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愛情飢渴症”嗎

心理故事

小宛大學本科畢業,皮膚白皙,身材高挑,氣質高雅活潑、喜歡浪漫的她,29歲還未婚,身邊已婚的朋友們戲稱她為“剩女”。其實,小宛也不是沒有談過戀愛,但直到去年,結婚這兩個字好像還是太遙遠。

小宛從大學畢業就想把她的愛情“進行到底”,但剛畢業男友就變心了,小宛決絕地跟他分了手。小宛想,這不是自己命中的“愛情”,等下去吧,總會有一個意中人,手拿紅玫瑰,站在命運的轉折處等待著。

你有“愛情飢渴症”嗎

後來小宛最怕被人問起她的婚姻大事,總擔心別人異樣的眼光。經朋友介紹,小宛與現在的男朋友相識了。

雖然對方長相不俗,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他的木訥與老實,尤其他的年齡比她大了9歲,使小宛欲放棄與之繼續交往下去。然而閨中密友都認為這樣的男人不會花心。

經不住朋友的勸說,3個月後小宛邁入愛的伊甸園。婚後,小宛和丈夫有過一段開心日子。可是當新婚的激情消失後,瑣碎的生活徹底埋葬了小宛對“浪漫”的嚮往!時間一長,小宛對婚姻生活越來越沒有興趣,好似深閨怨婦一樣。

心靈解讀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在提高,“飢餓”似乎已經離我們很遠了,但為什麼人們還總是被“飢餓感”衝襲?對成績和成就的“飢餓感”,對親情的“飢餓感”,對友情的“飢餓感”,對愛情的“飢餓感”……因為缺失,所以飢餓;因為患得患失,所以“飢餓”。

確實,在現實生活中,女人不能沒有愛。女人不能沒有男人的滋潤,這並非完全意義上的性。文中的小宛就是有一種“愛情飢渴症”。

所謂“愛情飢渴症”,最大的臨床表現,就是迫不及待地將隨便落入手中的“食物”都飛速地塞到自己的車筐裡去,不管它是否適合自己。

你有“愛情飢渴症”嗎

總之,被“飢餓”衝昏了頭腦。對於愛情飢渴症患者自己來說,“飢餓”是一種矇蔽。其實,無論自己多麼“飢腸轆轆”,也要有耐心。很多時候,衝動裡面有一種快感,而另一些時候,遠離則是一種操守。

另外,當你已經走進婚姻,當所有的激情都變成親情的時候,要有耐心來平和地過日子。

一些女人不能放棄對浪漫生活的追求,就容易患上情感飢餓症或愛情飢渴症。她們覺得丈夫越來越乏味,調動不起自己對生活的激情,因此感到空虛寂寞。

其實,這樣的女人只看到了生活的一面,帶有消極情緒,把所有的罪過都歸於丈夫。她們從不主動去做些什麼,比如:是否應該反省一下自己,對丈夫的要求是不是太高了?自己是不是不切實際,太浪漫了?與丈夫交流、溝通了嗎?整天抱怨的女人,除了精神不振、空虛寂寞、心情抑鬱之外,還能做什麼?

心靈處方

愛情飢渴是一種不健康狀態,它會影響人的精神。使女人對愛情、婚姻、家庭失去信心,對丈夫感到失望,以冷漠的態度對待生活,為了擺脫空虛,她們或是打牌閒逛,或是紅杏出牆,尋找婚外刺激,之後卻仍是一片茫然。

因此,最重要的是要對婚姻家庭有信心,當你認識到丈夫所做的一切是真心愛你的時候,愛情飢渴就會悄悄地離你而去。

你有“愛情飢渴症”嗎

此外,還可以運用心理學上的“轉移”方法,多想想自己所從事的工作,以勤奮工作的方式來填補心靈上的空虛。如果在事業上做出了新成績,會產生一種成就感。多關心自己的孩子,當孩子健康成長時,你會得到安慰,升騰起一種自豪感。

當你用有意義的事去培養你對生活的熱情,去填補你生活中的空白時,你會發現婚姻生活的可貴。

培養對生活的熱情,建立一個適合自己的社交圈子,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儘量讓自己生活在群體之中,切莫離群索居,形單影隻,這樣會讓自己更加空虛落寞。與自己的親朋好友、同事一道,同甘共苦,無論悲歡離合,都會對你的心靈產生震動。在閒暇之餘,還應該培養一種愛好,以充實自己的心靈。

文/章睿齊(心理學博士,心理諮詢研究員)

謝過啦麼麼噠(づ ̄ 3 ̄)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