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连队战斗力的“核心密码”,原来是这样

“网红”连队战斗力的“核心密码”,原来是这样

躺在黑夜潮湿的草地上,掉队的小红军罗玉琪双脚发肿、饥饿难忍,他的内心里只有恐惧和绝望:“就像断线的风筝一样,根本不知命运会怎样。”他无法想象自己还能活着走出草地。

绝望中,一道火光刺破黑暗出现在他面前。副连长李玉胜把全团失散的29名伤员收拢起来,成立“草地党支部”,带领他和战友们走出魔鬼般的草地,回到党中央身边。

这是80多年前长征中真实的一幕。罗玉琪所在的连队,就是“红三连”。

多年以后,罗玉琪仍清晰地向“红三连”后辈们复述着支部书记李玉胜的那句话:“虽然掉队了,但是有了党支部就有力量,我们要像一根拧在一起的铜绳……

“网红”连队战斗力的“核心密码”,原来是这样

在斯里兰卡热带雨林里,参加多边联合军演的“红三连”战士段康遇到了和前辈一样的困境,他筋疲力尽、饥肠辘辘,必须在六天六夜仅携带一点干粮和2升水,穿越死亡地带。他边走边“睡”,又猛地惊醒,咬牙爬起,和战友一起趔趄地往前走,成为唯一完成全程任务的外国代表队。

90年来,这个老红军连队的战士们,凝聚在“草地党支部”周围,铁心向党、看齐追随,闻令而动、敢于亮剑,参加大小战役战斗350多次,在一次次战斗面前不断冲锋,书写浴血荣光;走出了王树声、李德生、许世友等30位共和国将军和一大批功臣模范,在一次次考验面前立场坚定,淬火成钢。

“网红”连队战斗力的“核心密码”,原来是这样

去年,这个连队被17家军地主流媒体争相报道;如今,这个连队又一次在网上刷屏。人们都已知道,这个连队的党组织无处不在、规矩无时不严、党员无人不硬。这样的连队,强大的战斗力从何而来?

这个问题,段康可以回答。当他成为提干对象民主测评得票最高后,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主动找到指导员:“我的眼睛色弱,不符合提干条件,请求退出!” 面对家人“你不说谁会知”的埋怨,段康说:“我是党员,欺骗组织的事坚决不能干!”

“网红”连队战斗力的“核心密码”,原来是这样

对党组织的极致忠诚,源于对党组织的极度信任。这种信任,始于党支部落实习主席“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的要求,始于党支部在过硬的作风、严明的纪律中不断砥砺中提升的威望。人人信任支部、人人不负组织。战争年代无往不胜,和平时期长盛不衰,三连靠的就是党支部这个坚强堡垒。

“支部建在连上”,是我党我军的看家本钱和传家法宝。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无论战斗任务多么艰巨、环境条件多么艰苦、兵员成分多么复杂,党支部始终像磁铁一样把官兵紧紧凝聚在一起。一个坚强的党支部,既是建在连上,更是建在心上。理论的清醒、政治的坚定、行动的自觉,带来心里的力量喷薄,就是一个坚强战斗堡垒凝聚出的无畏战斗力。

“网红”连队战斗力的“核心密码”,原来是这样

如今,在推进实现强军目标的伟大征程中,尽管当前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深入推进,部队体制编制调整变动大,给基层党支部抓落实抓建设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和阻力,但迎难而上,奋楫中流的党支部更能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给人以巨大的亮光。

四年前,“红三连”所在部队从摩步旅转型为特战旅,党支部“一班人”带头表态:“转型面前,绝不讨价还价”!支部坚强有力、党员模范带头,第一时间处理好改编中的矛盾,第一个全身心投入到转型建设中,第一个实现全连伞降普降……成为部队转型的排头兵、标兵和旗帜。

奋楫者先,聚力者强。在艰巨的任务面前,每个基层党组织都需要像“红三连”“草地党支部”一样凝心聚力,“铁心跟党走,一步不掉队”,发挥出应有的战斗堡垒作用,确保每项任务的坚决、圆满落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