以看出,伊朗已經完全替代敘利亞成為國際社會的焦點,圍繞著伊朗的國際角力時刻都在發生。而俄敘聯軍在敘利亞阿勒頗採取的行動也是一筆帶過,可以看出伊朗這個靶子是非常好用的!


昨思今明未武

還未達到“破裂”這一步,俄羅斯會調整敘利亞的策略,使敘利亞政府陷入尷尬境地。

當前,敘利亞政府在俄羅斯軍支持下,已經恢復了敘利亞大片領土的控制權,除北部阿夫林,東北部庫爾德及西南德拉地區外,大都控制在巴沙爾政府之下。

這些地區,北部受土耳其支持的“敘利亞自由軍”控制,庫爾德地區有美國支持,西南的德拉地區有以色列、約旦、沙特等支持,情況紛繁複雜。在以色列與俄羅斯協調後,以色列政府表達不支持德拉地區反對派,但條件是伊朗軍隊須撤離敘利亞,否則將“不惜代價”攻擊伊朗和巴沙爾政府軍。而且,還以戰機和導彈攻擊。

巴沙爾政府與俄羅斯協調商量後,才作出伊朗軍隊應撤離敘利亞的決定。而且,伊朗軍隊也完成了其對巴沙爾政府的“幫助”,再留下來則使人懷疑其出兵敘利亞目的。同時,也給歐美、以色列攻擊藉口,在世界盃臨近之時,俄羅斯壓力空前。因而,伊朗撤軍,符合各方利益,也達到了其目的。

倘若巴沙爾不顧俄羅斯反對,堅持伊朗軍隊留下來作戰。那麼,普京總統及其智庫,則要認真分析是否繼續支持巴沙爾政府了,同時,也看出巴沙爾政府和伊朗政府的“陰謀”,並非俄羅斯陣營。


憤怒野虎

俄羅斯要求伊朗軍人撤離敘利亞僅僅是一種姿態,並非真的要伊朗離開敘利亞,這是俄羅斯與美國、以色列博弈的一種策略。

首先,伊朗武裝人員是敘利亞地面攻堅的主要力量。敘利亞經歷多年的內戰,政府軍出現兵員不足,以至於允許婦女和孩子參戰,顯然,地面攻堅任務有相當一部分要由伊朗軍事人員來完成。如果,伊朗抽身而去,敘利亞政府軍不要說進攻,就是防守都很困難,取得的成果很容易喪失。

敘利亞局勢


其次,伊朗不會輕易放棄在敘利亞的戰略利益。伊朗打造新月型什葉派主導的戰略緩衝區的決心不會動搖,無論是外界施加多大的壓力,伊朗都不會放棄。對此,俄羅斯非常清楚;另外,以色列想把伊朗勢力從敘利亞清除出去的目標難於如願,可以預見,以色列伊朗在敘利亞的衝突將成為常態。

伊朗軍事力量是敘利亞取得地面攻堅的主導力量,伊朗不可能空手而歸



第三,只有伊朗、美國、土耳其和以色列在敘利亞形成均勢博弈,俄羅斯才有機可乘,一兩撥千斤,並保持自己的影響力。另外,這麼多外國勢力插手敘利亞內戰,為什麼唯獨要伊朗退出呢?因此,俄羅斯未必真心希望伊朗退出敘利亞,伊朗也不可能空手而退。

缺少伊朗這個主要玩家,敘利亞局勢將朝不利於俄羅斯的方向發展


以色列威脅伊朗,要不斷打擊伊朗在敘利亞的力量,伊朗有足夠的韌性與以色列周旋,以色列國力是否經得起長期消耗?

第四,俄羅斯承認巴沙爾政府是敘利亞唯一合法政府,實際上就把伊朗問題的主導權交給了敘利亞巴沙爾政權,俄羅斯在伊朗問題上的表態完全是出於安慰以色列的一種政治姿態,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普京的真實想法你永遠猜不透


鶇飛天

普京和巴沙爾的呼籲和發言都不具備實現的前提,這實際上是政治表態。

先看下普京的發言,普京在5月17日在俄羅斯索契會見敘利亞總統阿薩德時表示,由於敘政府軍反恐成效顯著,政治進程啟動,外國武裝力量應從敘利亞撤出



注意普京提到的是外國武裝力量,關於這方面,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18日表示,普京所指的外國是“那些從國際法角度來看,在敘利亞領土非法擁有士兵和軍官的國家”。

而巴沙爾後來發表講話,更進一步,所以外國軍事力量都應從敘利亞領土上撤出。看似很霸氣,好像把俄羅斯也列入趕人的行列。但是注意的是,他這是回應西方國家和敘利亞反對派要求俄羅斯從敘利亞撤出的立場上的,這個“敘利亞領土”很有玄機,因為他是把以色列自1967年就佔領的敘利亞戈蘭高地也列了進去。

其實際上的潛臺詞就是要想讓我趕俄羅斯走可以,以色列把戈蘭高地還給我

所以言論轉了一大圈,實際上都是講了等於白講,都不具備實現可能,不過是正常的嘴炮戰操作。

普京的這番言論,實際上是為了緩和國際輿論。敘利亞戰場上,敘利亞政府軍前一階段連續攻城略地後,現在反而停止了對反對派的大規模攻勢,轉而去沙漠地區去清剿ISIS的殘餘游擊隊。根本原因是因為,俄羅斯為成功舉辦世界盃需要,降低敘利亞戰場熱度,改善西方國家的社會輿論。俄羅斯空軍已經停止在敘利亞的行動,可以說敘利亞戰場現在進入世界盃的休戰期。


歸根到底,這不過是俄羅斯為世界盃營造良好氛圍和形象而做的表態,等到世界盃結束,該打的還會打的。


五嶽掩赤城

敘利亞、伊朗、俄羅斯這三國在戰火之中結下關係,不是一點兒看法或者做法就能夠破壞的,也不是以美國為首的集團挑撥離間能夠成功的。

就當前的局勢,伊朗被以色列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暫時不想打或不易打勝,但從敘利亞的國土上將伊朗驅逐乾淨是以色列非做不可的事;所以,以色列時時不停的遊走於美國和俄國之間,其目的就是死磨硬纏,要美國給強有力的支持,要俄羅斯施以壓力,讓伊朗快快走開。

德拉戰事吃緊,敘利亞幾乎是孤注一擲,以色列、約旦不消停,暗中給予全方位支持;美國在北部伊德利普不斷的武裝利庫德武裝,有專家說,觀察家發現近期美國往庫爾德武裝駐地區域運送了大約5000輛卡車的裝備,並積極招募潰逃的人員補充到庫爾德武裝部隊。前天對敘利亞的前沿陣地實施空中打擊,大有“圍魏救趙”之意。而敘利亞能用的兵員、武器裝備都十分有限,故此以前是伊朗扛大頭,現在還得伊朗擔當中堅力量!(圖片來自網絡)

普京總統曾經說過,敘利亞國土上的外國軍隊都應該撤出去。普京的用意很明顯,敘利亞的各種反派集中到了幾處,大片國土重新回到敘政府手裡,假若在協商的情況之下,能夠讓外國軍隊撤走——美國、土耳其,敘利亞就保住了領土完整,損失達到最小,當然這裡邊也包括伊朗、俄羅斯的軍隊。大家心知肚明,俄羅斯、伊朗的軍隊撤出是為了促使美國、土耳其等國的軍人更快地撤出,並非真正和敘利亞或者伊朗的“友誼小船翻了”,那是以退為進之計!

在沒有達到利益各方都能接受的情況之下。欲叫各方心甘情願的撤出去,那就是“白日做夢”。所以,伊朗留下來是自自然然,巴薩爾沒必要強留,而伊朗的駐留,就會減輕俄羅斯的許多壓力。俄羅斯沒有反對的理由!故而就不存在敘利亞和俄羅斯關係破裂。何況,巴薩爾沒有和伊朗和俄羅斯鬧翻的本錢。他的存在依仗這兩個國家!


見腫消世界

淡然覺得,巴沙爾和普京的關係根本就不會破裂了。原因很簡單巴沙爾不會不按照普京的方式去,。也不可能不顧普京的反對而單方面採取單邊的行動。普京在伊朗軍事作戰人員是否留在敘利亞,只是提供的建議。但是沒有采取強制性的決定。


在敘利亞問題上,本身就是一個多方角逐的戰場。無論哪一方都是為了利益而存在的。包括這次伊朗是否留在敘利亞,都是涉及到各方的利益。如果在利益上不做到平衡很難有實質性的動作。無論是俄羅斯還是敘利亞包括伊朗。

我們首先看敘利亞,作為敘利亞總統巴沙爾在面對敘利亞政權雖然穩固,但是國家依然無法完成統一的形勢下。必然要對各方勢力有所妥協。本身敘利亞已經將主要的作戰力量調往南部德拉省邊緣。巴沙爾大有想要解決德拉省反政府武裝的心願。



只是無奈以色列對德拉省反政府武裝的背後支持,讓敘利亞很難有較大的進展。而以色列給敘利亞開出的有利條件就是讓伊朗在德拉附近和戈蘭高地附近的近8萬部隊撤出敘利亞,以色列就斷絕對反政府武裝的支持。看似誘惑的條件,但是對於目前敘利亞的局勢來說,巴沙爾還真的離不開伊朗的支持。畢竟自己只在德拉地區部署了4萬的兵力。


而對於伊朗在敘利亞的存在,普京並不反對。只是迫於美國和以色列的刁難,讓普京還不想讓敘利亞局勢再介入一個以色列。畢竟那樣的矛盾就更加複雜。本身對付美國都讓普京有些難以招架,況且普京與以色列關係還是相對較好。

那麼再伊朗是否能夠留在敘利亞問題是,肯定是要有所表態,當然普京也只是建議,並不表示參與。這就是高明之處,普京在外部建議伊朗撤出敘利亞,發表一下聲音。而反過來,巴沙爾卻挽留伊朗繼續幫忙作戰。這來一個很好的雙簧,普京還給了以色列面子,還不會讓伊朗撤出敘利亞。



那麼對於普京這個政治上的老油條和巴沙爾執政這麼多年的政治經驗,這點小套路還是很容易就懂的。自然就不會存在巴沙爾去嚴重違抗普京的決定,也更不能出現兩個人之間關係的破裂。如果破裂,那麼巴沙爾可能就會面臨自己的政治統治敘利亞的生涯至此結束。

謝謝友友們的閱讀!!!


淡然小司

敘利亞大局未定,趕伊朗離開敘利亞?普京不過就是說說而已,官方用語是“俄羅斯建議伊朗從敘利亞撤軍”,僅僅是個建議,況且俄羅斯這番表態也是有背景的:俄羅斯敦促美軍撤出衝突降級區。也就是說,俄羅斯說這話,實際上另有目的:不是趕伊朗走人,是“希望”外國勢力都應撤出敘利亞,由敘利亞政府和反對派共同解決敘利亞的問題。



從現在來看,普京的希望當然不可能實現,美國現在還沒有撤軍計劃。而在敘利亞問題上,巴沙爾早就說了不算了,想要解決?還得依靠俄羅斯,還得看美國的態度。在敘利亞的德拉地區問題上,在俄羅斯的斡旋下,以色列與敘利亞已經達成一致:以色列不會出兵干預,伊朗不參與德拉戰鬥,並將戈蘭高地的伊朗軍隊撤出,由敘利亞政府軍駐防。


敘利亞政府軍已經對德拉地區的反政府武裝開始了宣傳戰:傳單、廣播、互聯網等採取一切手段,為的就是瓦解反政府武裝的鬥志,為即將開始的戰鬥做準備。而以色列能否遵守協議,主要還得看俄羅斯的態度,以色列可沒那麼大的膽子敢惹俄羅斯。換句話說就是,敘利亞離不開俄羅斯,更不會違背俄羅斯的意願。

靠伊朗遠不如靠俄羅斯來的實惠:沒有國家敢對俄羅斯動武,但是伊朗呢?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剛剛威脅要對敘利亞境內的伊朗軍事設施實施打擊,不在限於敘以邊界。再者,上面已經說過了,普京不是反對伊朗留在敘利亞,那只是向外界做出個姿態而已。所以說題中的說法就是一個偽命題:根本就不可能發生。



假設,普京確實反對伊朗留下來,巴沙爾腦袋一熱,不顧普京反對,俄羅斯和敘利亞關係會破裂嗎?

答案只有一個:不會。這種情況下,得看伊朗的態度會不會也不顧慮俄羅斯的反對,很大幾率,伊朗要考慮俄羅斯的意願,而不會輕易違背俄羅斯的意思:伊朗將面臨美國的經濟制裁,正在尋求與俄羅斯、歐盟等合作,得罪了俄羅斯對伊朗來說可是一大損失。即便是伊朗也像巴沙爾那麼衝動,俄羅斯也不會就這一件事上,與敘利亞的關係就搞到破裂的程度。



敘、伊聯合出兵清剿德拉地區的反政府武裝,如果俄羅斯對以色列不強力施壓,以色列絕對會出兵參加戰鬥,至少是為南方陣線提供空中支援。而敘利亞與伊朗對付空襲都沒什麼好辦法,最後還是隻能找俄羅斯。兩國關係很少只因為一件事就破裂,尤其是敘利亞還要仰仗俄羅斯,才有望完成對反政府武裝的清剿工作。只有在俄羅斯的支持下,敘利亞才有望和平。

敘利亞與俄羅斯不僅存在利益關係,敘利亞還是俄羅斯在中東的唯一一個盟友,為了俄羅斯的中東戰略,兩國也不可能鬧掰。



儒道之主

巴沙爾害怕了!

普京是大的佈局,伊朗是和美以抗衡,而巴沙爾則是眼前利益,與其說三者即團結又分裂,還不如說是抱團取暖。

在敘利亞戰爭即將收尾的時候,由於俄羅斯是最大的贏家,雖然美國處於邊緣,但這都是暫時的,美國是不會甘心的。
在敘利亞局勢趨於平穩之際,美國因為沒撈著預想的好處,是不可能善罷甘休的,而俄羅斯為了保護既得利益,表達了外國軍隊撤出敘利亞的“意願”(包括伊朗),我感覺,這只是一種姿態罷了,是給美國聽的,但美俄伊誰能撤出呢?誰都不會!我們分析一下:

1.美國的參與,是為了在中東輸出自己的“價值觀”,是在搞垮伊拉克之後,在中東又一重大布局,憑著美國強大的實力,既定的計劃是不可能隨別人所左右的(下一個是伊朗)。
2.
俄羅斯的參與,敘利亞有俄羅斯在海外唯一的海空軍事基地,有大量的投資,敘利亞又是俄羅斯重要的軍售客戶,是立足中東的橋頭堡,而且俄羅斯在敘利亞戰爭中,付出了巨大代價,勝利果實不可能輕易放棄。
伊朗的


參與,是處於自身安全和遠大抱負(抹掉以色列)所必須的,特別是在特朗普宣佈退出伊核協議後,以色列也“師出有名”的對伊朗進行了多輪次打擊,伊朗在中東的活動空間受到了嚴重威脅,伊朗已在敘利亞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陣亡4000-5000士兵),假如伊朗撤出,那麼伊朗的巨大犧牲就會付之東流。
所以,巴沙爾深知,僅憑自己,是不可能與美國所支持的反政府武裝抗衡的,巴沙爾的這番話,我感覺是和俄羅斯唱雙簧,你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