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新华三存储“四大新常态”

曾经有一款风靡一时的游戏——“找不同”。这是一款比眼力、拼速度的游戏。企业级存储目前步入了“新常态”,海量存储、闪存、超融合、人工智能是新华三存储的四个新常态。

这四个新常态是公认的企业级存储的发展趋势和热点,也是新华三存储与众不同之处。在3月30日开幕的2018新华三Navigate领航者峰会上,新华三对这四个存储新常态进行了深入阐释。同样是业界追逐的热点,新华三企业级存储的独特性在哪里呢?

解读新华三存储“四大新常态”

“捏爆”闪存,混闪并不比全闪差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到现在,新华三存储不断推陈出新,其中HPE大手笔收购的Nimble和SimpliVity两个品牌的“网红”产品终于也加入了新华三存储的销售阵营,引起了业界的特别关注。

毋庸置疑,企业级存储已经步入闪存时代。尽管磁盘技术仍在持续创新,但是一种激进的论调是,闪存终将全面取代机械式硬盘,全闪存时代的到来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就在全闪存阵列大踏步前进的时候,Nimble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混闪配置,全闪效果。

取自Nimble的谐音,人们形象地称Nimble为“捏爆”系列闪存,它对一浪高过一浪的全闪存浪潮来说确实是一个“大不同”。今天,几乎所有存储厂商在发布闪存阵列时首先提到的一个指标就是IOPS性能,从几十万到几百万,不断刷新着人们认知的上线。的确,闪存对传统磁盘存储的“入侵”就是从高性能开始的,但是随着闪存应用的逐步深入,用户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高性能并不是闪存存储的全部,即使拥有了超高的性能也不代表闪存存储就一定能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现在该是反省“闪存唯性能论”的时候了。

新华三存储产品部总经理徐润安一针见血地指出,除了IOPS性能以外,用户还应同时关注闪存存储的响应和延时。

“对于用户来说,全闪也好,混闪也罢,产品形态并不重要,最关键的还是为用户提供更快的速度、更低的延时,同时兼顾高可用性和高稳定性。”新华三首席存储架构师张楠进一步分析说,全闪阵列虽然快,但是价格昂贵,每个厂商都会有自己的解决此问题的方法。Nimble的思路很清晰,就是通过自己独特的算法等,让混闪的架构也可以达到全闪的高性能和低延迟。

“快、稳、简、智”几个字可以高度概括新华三Nimble新一代闪存阵列的特性:快,除了更高的读写性能以外,Nimble无论是全闪或混闪配置,均能提供0.1ms-0.5ms的延迟响应,超越国内同类产品;稳,采用更加可靠的三重校验机制和强大的控制器设计,即使在任意RAID组内同时损坏三块盘的极端情况下,也不会出现数据丢失或业务性能下降的情况;简,安装部署简单,理想情况下上线只需54分钟,还支持Scale-out、Scale-up、 Scale-deep三种扩展模式;智,搭载独有的InfoSight主动智能管理平台,主动避免本地用户出现各种问题和故障,整体可靠性达到”6个9“。

解读新华三存储“四大新常态”

硬盘容量达到PB级的存储项目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采用闪存的海量数据存储项目也能达到PB级确实让人有些意外,但按照徐润安的说法,这种现象正变得越来越普遍。Gartner的一份闪存应用报告提示:在不同的业务场景下,闪存的各种功能和特性的权重是不同的,有的追求高性能,有的强调低延时,还有的要求极高的可管理性。因此,闪存阵列的具体配置要面向客户的实际应用场景,平衡各种因素和特性。张楠表示,全闪、混闪两条腿走路的Nimble新一代闪存阵列给了用户更多选择。

持之以恒的创新,呈现极致的闪存,这可能是所有存储厂商努力奋斗的目标。闪存的发展很可能是跳跃式的,我们现在已经能够嗅到SCM(存储级内存)、NVMe SSD扑面而来的气息。徐润安认为,SCM的出现就是让存储介质上的数据更加靠近计算。落地一代产品,同时关注下一代产品,新华三在存储上兼顾了实用性与前瞻性,这一点在闪存存储上体现得尤为突出。新华三现在大力推广闪存阵列,同时尝试性地应用SCM、NVMe SSD,同时下一代的SCM也在规划之中。从存储协议到存储介质,新华三始终紧扣存储发展的潮流和脉搏。

张楠表示,当前SCM可以用于数据缓存,加速热点数据读或写,接下来SCM还可以用于元数据的存储,未来为了达到最佳的性能,还可以将数据大规模迁移至SCM介质。按照新华三的计划,SCM会用于3PAR和Nimble系列存储设备上,接下来会在更多存储设备中使用。徐润安表示,2018年将成为新华三SCM的商用元年。

脑洞大开?只因AI将无处不在

HPE收购Nimble真是物超所值,除了抢占闪存存储的跑道以外,还在存储的智能化管理上领先一步。

人工智能+存储,你以为这是脑洞大开,其实早在十年前InfoSight for Nimble已经诞生,并且借由1万多个已经部署的存储阵列,累积了数十亿个数据点。通过智能分析,InfoSight可以帮助客户主动检测并预知存储阵列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将存储阵列的可用性稳定在99.9999%。InfoSight拥有一个以机器学习为驱动的推荐引擎,在收购Nimble后,HPE又将Nimble存储阵列中的这一独特功能移植到3PAR存储阵列中。人工智能未来有可能成为存储产品的差异化所在,而智能化功能也很有可能成为新华三全系列存储产品的标配。

存储智能化并不是现在才提出的需求,但是因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存储智能化的进程也提速了。目前,在这一领域先智数据无疑是先行者之一。而徐润安透露,新华三最近也在和先知数据探讨合作的可能性。

InfoSight要通过对大量机器数据的收集,才能分析出存储系统可能存在的问题或故障,而数据采集必然牵涉到用户数据的隐私和安全性问题。近日,脸书泄露大量用户信息的事件甚嚣尘上,让人们对数据的隐私和安全性又多了一份担忧。正是考虑到这一原因,徐润安表示,这有可能成为InfoSight推广过程中的一个主要障碍。

“这是AI智能运维的阶段性挑战,”徐润安表示,从行业发展看,通过AI技术实现IT设备的自动化运维是必由之路。未来的存储设备管理不可能依赖人工,大数据、AI的应用将大大减轻企业的运维压力。新华三也在试图寻找更好的方式解决合规性的问题,比如允许客户进行代码审查,确保InfoSight只是单纯收集设备上传感器的数据,而不是业务数据。

只是因为InfoSight的加入,就能让入门级的存储阵列也具有“6个9”的高可用性,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兴奋的事啊。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和深入应用,也许未来高端存储的高可用架构设计也会有颠覆性的改变。

把超融合推向极致的“超超融合”

在H3C时代便家喻户晓的超融合产品UIS在IDC的报告中曾经占据中国超融合市场的最大份额。如今,SimpliVity超融合产品的加入,让新华三在超融合方面更是如虎添翼。在国外的超融合市场上,主要是Nutanix、戴尔等两三个巨头在竞争,中国市场则大相径庭,有名有姓的超融合厂商多达三四十家,可以说鱼龙混杂。“对开源软件进行剪裁,然后与硬件进行整合,超融合的进入门槛看似很低。其实,超融合产品真的能够在企业应用环境中长期稳定运行是一件难事。”徐润安表示,“我们做超融合,不仅仅要把各种软硬件资源、功能整合在一起,更关键的是要解决用户的业务问题,比如存储空间如何有效利用,如何更好地实现数据的压缩和重删,性能如何保证,是否应该用到SSD。这些问题必须结合具体的业务场景妥善进行解决。”

解读新华三存储“四大新常态”

徐润安的一番话也很好地解释了SimpliVity超融合产品为什么将“超超融合”作为自己的定位。

张楠从“统一、高效、敏捷、简单”四个方面概括地介绍了SimpliVity的与众不同之处:统一,即SimpliVity将所有功能整合到VMware vCenter管理界面,用户可以在统一的界面中完成本地和异地的虚拟机备份、恢复等所有操作;高效,SimpliVity提供平均40倍的数据缩减,并承诺提供10∶1的数据压缩比;敏捷,搭载全新设计的FPGA处理器,并采用优化算法后,SimpliVity可在不占用任何CPU资源的情况下完成虚拟机的即时备份和恢复;简单,SimpliVity可以通过多台设备异地部署,实现极度简化的虚拟机异地容灾。“我们要为用户提供超级强大的融合体验。”张楠表示。

海量存储从头到脚焕然一新

在本次领航者峰会上,新华三将正式发布新一代融合海量存储X10000 G3。它的三个不同之处在于:配置全闪存节点和NVMe SSD+NVDIMM,性能翻倍;实现块、文件和对象存储的全面融合,可以与公有云对接,实现从生产环境到归档环境的数据自由流动;它还是一个智能平台,具备硬件故障预测、文件聚类分析和检索、数据智能迁移等功能。

X10000 G3是新华三全自研的最新存储成果,不仅软件全面刷新,就连硬件也是采用新华三自己的,而不是像X10000系列之前的产品使用HPE的硬件。“从底层硬件到上层软件,X10000 G3焕然一新,就连设备面板也采用了全新设计。”徐润安介绍说。

新华三现在拥有历史上最齐全的存储产品线,包括主存储、文件/海量/大数据、数据保护、超融合和存储网络,基本做到了每条产品线都包括红牌、绿牌两大类。徐润安表示,新华三存储的首要目标是保证红牌产品要全。

海量存储、闪存、超融合、人工智能,新华三存储“四大新常态”之下的代表产品已经集结完毕,它们身上的闪光点也得到了充分彰显。新华三争夺中国存储市场前三,它们的能量不可小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