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安康到快樂》彭定友

《从安康到快乐》彭定友​今天是端午節,不少的文友早早的就發來了祝節的信息,有祝端午節安康的,也有祝端午節快樂的,前幾年我就特別意識到端午節不能快樂,後來這種觀點成了主流,於是端午節快樂,這句祝福的詞語便成了病語,又被人看為不懂歷史的土包子! 今天,趁著在端午節,我想聊一聊這個話題,端午節起源於兩千多年前的後戰國時期,秦強楚弱,江山替更的歷史交接期,屈子眼見楚國國力衰微,自己的政治主張得不到楚懷王的採納,於是,滿著帶著對湘楚子民無限的哀憐,對山河破碎,江山易主的無限憂慮,投身在汩羅江中。於是就有了楚湘兒女拿著粽子,滋粑投往江中,其意讓魚獸之類吃下這些難以消化的食物,或是粘著上膛下顎,就不再去傷害屈子的原體了。 屈子離我們今天的時代已經相去甚遠,屈子身後,華夏的歷史就進入了一個大統一的時期,書同文,車同軌! 屈原原本是一個偉大的詩人,入朝廷做了有人供養的士大夫,然而,屈子食君之祿,擔君之憂,先天下之憂而憂,他的偉大在於他心裡裝著家國天下!心裡藏著蒼生黎民! 屈原己經定格在歷史之中,但從古至今人民千年如一日的還在緬懷這位聖人先賢,其真正的含義是,後來再也沒有能為民跳江的公務員了。 什麼都有虛偽性,文化是沒有虛偽的,尤其是中華文化,比如春節,千里之遙為了度一個家春節,還有中秋,一個月亮文化滿含團圓,滿含思念的一個節日,人們在同一時刻,同仰一輪月亮,縱然遠離天涯,都知道此時此刻,親人都在仰月,都在思親。才有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描述。: 屈原老夫子縱身投江不是為了讓自己出彩,他是用自己的死來喚醒沉睡的君王,喚醒更多的民眾保家為國的情懷。還有屈子更希望他的後代們安康,更希望他的後代們天天快樂! 國人都喜歡咬文嚼字,端午安康就對,快樂就不時,其實,現在是節日都在快樂,那有不快樂的,春節快樂!情人節更快樂,至於清明節,是死人快樂的事,因為有了小長假,可以出行旅遊踏清,你能說你不快樂,你說只能死人快樂,活人不快樂,那我會說:你真虛偽! 前幾年,有一家人老人過世了,請來了請多人料理後事,親朋好友圍著半掩的棺材又是燒紙又是瞌頭,到了晚上,親友散了,一家兒孫湊了幾桌子麻將在另外房間裡開打,可靈堂裡空無一人,也不見有孝子賢孫向死人感恩道情。


《从安康到快乐》彭定友​ 什麼叫孝順,孝是一種廣義的,順才是一種有量化的,是可以衡量的,就如這家子孫,放著入殮的父母,情深似海,即將永別的父母,自己的快樂還是大於死人的快樂,也許是死人快不快樂都不重要了! 現今快樂是一件重要的事,若不快樂,就得創造快樂,所以,今天的時代是一個造節的時代,中國的節過了,外國的節接著過,甚至連外國的死人節都不放過,去年在一家國際賣場做管理,那家公司就搞了個萬聖遊樂園,放著怪獸,骷髏,還有小棺材!更有人祝萬聖節快樂!!! 節日,原本是一種禮儀,一種紀念,原本是一種文化傳承的日子。可當今的節日,是商場,明星創造出來,為了交易,為了娛樂。這樣的日子,不快樂能行嗎? 小時候,在家鄉過端午!家家戶戶都得喝雄黃酒,然後將喝剩了的雄黃抹在小孩子的眼角上,還有腳掌上,大人說腳上抹雄黃,能闢蛇咬,身上抹上,一夏天蚊蟲都不叮咬! 雄黃是礦物質中藥,能止血解毒,消腫止痛,本身有微毒,中藥原理是以毒攻毒。《白蛇》中,許仙受法師誘惑,在五月端午將一杯雄黃酒勸白素貞喝下,讓白素貞現了蛇的原形…… 現在想起來喝雄黃酒是驅蟲辟邪的一種好方法,也才是保你平安,健康的一種祝願的儀式!也就有了祝端午節安康的說法了! 至於端午節快樂,也無可厚非,現在的粽子己不是兩千年前,讓魚蝦王八吃得粽子了,今天的節日誰去汩羅江邊哀哭憂傷?還不是享受國家的小長假幹你自己的那些破事! 沒事偷著樂吧!祝端午節快樂!並安康!

《从安康到快乐》彭定友​(今天臨屏寫作,如有個別錯漏字,請文友諒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