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兒子弘時在真實歷史上的下場如何?

雍正兒子弘時在真實歷史上的下場如何?

近年來隨著清宮劇的火熱,很多人認為歷史上雍正真的狠心把兒子弘時賜死,那麼今天我們來分析分析真實歷史中弘時到底怎麼死的。

首先說明電視劇不等於正史,也別拿電視劇的劇情來等於正史並且藉以分析正史。

正史上雍正三子弘時的下場的確淒涼,但並非雍正賜死。只能說因為皇權立場問題,屢屢惹惱了雍正,最後在雍正四年以放縱不謹原因而被削宗籍,等於是被剝奪了一切權力,次年抑鬱而死。

雖然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至今清史都沒有面世,但清朝還是有著不少史料可以查看的,比如說“清世宗實錄”、“清高宗實錄”、“清朝玉牒”等。

以下這段資料就很是耐人尋味。

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奉旨:弘時為人斷不可留於宮庭,是以令為允禩之子。今允禩緣罪撤去黃帶,玉牒內已除其名,弘時豈可不撤黃帶。著即撤其黃帶,交與允祹,令其約束養贍。

這段資料表明瞭弘時與雍正弄的不可開交,父子之情差不多斷絕了。原因可能是因為皇位繼承人選上雍正很明顯的傾向於立皇四子弘曆,導致弘時心裡極度不平衡。並且弘時與雍正九子奪嫡時的大敵老八胤禩走的過近,弘時因此被雍正強令成為胤禩之子,因為老八胤禩在雍正四年被撤去黃帶,所以他宗法上的兒子弘時也跟著被撤去黃帶,之後由皇叔胤祹約束管教。

根據這段記載可以看出雍正雖然與弘時的父子之情斷絕,但並沒有徹底放棄弘時還交由胤祹看管。而且老八胤禩的兒子下場可比弘時慘的多了。

而且雍正四年雍正的政敵老八胤禩和老九胤禟先後死去,心腹大患都清除完了。雍正沒理由沒必要再在雍正五年賜死自己的親生兒子弘時,哪怕父子二人弄的不可開交,但也不至於對於一個沒有威脅又是自己血脈之人斬盡殺絕。

清朝玉牒記載:第三子弘時,一子。康熙四十三年甲申二月十三日子時生。母齊妃李氏,知府李文輝之女。雍正五年丁未八月初六日申時卒,年二十四歲。

清朝玉牒詳細記載弘時的死亡時間,也就是雍正四年與雍正的父子之情宣告破裂一年以後,在被看管期間鬱郁而死。

現在重點來了,拋去電視劇因素。

第一個提出雍正殺子之說的是曾任清史館協修的歷史學家唐邦治先生,他在民國時的1923年出版的“清皇室四譜”一書中提出弘時被“削宗籍死”也就是削宗籍的當日賜死。而雍正四年弘時就已被撤去黃帶也就是等於削去了宗籍,這中間可是差別了一年。

弘時死於1727年,“清皇室四譜”出版於1923年,相隔了差不多二百年。根據當時的皇帝實錄及其清朝玉牒記載對比來看弘時應該是因為皇位繼承人問題上吃醋而與父親雍正鬧的關係緊張,而且立場傾向於老八胤禩最後在雍正四年被削去宗籍,等於是剝奪了一切權力。但雍正並沒有讓其真的自生自滅而是交由弟弟胤祹看管,雍正五年弘時才死去,雍正又怎麼可能賜死弘時。

弘時淒涼落幕真正原因在於一是皇位繼承上面亂了分寸二是與老八走的近,所以被雍正嚴厲懲罰。具體如何沒有記載,應該不是什麼好事,當然經典之作雍正王朝裡面倒是通過虛構的情節將弘時與老八勾結的情節展現的精彩至極,但電視劇的劇情只能看看不可以當為瞭解正史的途徑,如果非要以電視劇的劇情或者以時隔差不多二百年後的作品“清皇室四譜”為唯一標準的說雍正賜死了弘時,那麼說再多也是沒用。

還望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