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郊盤≠升值盤,買房這些事要早知道!

遠郊盤≠升值盤,買房這些事要早知道!

導語:為什麼還要去荒郊野外賭一個未知的明天呢?

前幾天,有個很熟的廣州朋友,嗯,沒錯,是土豪,諮詢了我一個問題:

一個全國房地產TOP10央企開發商,在廣州南沙的欖核鎮上,拿了幾千畝的地搞了個**小鎮。房價不足廣州市中心的三分之一,也低於南沙區中心,才20000元/㎡,能不能搞一套?

我就覺得奇怪,我說我之前不是有跟你說過,南沙重點關注金洲板塊、明珠灣板塊、蕉門河板塊嗎?你到遠離這三個板塊的地方,搞一套遠郊盤幹啥?鐵定站崗!

他說:想給父母買個養老的房子,順便投資一下。

我說:奶奶的,你怎麼想的?那個鳥不生蛋的地方,距離廣州市區鬼死遠、要配套沒配套的遠郊破鎮區,你還想著把你父母往那裡騰挪?之前我寫的開發商造新城的文章,你沒看?

你猜接下來怎麼了?

嗯,是的,你猜得沒錯。他一聽我這麼兇,立馬把我刪除了。

但是想著不能讓他入坑,我又厚臉皮地約他喝早茶,和他聊聊關於:**新城&小鎮、養老、投資的事兒。

遠郊盤≠升值盤,買房這些事要早知道!

那貨要買的項目是這樣介紹的:

**小鎮位於欖核鎮,未來地鐵18號線設站,欖核站就在項目旁邊。欖核鎮是被廣州政府定位為首個文創小鎮,是政府其中一項重點打造的工程。

洋房產品引入浪漫元素的園林設計,將建築融入自然,按照綠色居住標準打造的,以人為中心的綠色健康舒居社區。

以上,來自項目早期官宣,看看就好,別全信。

上面所說的有地鐵,千萬別信。欖核鎮站已經從18號線中移除,也就是說欖核鎮不會有地鐵。

其實項目距離廣州郊區番禺市橋實在太遠,直線距離超過12公里。

目前,這個距離市橋番禺廣場慶盛等地鐵站的直線距離均超過10公里,最近的地鐵站是順德學院站,規劃中的佛山地鐵3號線。

現在,項目的交通可以說很一般。

遠郊盤≠升值盤,買房這些事要早知道!

配套可以說挺差的。售樓處外跨過公路就是大片大片的農田。

項目規劃有商業街,據銷售說已經在招商,開發商旗下若比鄰超市會進駐,一般的生活需求可滿足。

遠郊盤≠升值盤,買房這些事要早知道!

教育方面,小鎮設有配套公立小學一所,幼兒園,中學需要到欖核鎮中學。教育資源也是一般般,沒什麼值得稱道的地方。

醫療方面,小區內有老人活動中心、社區衛生站,鎮中心有衛生院。

遠郊盤≠升值盤,買房這些事要早知道!

這個樓盤對外宣稱的賣點是什麼?文創藝術小鎮,生態農業生產基地,新型產業配套基地。

看到這裡,我想你腦子冒出來的兩個字應該是:呵呵。

文創小鎮能不能成功,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成功?不知道,估計也沒人知道。

畢竟欖核鎮除了是冼星海的故鄉,可是沒有一點點文創底子的。

南沙雖然是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雖然是國家級自貿區,雖然是2017年-2035年廣州城市規劃中唯一的副中心,但是這一刻南沙政府的精力都放在金洲板塊、明珠灣板塊、蕉門河板塊了,能留給**小鎮的能有多少?

我喝了兩壺茶,苦口婆心地和他說不值得投資,畢竟也要20000元/㎡了,比南沙最有價值的金洲和明珠灣才便宜10000元,要交通沒交通,要配套沒配套,要風景沒風景,要學位沒學位。

對於投資,交通及配套、學位、好風景總得有一樣或者幾樣。抱歉,這個項目一樣不佔。(你們可別和他一樣和我抬槓,說農田也是好的風景。)

自住也不太建議。沒配套沒交通,除非是在欖核鎮或者市橋工作同時能忍受生活的不方便。項目到番禺市橋(遠郊)自駕車路程14.3公里,公交一個半小時。

萬一父母住進去了,也各種不方便:

遠郊盤≠升值盤,買房這些事要早知道!

第二,天氣溼冷,身體易生病。廣東南沙位於珠江入海口,氣候不比海南,冬天溼冷,海風一吹,風溼病痛不欲生。

第三,沒有夥伴兒。在市區,上午公園遛彎,下午搓麻,晚上廣場舞,日程安排的滿滿當當。而在郊區,只能守著陽臺看遠方大片大片的農田。

兩壺茶沒白喝,我那土豪朋友最後放棄了。可是我想,我們的很多學員朋友不也會可能會被這樣的項目坑嗎?例如炒作養老概念的廣州增城*大山水城、還有之前在惠州的*園湖光山色、還有放眼全國的北京到張家口的*大文旅城、長沙養老*文旅城......不也是這樣打著“山水田園生活”忽悠大家去買房嗎?

而對於以上這些遠郊盤,大家買房養老還是謹慎碰。

遠郊盤≠升值盤,買房這些事要早知道!

當然,這些遠郊盤有些猖狂得不只是打著養老概念了,連剛需都來忽悠了。

在此,舉成都的一個例子。

不管是外人還是成都土著,多數人在成都買房都比較傾向於城南方向。

從南二環一直延伸至興隆湖,向南發展的趨勢愈演愈烈。

國際城南的板塊一mǒ多,看到現在狂追天府新區直管區的興隆湖,我就想問一句:

遠郊盤≠升值盤,買房這些事要早知道!

你們今天用了多少溢美之詞來形容興隆湖,當年就給了華府板塊多少讚美!

那麼華府板塊究竟是個什麼情況呢?

2012年至2013年,大源村南面的這個區域陸續拍出了不少地塊,保利、九龍倉、國嘉、中信等等大開發商都來了。

這個既不是區也不是村而且又沒啥有名地標的地塊,要怎麼描述給大家知道呢?於是媒體就給這裡起了一個名字叫做“華府板塊”。

(大概是因為這裡有條“華府大道”吧)

華府板塊位置示意圖▼

遠郊盤≠升值盤,買房這些事要早知道!

華府板塊主要為雙華路以南、牧華路以北,東至劍南大道、西至華府大道。後來的“華府板塊”還能往西移包含雙簧路附近。但在各個售樓部的說辭中至今也很難知道一個清晰明確的界定。

那時候我年少無知,還以為這真的是個潛力即將爆發的價值窪地。後來發現,其實這些都是套路!

遠郊盤≠升值盤,買房這些事要早知道!

成都樓市的每一次土拍,除了業內人士之外就沒有幾個吃瓜群眾會關心

但是眾多土拍中,每出一個“地王”,買不買房的人可能就都知道了。

震驚!成都地價近3億,買房要抓緊了

可怕!成都地價飆升至2.8億,房價又要暴漲

嚇死!地價都比房價貴了,成都房價又要漲了

單說 “地王”隔壁樓盤的銷售和中介們,就會迅速地“通知”到他們接待的每一個客戶:

隔壁老王的新買土地是這個區域最貴的,我們的樓盤要漲價了!

歪個樓,這種別“別人家米貴,我們要多收你點錢”的神邏輯,我吐槽過很多次了,可是大家或是願意或是被逼接招了,也是沒辦法呀。

當時華府板塊的樓盤價也比較窪地,沒了這種“嚇死”、“驚呆了”、“可怕”的“震驚派”的文案宣傳,一眾開發商聚集到這個“荒郊野外”,要怎麼才能讓大家願意花錢來買房呢?

於是一套無法理解的神邏輯就出來了:但凡集中釋放出很多地塊的區域,必然就是“價值窪地”。

一時間也有不少專業人事紛紛表示看好華府板塊,華府被預測為“成都未來幾年最火熱的板塊之一”

遠郊盤≠升值盤,買房這些事要早知道!

還有包裝的洋氣點兒的,管這就叫做“馬太效應”。

但是,遺憾的是這個“馬太效應”中,開發商才是真正的“馬太”。

結果就是,經過多年的洗禮,

“未來的價值窪地”現在居然變成了努力逆襲的“屌絲”

“窪地”不成,變“挖地”。

現在的華府,除了大面積待開發地塊和高達11000元/㎡的房價(成都主城區15000元/㎡),幾乎沒什麼配套可言。

周邊待開發地塊▼

遠郊盤≠升值盤,買房這些事要早知道!

成規模的商業配套——沒有!

有的只是社區底商,而且還有很多根本都沒有商家入駐。

吃個火鍋只能到附近的農家樂,買菜全靠下午馬路兩邊形成的臨時菜市。

周邊10來個小區,現在能看到的就只有保利葉語還沒完全成型幼兒園,不多來幾個學校可能很難滿足業主的需求。

為數不多的社區底商、學校▼

遠郊盤≠升值盤,買房這些事要早知道!

唯一的有點就是路寬、車少!

公交車在這裡完全可以敞跑,因為沿途只有兩條公交線路,而且10-20多分鐘才能等來一班車。

道路沿線人跡難尋▼

遠郊盤≠升值盤,買房這些事要早知道!

一個要啥啥沒有的區域內,居然靠著跟你談“價值”,輕鬆鬆鬆地就把房價從5000多元漲到了10000多的水平,這是怎麼做到的?

想必一定是啟用了樓盤銷售“必殺技”——談“潛力”

幾乎所有的渣渣盤都可以用這個理由賣掉。

這些“潛力”的前提條件是啥呢?

華府板塊當時正在逐步實施的規劃主要為兩大產業園:

一個面積為15.44平方公里的電子信息產業園和一個面積為3.5平方公里的物聯網產業園。我相信這兩個應該都不是你們看重“潛力”吧。

多數人看重的應該是另兩個毫無蹤跡可尋、沒有明確時間的規劃——“堪比紐約中央公園住區配置”和優質的“教育、醫療”。

如今堪比紐約中央公園的環境是沒看到,白白走了一圈土倒是吃了不少。

理想中的優質教育資源主要分佈在街對面的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華府留下的是華陽二中和雙流實驗小學。

相比之下,2014年後規劃預計在預計2019年12月開通運營的地鐵5號線,反而來得快來得更直接。

地鐵5號線▼

遠郊盤≠升值盤,買房這些事要早知道!

所以,用一切沒有明確呈現時間的“規劃”來談“潛力”,都是在耍流氓!

有人可能會說:“管他呢,趁沒漲之前先把房買算了,要是等配套起來了,可能就不是這個價格了”。

這種荒郊野外的樓盤常用的營銷話術,怎麼就成了我們買房人懷揣的態度了呢?

從買現房轉換成為買期房,從買“現成”轉換成買“潛力”,我們竟然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被成功“洗腦”!

我們透支了20年、30年的金錢,扛著月月還貸的壓力,就是希望在當下能夠享受更有品質的生活。為什麼還要去荒郊野外賭一個未知的明天呢?

運氣好,你咬牙撐過了5年10載的,潛力股終於爆發,好像是賺了到不少,但是你有沒有去計算過通脹呢?而且時間成本就不算是成本嗎?

運氣背,就只能在家門口拉拉橫幅、扯嗓子吼幾句了。

買“潛力”本身就有一種賭的成分在裡面。而且很多人都還並不是在有足夠的觀察瞭解之後判斷投資方向的,更多人只是在“跟風”而已。

當然,尋找有“潛力”的地方買房居住或投資本來就無可非議。

但區域要發展,首先得要有“人氣兒”。沒人的地方誰會死命地砸錢去大搞商業?修了也是浪費!所以還得要吸引一份部分人過去“開荒”。

但是,一大波投資客湧入一個區域整棟整棟地買房,不斷地抬高價格,區域的房價很可能本身就已經透支了,還哪裡有“潛力”可言呢?

如果將來沒有真正有居住需求的人來接盤開荒,或者有需求的人根本接不起盤了,會不會又是一個只有房價沒有配套的地方呢?

在啥配套都沒有的情況下,房價難道不該“剎一腳”,等一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速度嗎?

“現在不買房,等配套起來就不是這個房價了”這種營銷套路,是不是應該在我們心裡顛倒下主次順序:

“遠郊盤配套都還沒起來,我為什麼要來買房?你憑什麼跟我談房價上漲呢?”

我絕不否認遠郊盤也有可能獨立發展的未來,但是放著近郊地鐵盤不買,非要跑遠處買遠郊盤,賭明天何必呢?

世上的好房子千千萬萬,你為什麼要挑一個遠郊爛盤呢?


關注大鬍子說房——教你買到好城市、好片區的升值好房子。

有買房疑問,可私信與我交流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