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誕生的收購案:阿芙精油放棄IPO,併入御泥坊!

中國化妝品電商行業最大的一筆收購案即將誕生。

投資界(ID:pedaily2012)6月19日消息,御家匯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御家匯”)發佈重大事項停牌公告。根據公告,御家匯正在籌劃購買北京茂思商貿有限公司,後者正是知名品牌阿芙精油的母公司,創始人為業內熟知的“雕爺”孟醒。

同一時間,雕爺在內部發布《致阿芙全體員工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證實,阿芙將併入御泥坊——“本來我們奔跑在明年才衝刺IPO的道路上,最早也要明年年底才有可能成為上市公司,而現在,通過一次愉快的合併,我們會很快成為中國A股上市企業的一部分。”

收購案誕生記:

兩位男創始人深夜聊化妝品“生意”,一拍即合

在外界看來,這是中國化妝品電商老大和老二的一場“聯姻”。

先說收購方——御家匯,前身為湖南御家匯化妝品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主要從事面膜等護膚品研發與生產,主要依託電商渠道銷售,旗下擁有御泥坊、小迷糊、花瑤花、師夷家等多個品牌。

需要指出的是,御家匯在今2月8日正式在深交所掛牌上市,成為中國“電商面膜第一股”。

而被收購方——阿芙精油,來頭也不小。成立於2004年的阿芙精油,開始嶄露頭角是在2009年入駐淘寶,第二年線上銷售額就超過2000萬,2013年淘寶總銷量達2.88億元,成為中國精油銷量第一的品牌。

可以說,御泥坊和阿芙精油都是在淘寶紅利期迅速崛起的第一代淘品牌。也正是在這時期,阿芙精油創始人雕爺與御泥坊創始人戴躍鋒相識,“那時阿芙開始接觸淘寶,而御泥坊當時已經是淘寶知名的面膜品牌,通過溝通和學習,阿芙也迅速在淘寶平臺上站穩腳跟,高速發展。”

在給全體員工的信中,雕爺回憶了這段往事:“這期間,我和戴躍鋒經常會在各種電商場合碰面,他給我的印象是淳樸,聰明,和超級勤奮。”

有趣的是,真正促成這次收購是幾天前湖畔大學組織的一次學習活動。雕爺和戴躍鋒都是湖畔大學的學員,“那天晚上,我和戴躍鋒聊了聊天,各自談了個人夢想和企業使命,我驚訝發現,他對化妝品行業的熱愛,明顯超過我。”

雕爺在信中坦言,“也許我確實興趣太廣泛了,又是開餐廳,又是O2O,又是空氣淨化,還熱愛小劇場什麼的……而他(戴躍鋒),則真心喜歡研究化妝品,看他朋友圈就知道,他作為一位男性創業者,真的在日常大量試用面膜,對化妝品著迷、專注、富有激情。他對我的欣賞則來自於阿芙品牌調性的把握和營銷的獨特……既然這樣互補,我們幾乎一同想到了:為什麼不合作呢?”

最後,兩人一拍即合,初步敲定了這一筆收購。

起底背後VC/PE:

IDG資本、啟明創投、利鼎投資等迎來退出

每一筆收購案,對於標的背後的VC/PE機構而言,都是一次實現退出的機會。

正如御家匯背後聚集了深創投、前海投資、順為資本等一眾知名VC/PE機構,阿芙精油背後的投資方也不少。從御家匯披露的公告得知,阿芙精油母公司北京茂思商貿有限公司註冊資本926萬元人民幣,法人代表為孟醒,也就是雕爺,他也是公司的第三大股東,佔比 10.26%,其餘的股東情況如下:

一夜诞生的收购案:阿芙精油放弃IPO,并入御泥坊!

值得一提的是,表格中的“和諧成長二期(義烏)投資中心(有限合夥)”為IDG資本管理的基金。資料顯示,和諧成長基金成立於2010年8月,是IDG團隊在國內發起的人民幣基金,募集目標35億元,實際募資36億元人民幣,主要關注TMT、文化產業等領域。也就說,IDG資本為阿芙精油的第二大股東。

另外,表格中的“無錫利鼎投資中心(有限合夥)”為利鼎投資旗下基金;“蘇州啟明融信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和“蘇州工業園啟明融創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為啟明創投管理的基金。啟明創投與雕爺的淵源頗深,此前其另一個創業項目河狸家獲得近5000萬美元C輪融資,啟明創投正是領投方。

值得一提的是,阿芙精油自成立以來鮮少公佈自身的融資情況。唯一例外的是,2017年5月10日晚間雕爺曾發文宣稱,其創立的阿芙精油和河狸家共同獲得3億元投資,由IDG資本領投,利鼎投資跟投。這是阿芙精油唯一一次對外公佈融資信息。

如今,隨著御泥坊收購阿芙精油,其背後的VC/PE機構迎來了退出。不過目前御泥坊收購阿芙精油的細節尚未公佈,具體的交易價格也暫不得知。根據公告,御家匯自2018年6月19日開市起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10個交易日,這意味著該筆收購很快就會落地對外宣佈。

阿芙放棄IPO背後:

淘品牌“上市之路”苦不堪言

收購案“出爐”,意味著阿芙精油將放棄獨立IPO。

按照原來的計劃,阿芙精油明年衝刺IPO,如果順利有望於明年年底上市。如今,一旦收購案完成,阿芙精將併入御泥坊,可以說是親手了斷了自己的IPO之路。

對此,雕爺並不覺得遺憾,他在內部信中認為這筆收購是“一次愉快的合併”。

首先是期權的實際收益,“這點上大家肯定會開心,因為從不確定的未上市期權變為上市公司的股份或現金獎勵,我相信這是每一個同事都樂於看到的”。

另外,雕爺透露,“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包括我在內的高管團隊,不會有大的變動”,畢竟雙方想要的東西是“優勢互補”,彼此學習對方長處,比如御泥坊在供應鏈上幫到阿芙精油甚多,而阿芙精油團隊則可以向對方輸出“有趣的營銷策劃”。

話雖如此,但阿芙精油選擇併入御泥坊,雕爺恐怕經歷了一番掙扎。

其實早在2016年,阿芙精油就啟動了上市計劃。那一年3月,韓都衣舍、裂帛、韓後、十月媽咪、阿芙精油等10家淘品牌向阿里巴巴“聯名上書”謀求上市。他們聯名建議阿里巴巴成立“協助商家上市辦公室”,幫助商家準備上市前的一些資料,並牽頭幫助這些品牌電商企業與證監會、交易所進行溝通,協助券商完成對商家的訪談和數據盡職調查,以及與其他已上市或即將上市的品牌電商企業之間搭建溝通渠道。一時間,淘品牌上市之風盛行。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後來的結果大家都知道,除了韓都衣舍磕磕絆絆登上了新三板,其他大部分淘品牌的“上市夢”碎了一地——裂帛、十月媽咪先後向證監會撤回了IPO申請,韓後IPO後面也沒了動靜。

顯然,有了這些“前車之鑑”,阿芙精油對IPO的態度變得更為謹慎了。而IPO接連折戟,成為了淘品牌生存境況的真實寫照

在電商興起的那些年,淘品牌無疑是炙手可熱的“寵兒”——相對於傳統品牌,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專注細分市場,迎合當下年輕消費者的需求,有獨特的渠道和重視的用戶群,對於市場反應迅速,擅長營銷,一度受到VC的追捧。

然而,在後電商時代,面對不斷上揚的流量成本,以及傳統品牌的衝擊,淘品牌的生存境地每況愈下。許多曾經輝煌一時的淘品牌漸漸走向落寞,甚至淪為阿里新零售的炮灰....大家或“出淘”,或出售,或倒閉,令人唏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