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那么多人想撩开这层“神秘的面纱”?

为何那么多人想撩开这层“神秘的面纱”?

习主席今天抵达香港,将出席香港回归20周年庆祝大会。在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人们对即将举行的庆祝活动十分关注。网上的讨论滚烫火热,不少网友表达了对驻香港部队“军营开放日”的期待。尽管这些网友并非香港当地居民,或者鲜有机会赴港参加开放日活动,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热烈讨论的积极性。

这种现象的背后,不仅反映出驻香港部队二十年如一日,坚持军营开放带来的良好社会口碑,还透视着人们对中国军队更多部队开放、透明和自信的热切期待!

为何那么多人想撩开这层“神秘的面纱”?

开放、透明总是相对封闭、顾虑而言的。因为特殊职业属性的缘故,军队必须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和封闭性,从某种程度上说,军营是围墙里的另外一个世界,罩着“神秘的面纱”。这层“神秘的面纱”对于拒绝不速之客、保守秘密,更好地履行使命任务有着重要作用。

于是,有人对“军营开放”赞赏有加,也有人对“军营开放”表达了顾虑和担忧。这种顾虑和担忧主要体现在,开放军营、撩开部队这层“神秘的面纱”会不会有泄密风险,会不会不利于军队形象塑造?

实际上,部队营区不仅仅是军队武装集团的训练、生活场所,还承担着培养全民国防意识、促进军地交流的重要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第三十二条有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应当根据需要和可能,为驻地有组织的国防教育活动选派军事教员,提供必要的军事训练场地、设施以及其他便利条件。在国庆节、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和全民国防教育日,经批准的军营可以向社会开放。”

为何那么多人想撩开这层“神秘的面纱”?

国防关乎全民,参与更需全民。相比于其他国防教育形式,“军营开放日”是群众与部队的直接沟通交流,现场感的参与性和近距离的互动性,达到的国防教育效果会相对较好。

为何那么多人想撩开这层“神秘的面纱”?

如今,很多国家军队都会向本国民众有条件地开放军营和一般性军事活动,以激发大家参军报国的热情。比如,俄罗斯、法国、以色列、荷兰等国,都设有军事机关、院校和基地的“开放日”,这种开放有时还扩大到军事表演和演习项目。美国五角大楼常年对外开放,每年参观者可达到10万人次。在一些西方发表国家的理念,军营开放日是本国军队对外开放、塑造军队亲和形象以及传播本国、本国军队文化和自信的标志性活动。

这就引出了“军营开放”的另一层重要意义:不仅仅是单纯进行国防教育,还是传递军队强大、自信形象,增强普通群众安全感、自豪感的良好契机。

为何那么多人想撩开这层“神秘的面纱”?

为何那么多人想撩开这层“神秘的面纱”?

当然,军营开放了,仅仅是做好了“上篇文章”,解决了“有”的问题;能否做得更加深入,解决“好”的问题才是“下篇文章”。比如,有的开放部队的“军营开放”,还存在参与面偏小、开放程度不高的问题,开放的内容也仅仅限制在传统科目和简单参观上。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前不久,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发文对2017年全民国防教育工作作出部署,通知指出,将出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营向社会开放办法》,进一步规范和推开军营向社会开放工作。这意味着不久之后,中国军队会以更加规范和稳定的方式、以更加积极和自信的态度,向全社会开放军营,普通百姓会有更多机会近距离一睹中国军人的风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