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這個縣城有一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且免費對外開放

蒙城縣歷史悠久,是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是道家主要創始人之一莊子的故里,是中國楹聯之鄉。蒙城縣縣城內有兩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尉遲寺原始部落遺址和萬佛塔。據“中華原始第一村”尉遲寺遺址發掘文物證實,4500多年前,蒙城已經有古人類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當步入積澱了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蒙城縣城,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是蒙城縣的標誌性建築——蒙城萬佛塔。

安徽這個縣城有一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且免費對外開放

蒙城萬佛塔始建於宋崇寧元年,歷經900多年的歷史滄桑鉅變。因塔體內外鑲嵌八千餘尊佛像而得名的萬佛塔,經過不同歷史朝代的更迭,它的稱謂也不相同。宋崇寧元年始建該塔,塔東側有寺,名興化寺,因此萬佛塔最初的塔名叫興化塔。元至正十六年,在此塔西旁又建成一寺名慈氏寺,明洪武年重修,因而又名慈氏寺塔。在《蒙城縣志》中有載:“插花塔在城內慈氏寺,宋時建。”插花塔也是蒙城萬佛塔之外被更多世人記住的塔名。

安徽這個縣城有一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且免費對外開放

安徽這個縣城有一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且免費對外開放

萬佛塔始建於宋朝,歷經了900多年的風風雨雨,歷經了朝代的歷史更迭,歷經了戰火的洗禮。歷經歷代不斷修葺重建。對於萬佛塔破壞最為嚴重的是戰爭時期日軍的肆意破壞。在歷史的滄桑鉅變中,萬佛塔早已經千瘡百孔。1977年,相關部門對萬佛塔按照宋代佛塔的樣式進行全面維修,在保存佛塔原貌的基礎上加固塔基,彌合裂縫,補鑲損壞嚴重的佛像磚,塔尖增設了避雷針,經過一系列的修繕,萬佛塔又恢復了往日的風貌,依然佇立在蒙城大地之上。

安徽這個縣城有一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且免費對外開放

安徽這個縣城有一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且免費對外開放

萬佛塔採用北方磚塔構造方法建造,保存亦較完整,結構富於變化,為中國南北方造塔技術融合的作品,是一處重要的宋塔實物。整座塔為十三層樓閣式磚塔,每層有八個角,角用琉璃瓦裝飾,即使經過900多年的歷史風霜,在陽光的照耀下依然閃爍著亮麗的光澤。每個塔簷簷角都掛著風鈴,起風時,泠泠作響。

安徽這個縣城有一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且免費對外開放

安徽這個縣城有一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且免費對外開放

萬佛塔塔高42.6米,塔底周長24米,直徑8米。從塔的建構上可以看得出來,塔的四正面闢門,其餘四面砌作假窗。塔自4層以上變化多端,塔的外簷第2、3層砌作塔簷平座,自4層以下只出小平臺,無平座,七層以下幾層為穿心式樓梯,八層以上則改成了盤旋式樓梯。

安徽這個縣城有一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且免費對外開放

安徽這個縣城有一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且免費對外開放

萬佛塔塔身為水磨青磚砌造,塔體內外鑲嵌佛像,總計8000餘尊。塔內體外鑲嵌有赭、黃、綠三色琉璃磚1300餘塊,每塊磚雕有佛像3尊,中為釋迦牟尼、左為迦葉、右為阿難,也有很少幾塊只刻有一個佛象。在這近萬尊的佛像裡,每一尊佛像的表情都是慈眉善目,萬佛塔也因此而得名。

安徽這個縣城有一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且免費對外開放

安徽這個縣城有一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且免費對外開放

安徽這個縣城有一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且免費對外開放

作為蒙城縣的標誌性建築,萬佛塔在1961年被安徽省政府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載入《中國名勝詞典》。2006年,萬佛塔被核定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年萬佛塔已進行全面修繕,並建萬佛塔公園,對外免費開放。

安徽這個縣城有一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且免費對外開放

安徽這個縣城有一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且免費對外開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