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教師資格證參考書中的這句話“北魏孝文帝是鮮卑族的千古罪人”?

沒有什麼不同

這個問題涉及到一個辯證看歷史和歷史發展大局觀的問題。誠然從狹隘民族觀來看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確如此,但從整個歷史和漢民族發展來看,這無疑是進步。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漢化政策從大局來看無疑是先進而且超時代的。鮮卑人本身從北方森林來到草原後南遷和西遷途中不斷與各種族混血,形成不同部別。而拓跋部則是鮮卑各部中最落後的部落,拓跋部早期男人都削髮,只在頭頂留一撮頭髮結成辮子,所以又被稱為“索頭”或“索虜”。

但從拓跋珪建立北魏開始,拓跋部迅速向中原文明靠攏,至太武帝拓跋燾時他甚至並不認為自己是胡人,同時北魏重用漢人秉政。到拓跋宏時他更像一個漢人,在他在位期間實行了北魏最為徹底的漢化改革。他曾經對鮮卑大臣說:如果我們子孫後代永駐漠北,沒有良好的教育,後世只能被文明所拋棄。

拓跋宏改革中最重要幾條就是分定姓族和姓氏漢化,皇族與漢族通婚。姓族制度和姓氏漢化將胡漢之別被士庶之別取代,其中皇族與漢族通婚直接影響其他鮮卑人與漢族的融合速度,但作為少數民族的鮮卑很快就像鹽一樣融化在漢族的水中。

拓跋宏的改革無疑加劇了民族融合,使鮮卑這個民族融合於漢民族之中,漢民族的血脈裡有了鮮卑的成分。但對於鮮卑族來說,魏孝文帝拓跋宏無疑是鮮卑族的千古罪人,但從人類漫長髮展歷史而言,他無疑是功臣,作為一個群體量並不大的民族沒有被屠殺而是融合,其功大焉。

《北史·魏書》載:拓跋宏遷都洛陽三十餘年後,梁朝使者陳慶之護送魏北海王元顥回洛陽,返回後感嘆道:“自晉、宋以來,號洛陽為荒土;此中謂長江以北,盡是夷狄。昨至洛陽,始知衣冠士族,並在中原。”

易中天教授在其著作《易中天中華史》中就指出:拓跋宏是成功的,他改革完成後已然成為中華皇帝,並開創了一種可能性,即胡漢混血的北方新漢族來統一中國,創造新的中華文明,這是拓跋宏和鮮卑人的歷史功績。


趙燕雲

大家先來看下,如果沒有民族融合,歷史上的中國會怎麼樣?

夏朝建立時,當時統計出來的部落數字大概是一萬多個;再看到了商朝建立大約有三千個;再到了周朝建立時則差不多隻有幾百個了。

這就是民族融合的結果,不管是這個融合是戰爭逼迫式的,還是滅絕式的,它都讓人們走出了最初的矇昧時代,一步步走進文明時代。

如果所有的部落都堅持自己的文化傳統,相互保持獨立性,我估計到現在,整個東亞和非洲會差不太多,到處都是小部落,小國家。

經濟學上有一個說法,就是規模經濟,只有當一個組織總人數太少或客戶太少太小時,就會導致單個產品的成本太高,而導致公司沒有利潤或失去市場競爭力,就叫做規模不經濟。

同樣,如果一個國家規模太小,就很難形成強大的國力,很難建立自己的文化和核心競爭力。要麼在競爭中被其它國家兼併或消滅,要麼就像風雨的小草一樣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

就象企業在充分競爭的環境中,會出現集中現象一樣,國家也會適度集中。也就是說,企業數量會大量減少,一些大企業會出現。放在國家層面就是說,國家數量會減少,大國會出現。

然後才能打造更強大的國家,更有影響力的文化。

如果說北魏孝文帝改革是罪人的話,那導致五胡進入中國的漢朝政府是不是漢族人的罪人呢?

從漢武帝開始,在漢朝北部甚至長安附近,就接納了大量的少數民族進來。

開放的民族政策,讓胡人不斷向中原遷徙,逐漸盤踞華北地區,勢力不斷壯大。到西晉時期,胡人已入居關中及涇水、渭水流域,對西晉首都洛陽形成包圍之勢。

後來,這些少數民族借西晉八王之亂的時機,大量進入中原地區,並最終發動了五胡亂華,東晉不得不南渡。整個北方文明基本被打亂,大量漢人要麼南遷,要麼被殺。當時的情況有多慘,可以看下邊的數據:

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統一全國後,根據《晉書》記載,太康元年(280年)全國有2,495,804戶,16,163,863人。\n晉武帝太康三年(282年),戶口調查為全國3,770,000戶.約18,850,000人。
西晉的統一局面只維持了十一年,就發生了八王之亂和緊接著歷史上著名的導致華北地區人口在八年之內消失90%的五胡亂華。所謂"十室九空"如是。
東晉建立後中原人民為躲避戰火紛紛大量的南遷,一共有六次南遷高潮,累計合計遷入過百萬,東晉因而設置大量僑州。

漢趙劉聰時(310年七月—318年),漢趙控制地區的戶口大約有六十三萬戶,人口約有三百一十五萬人。估計此時的華北地區人口有700萬,東晉人口540萬.全國合計2,480,000戶,約12,400,000人。
後趙滅亡時(351年)華北地區漢族不到300萬人。

造成這個局面的始作甬者,就是漢武帝。後來歷代皇帝並沒有對此加以重視,反而放任少數民族大量擁入漢人居住地。

如果說北魏孝文帝改革是罪人的話,那麼我們是不是也要說漢武帝也是千古罪人?

如果 全世界國家象中東一樣,反對全球化,拒絕融入世界潮流,堅持幾千年本民族傳統,那現在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呢?


世界是向前發展的,各國各民族的融合是大勢所趨。在融合的過程中,有些本民族的東西要保存,有些必然會消失。

孔子的思想為什麼在春秋戰國時不受歡迎,就是因為太老套了,世界變了,孔子還夢想回到周朝代那個時代恢復周禮,這簡直是做夢。

如果拒絕改變,這個世界必將按他自己的方向去走,變得讓那些守舊的人越來越不認識。

在歷史融合中,可能會現比較血腥的戰爭,但有時也不可避免。

如果什麼都要反對的話,北京的皇城和長城建設中也很血腥,我們現在是不是要拆掉呢?

知識分子是社會的良心和指路明燈,而不應該只會掉書袋子。

任何一個時代的人,都應該向前看,向先進文化學習,而不是開歷史倒車。


新知傳習閣

1、孝文帝在位28年,前19年的時間一直是馮太后垂簾聽政,孝文帝幾乎沒有參與治國,而是醉心於儒家經典。馮太后聽政期間,頒佈了許多有利於北魏政權的措施,諸如均田制、三長制、俸祿制,已經開始有意識的拋棄鮮卑族的落後習俗,逐步向漢化靠攏。馮太后死後,孝文帝親政。孝文帝很聰明,但書生氣太濃厚,他親政幹了三件事:遷都、漢化、南征,一步步把北魏推向深淵。

2、漢化是落後民族進步的必由之路,但孝文帝的漢化措施太激進。契丹、女真、滿清這些民族也漢化,但他們有個過程,也有個度。孝文帝一上來,就強制要求隨他遷都洛陽的鮮卑貴族改姓氏、籍貫、語言、服飾、風俗、和漢族大家士族通婚,還引進了漢族的門閥制度,從內到外來了個徹底的漢化,抹去了鮮卑族的特色。這是一個很大的工程,需要時間去消化中間產生的矛盾,而孝文帝推行這項政策5年之後就駕崩了,很多矛盾還沒解決,他一死,就無法收拾了。

漢化之後,孝文帝緊接著就南征。在南征中,北魏形勢本來不錯,但齊明帝去世,孝文帝說“禮不伐喪”,停止了進攻,隨後被南齊軍隊大敗。南征期間,北魏人民負擔沉重,最終失敗導致民怨沸騰,激化了階級、民族矛盾。

3、孝文帝死後30餘年,北魏政權就土崩瓦解,這和他激進的漢化政策有很大關係。孝文帝人為的抹殺了南下鮮卑貴族的民族特性,還賦予種種特權,和留在北方的鮮卑軍事貴族製造了不可調和的矛盾,最終釀成六鎮起義,基本摧毀了北魏統治。528年,契胡首領爾朱榮製造“河陰之變”,基本殺絕了北魏皇族和漢化的鮮卑貴族,北魏名存實亡。534年,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不久又演變成北齊和北周,在北方開啟了鮮卑化浪潮,鮮卑人不再以擁有漢姓為榮,甚至有些漢族人為了躋身上層,還把漢姓改成了鮮卑姓,比如隋文帝普六茹堅。

4、孝文帝的漢化改革告訴我們,雖然有些事情必須要做,初衷是好的,但要循序漸進,張弛有度,要從實際出發,不可意氣用事,否則過猶不及,事與願違。看看現如今人口數量較多的、歷史久遠的少數民族,他們為何能夠保持民族獨立性?就事論事,所以資料上說的,孝文帝改革沒有保持鮮卑民族的獨立性和個性,是鮮卑族千古罪人是可以理解的。


石頭說歷史



國史君(國史通論)認為,任何大肆宣揚民族沙文主義的行為都是愚蠢而且短視的,因為天下本是一家,有誰能夠斷定自己保持有“純正”的某一族的血統以及文化?



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措施的確對個性鮮明的鮮卑族的消失有很大的責任,但有誰又能保證孝文帝之前的鮮卑族就是純正的鮮卑族呢?史前文明且不提,漢朝和唐朝就有明確的,關於漢人胡化的記載。很多人為了生計或者富貴,被遊牧民族裹挾或者自願加入另一個民族,這是歷史上再正常不過的民族交融了。



的確,站在鮮卑的角度來說,孝文帝需要對這個民族的消失負責,但是站在更高的高度,對於中華民族來說,孝文帝就是促進民族統一與融合的功臣。站在普通鮮卑人的角度來說,孝文帝的改革讓他們擺脫了無知與貧困,吃得更好,睡得更香,除了酒後發發牢騷,又有誰會去把帶領他們奔小康的人當成千古罪人呢?


國史通論

西晉末年,由於中原的晉王朝忙於內鬥,發生了八王之亂,百姓流離失所,原本居住在北方的少數民族也深受其害,中原王朝的衰弱,給了北方少數民族一些野心家以機會,匈奴、鮮卑、羯、羌、氐等五個少數民族趁機入侵中原,中原大地第一次淪入蠻夷之手,五個少數民族先後登臺,把中國北方攪得雞犬不寧,漢族遭到了有史以來第一次大的災難。

439年,鮮卑族拓跋氏統一了中國北方,建立了北魏政權,終結了北方一百多年的紛爭,生產也得到了初步的恢復。鮮卑族的統治者也漸漸的受到了漢文化的影響,很多皇子從小時候就接觸漢文化,拓跋宏就是其中一位,他從小就深受漢文化的影響,覺得漢文化博大精深,很有魅力。他的父親叫拓跋弘(父子倆名字的讀音相同),拓跋弘在二十來歲時就退位當了太上皇,由拓跋宏繼位,史稱孝文帝,那一年拓跋宏才五歲,所以政事均由他的奶奶,太皇太后馮氏決斷。

公元490年,太后太后馮氏去世,拓跋宏開始親政。由於從小就仰慕漢文化,所以親政後的孝文帝決定推行漢化,此時北魏少數民族殘餘的奴隸制影響了社會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所以接納漢人的制度,對生產力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除了改革制度之外,他還努力推行生活方面的漢化,首先將首都從胡化很深的平城(今山西大同)遷到河南洛陽,讓官員百姓該穿漢服,還命令各個鮮卑大族改姓漢姓,比如自己就從拓跋改姓元,還命令各鮮卑貴族與北方的漢族大姓之家通婚,最後甚至連鮮卑語言都放棄了,改講漢話。

雖然也遭到一些守舊的鮮卑貴族的抵抗與反撲,但是這些抵抗都被孝文帝元宏挫敗了,鮮卑的漢化得到了很好的推行。

後面的歷史可能大家也有所瞭解,北魏分裂成東西魏,又分別被北周和北齊所取代,雙方之間也爭鬥了上百年,最終被隋朝所統一。由於鮮卑族的徹底漢化,在之後的歷史之中,鮮卑族作為一個單獨的民族已經不存在了,他們逐漸的融入了漢族之中,鮮卑的文化也沒有得到承傳,但是鮮卑人作為個體一直延續下來,也出了很多名人,比如唐朝詩人元稹,宋朝詞人元好問等。

魏孝文帝,五歲繼位,親政之後推行的漢化正常增強了魏國的國力,但是最終也導致了鮮卑民族作為一個整體在世界上消失了,從這一點來說可以說是民族的罪人;但是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他推行的漢化使得鮮卑族避免了漢族政權的清算,避免了像羯、羌、氐族的亡國滅種,保存了鮮卑族的後代傳承,從這一角度來說,他又是民族的功臣。


天涯看點歷史號

這種言論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太過於狹隘了。鮮卑人出自於東胡民族系統,但是在匈奴衰落之後,鮮卑人很快融合了匈奴故地,蒙古高原上的其他諸多匈奴系統的部落。我們今天看來的古代鮮卑族,其實只是一個以鮮卑族為核心的部落聯盟罷了。他們屬於抱團取暖,共同在高原上奮鬥生活的古代先民們。當西晉衰落大量的鮮卑人內遷,先輩人先後在中華大地上建立了諸多王朝。其中北魏就是最終統一北方諸多民族的拓拔鮮卑人所建立的。鮮卑人,這個民族其實是一直向關內遷移的。當他們放棄了關外的領土的時候很快,柔然就代之在蒙古國高原興起了。如果長城以內的鮮卑人生活在廣大的農耕地區,農耕區要比當時的遊牧地區先進的多。如果不接受農耕的文明傳統與漢族人民相融合。遲早會對其他傾心漢化的民族所取代。從歷史上看其它鮮卑王國的建立,例如慕容氏的燕。無不是接受了大量漢族人民加入其國家。並傾心進行漢化。漢化的同時,國家實力也迅速的增強,可以說接受漢地的文化以及生活是每個國家,富國強兵的必然選擇。在當時的東亞大地上漢帝國及其建立的漢文明,是文明的核心,是最有向心力的文明是代表著最先進的生產力的文明。可以說,選擇漢化就是選擇了先進。但是在接受漢化的同時,原有民族清新質樸的民族風格,被漢地門閥士族的腐朽風起所影響,統治階層急劇的腐朽和衰落。北魏在孝文帝改革後幾十年內就分裂為東魏和西魏,然後分別為北齊和北周所取代。其中,士族門閥風氣對鮮卑人上層的影響和腐蝕功不可沒。但是一個國家的衰亡,並不代表這一個民族的衰亡。代替北魏而起的北周是漢化的鮮卑人,北齊高氏則是鮮卑化的漢人。每週對漢文化的推崇,甚至北周的政治制度都是以周官來命名的。最終北周能代替北齊,可以說明,傾心漢化的成果。北周之後的隋唐三代帝王,都留著北方遊牧民族的血統。北魏的急劇衰落並不是說漢化,就會帶來衰亡。而是漢化之後,當時高層沒能有效的辨別與國有利的東西,門閥制度的生搬硬套導致了統治階層的急劇腐朽。但是對於鮮卑人民來說,是在高原上牧馬朝不保夕呢,還是在農田裡幹活兒年有餘糧呢。我想鮮卑人民一定會選擇後者吧。而真正導致人民生活困苦的六鎮大起義,要還是在於上層統治者的醉生夢死。而不在於漢化政策。實際上,那邊民族在孝文帝漢化之後,並不像羯族人那樣因為仇恨而消亡。鮮卑民族的的消亡是因為長久的與漢族人民共同生活在中原這片農耕大地上,長期的共同生活導致了民族生活習慣文化傳統的相互融合,在幾百年之後民族差距已經根本看不出來了。知道今天有很多鮮卑民族的姓氏還在我們漢民族當中,鮮卑民族不是消亡了而是與漢民族共同變成了現代的漢族了。因此一個政策的實行是因勢利導的結果,而不是人為強制因素導致的。孝文帝改革導致鮮卑民族的滅亡其實是一個偽命題。孝文帝不進行改革,還會有其他人進行改革,先進的生活方式必然代替落後的生活方式,這取決於民族生活的地域特性,想在長城以內立足,這是一種必然。北魏孝文帝應該是鮮卑民族的功臣,因為他使鮮卑民族和平的生存於中華大地之上,而不是被征服強制融合於其他民族當中。今天來看,匈奴王族在哪裡?突厥王族在哪裡?回鶻的王族又在哪裡?柔然的王族又在哪裡?薛延陀的王族又在哪裡?遼國的王族又在哪裡?唯有北魏的王族元氏和長孫氏存於今天,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普通話貓

說北魏孝文帝是鮮卑族的千古罪人,不但無知,而且愚蠢,為何?因為沒有孝文帝的漢化改革,鮮卑族或許早就滅亡,或者鮮卑族這個民族的後代,也許就不復存在。而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不但保住了鮮卑族的人,而且使鮮卑族作為一個偉大的民族而傳之於後世。那麼,我們就用歷史的觀點來分析之:

一,沒有北魏孝文帝改革,那麼,鮮卑族或許早已滅亡了!為何?讓我們回到那群魔亂舞的五胡亂華之時代,當時生活在北方的漢族人們,可謂在水深火熱之中,漢族被當成兩腳羊,亦是漢族生死存亡的關鍵時侯!當此之時,民族矛盾徹底被激化,因此,才有冉閔武悼天王之殺胡令,此殺胡令出,羯族這個民族基本上被殺絕。而滅武悼天王者,就是鮮卑族的慕容家。之後,鮮卑拓跋氏興起,在浩崔等漢族知識分子的幫助下,幾代鮮卑雄主基本上,打垮北方群豪,一統北方!當此之時,北魏入北方,南有漢族政權對立,內有被激化的民族矛盾。特別是漢族人民做為多數人,若北魏不先穩定內部,使漢族與鮮卑族容為一家,那麼,在與南朝對立之下,鮮卑族依然使行高壓民族統治政治,矛盾再次被激化,那麼,鮮卑族或許如羯族一樣,被歷史拋棄。亦如不知改變的大元一樣,被拋棄!

二,漢族文化的先進性與適應農耕性!

漢族文化的先進性就不用多說了,在當時的東亞,甚至於全球,漢族之文化,也是頂尖的。況且,北魏孝文帝自小就接受漢化教育。而這時,鮮卑族逐漸從遊牧民族轉向以農耕為主要經濟收入的國家,當然文化必然適合經濟。而在歷史上,一國之制度,要適合當時之情況,例如戰國時期趙國的胡服騎射,就是吸收少數民族的經驗!鮮卑族亦得如此,而經北魏孝文帝改革,為北魏強大奠定了基礎!後來,北魏分為東、西魏,北周與北齊,而最後,北周又重新統一中國北方,又有脫胎於北周的大隋朝,又統一了分裂數百年的中國,之後,便是中國歷史的高峰大唐盛世,而此功,與孝文帝改革大有關係!

所以,北魏孝文帝不但不是鮮卑族的罪人,而是大救星!因為,他不但保住了鮮卑族的人,而且使鮮卑族為中華民族做出了更大的貢獻!想想,匈奴是更強大,突厥也很牛,然而,匈奴與突厥之功績能與鮮卑族比麼!

吃飯去了!


勇哥說史談彩

說北魏孝文帝是鮮卑族罪人的說法用一個成語來評價就是:刻舟求劍。

歷史是發展的,文化是進步的,民族也是融合演變的。如果從北魏以後500年來看,孝文帝確實稱得上民族罪人,但從現在來看,古民族哪個保存了?鮮卑族至少他的文化被漢文化所承載,能讓人還有些記憶和尊重。其他古代名族的,現在的人又記得幾個?至於說滿清和滿族,你看看現在距離清朝滅亡才多少年?按照現在推廣普通話,經濟發展和社會融合的速度,以後不需要一百年五十年,滿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會越來越少乃至消失。北魏滅亡後100多年難道就沒有一點鮮卑族的文化了嗎?如果有證據,那無話可說;如果沒有證據,我認為,按照歷史發展的規矩,正常情況下(即除去極端暴力因素)大多數的民族都會消失不見,不是因為某一個人物短時間就消失的。


馬思冰

第一孝孝文帝是鮮卑之主卻明確的將鮮卑改革沒了(孝文帝改革從姓氏到行為習慣都是全面漢化)此舉很明顯會帶來鮮卑消亡(成為漢人的部分)對鮮卑來說確實是有罪的,因為傳到他手裡的民族被他主動完沒了

第二文帝親政後依舊厲行改革所以孝文帝是主動改革而不是被動改革

第三在明以前(明只與滿蒙兩族作戰)與漢人混戰的民族還是有完整保存的如同是五胡亂華的羌族所以不一定不改就一定滅族

第四人口眾多的漢人與統治階級的鮮卑有一定的融合是必然的,孝文帝加快了這種速度

第五從宇文泰改漢姓回鮮卑姓氏和楊堅將鮮卑姓氏改回漢姓來看,這種強制的融合也是帶有很大隔閡的,不完整的

綜上,孝文帝於鮮卑有罪與民族融合有功然其過激的改革進程卻也並不完善


四不書生

我們學文史都知道對歷史人物的評價一般要放在那個時代當中去考慮,以今人的眼光去苛求古人或者以古人的標準去評論今人都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不盡如人意。同樣,關於“北魏孝文帝是鮮卑族的千古罪人”這句話也需要我們去分析。

孝文帝何許人也?鮮卑名拓跋宏,漢名又叫元宏。北魏君主,傑出的政治家。在位期間北魏基本統一了北中國,國力強盛,並且幾次嘗試南征試圖統一全國。之前的歷史教材無論是何版本對於孝文帝改革一致的持以肯定態度,簡而言之,北魏作為五胡亂華和南北朝時代北方崛起的諸多漢族和少數民族政權中綜合國力最強的政權無疑是一顆亮眼的新星。前秦長於軍事而弱於文化且在符堅死後迅速分裂,其他政權則基本不和前秦、北魏在一個重量級上。
鮮卑族崛起的地區大約在於今日貝加爾湖和蒙古草原上,這在當時基本是不通王化的蠻夷之地。鮮卑也不過是北方各族群中普通的一支,建立北魏前還處在靠天吃飯的奴隸制遊牧民族階段,乘著中央王朝大亂而進入中原地區建國。到了孝文帝時期雖然已經立國已久,但是鮮卑族的許多落後習俗還是和中原佔主體的漢族人民格格不入。孝文帝為了更好的管理國家,拉攏漢族士族和門閥幫忙治理國家。於是乎開始了他的一系列改革,重點就是鮮卑族的漢化。這在當時來說,鮮卑族只是一個初入中原的落後民族,而生活在中原的漢族則是已經有了幾百上千年文化制度的先進民族。所以,鮮卑統治者要想在漢地長久統治,向漢族學習成了必然的工作。這一點體現了孝文帝有別於其他少數民族政權君主長遠睿智的政治眼光。


縱觀少數民族入主中國(中原),治國無非以下幾個手段:少數民族(統治民族)漢化、漢族(被統治民族)少數民族化、既不漢化本族又歧視壓迫漢族。這三類裡面北魏鮮卑族消亡了、滿族的清朝雖然比較成功但離當時還晚了一千多年、蒙古族元朝則在中原住了不到一百年又回大草原了。可能做得比較好的還是遼國的南北院制度,古代版一國兩制。宋遼互稱南北朝,大遼也是當時世界上中國的代名詞。但是孝文帝作為少數民族政權漢化改革第一人,在“如何在漢化過程中保留好本民族的特色”這一問題上沒有掌握好尺度,導致了鮮卑族最後喪失了自身的民族特色而湮沒在了歷史中,消失的不僅是鮮卑人的驍勇善戰,還有鮮卑人的習慣風俗、衣著服飾、節日慶典……如今我們只能從古人的樂章典籍中才能隱約看到並揣測鮮卑人勇武的背影和異域風情。

對於鮮卑族來說,孝文帝的確客觀的助長了舊民族的衰亡,但也把鮮卑送入一個更高的文明階段。如同鳳凰死後涅槃重生,鮮卑族和其他類似羯、氐、羌等民族融入漢族讓隋唐時期的漢族多了一抹另類的色彩,以更加自信開放、雍容華貴的姿態面對世界上其他民族而成就了隋唐萬國來朝的盛世氣象。這樣的結果對於鮮卑族而言應該也不算太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