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上半年樓市 那些扎心的事你還記得嗎?

500萬“誠意金”與“萬人搖號”搶房

如果總結2018年上半年樓市發生的印象最深刻的大事,恐怕莫過於500萬“誠意金”與“萬人搖號”搶房了。

在搖號買房似乎已成為一種潮流的當下。5月26日,深圳也迎來了第一個政府監督公開搖號選房項目。

但和其它搖號選房的城市不同的是,深圳這個項目,需要先繳納500萬元的“誠意金”,並且,選房時間不得超過2分鐘,過時視為放棄。500萬!2分鐘!這看起來比買白菜還“隨意”的操作,徹底刷新了圍觀群眾的認知極限。

或許,貧窮,真的影響了我們的想象力!跟500萬元“誠意金”一樣瘋狂的還有中標概率僅有個位數的“萬人搖號”搶房。

在剛剛過去的5月底,在杭州西北部郊區的很多銀行出現了這樣的場景:有人暈倒,有人打架,辦理業務的長隊排出1公里……他們都是去凍結銀行存款、登記搖號買房的。有業內人士指出,這或是杭州第一批“萬人搖號”的樓盤。

但事實上,在全國其它城市也不同程度地出現了房地產銷售火爆的場面。在成都,7萬人搶1千套房;在西安,買房搖號搖出了關係戶.......不得不說,當下的樓市和這初夏的天氣一樣,有點燥。

針對最近搶房的現象,知名財經評論員馬光遠連續寫了幾篇文章進行分析,馬光遠指出:

由於新房與二手房價格倒掛嚴重,搶到一套房子,有些城市的套利空間甚至在百萬以上,這使得有資格購房者不管有沒有購房意願,都趨之若鶩參與到搖號搶房的遊戲中來。

6月6日,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佈5月份全國40城住宅成交報告顯示,樓市“紅五月”再現,未調控三四線最火爆。對此,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在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表示:

對於當前此類地產銷售市場來說,確實有升溫跡象。一方面是市場底部形成已經好長時間了,部分觀望情緒會減弱,入市節奏會加快。另一方面是推盤節奏加快,部分房源性價比超級好,所謂買到就是賺到的心態很強,所以大城市購房市場會比較火熱。

第五輪樓市調控!步步緊逼

回顧樓市調控政策可以發現,2016年9月30日各地開啟限購政策被認為是打響樓市調控的第一輪。2017年3月17日,以北京為調控範本,各地開啟樓市調控升級,各地開啟限售模式。第三輪調控政策則從2017年7月開始,租賃成為政策的主要內容,2017年9月開始,第四輪調控開啟,三四線城市不斷加入樓市調控行列。

而從2018年3月份,特別是兩會前後開啟的房地產調控政策被業內認為是第五輪樓市調控。其主要特徵是熱點城市購房出現剛需優先搖號以及出現限價房。

從政策不難看出,不同於樓市的回暖,樓市政策面的調控其實今年以來並沒有放鬆,相反,調控還在不斷升級擴大中。

“五一”小長假前,住建部約談西安、海口、三亞、長春、哈爾濱、昆明、大連、貴陽、徐州、佛山、成都、太原等12個城市政府負責人。隨後不久,住建部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核心只有一個“堅持房地產調控目標不動搖”。

目前,被約談的12個城市,已經陸續推出了樓市調控措施,包括限購、限貸或限售。

據不完全統計,年內發佈有關房地產調控政策已多達120次。央視曾援引業內人士分析指,從約談的制度來說,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都容易面臨約談,尤其是全國房價上漲幅度前10的城市。未來其他城市若房價上漲過快,也會面臨類似約談等情形。

各地“搶人”政策頻出

即便調控政策不斷,但是市場上還是出現了“萬人搶房”、“一房難求”等現象,為何嚴控之下,市場還是如此之火?

縱觀當下,能撥動樓市這個天平的因素肯定有很多,但各地陸續出臺的“搶人政策”無疑是不能忽視的因素之一。

從2017年起,以武漢、成都、西安為首的二線城市紛紛提出用戶口、補貼留住大學生的計劃,開啟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搶人大戰”。

當前,全國搶人才的城市隊伍越來越龐大。據不完全統計,天津、重慶、成都、武漢、杭州、南京、鄭州等逾50個城市,發佈了力度超前的人才吸引政策。

然而,參與“搶人”的城市的房價飆升“尾隨”引才政策而至。以在這輪“搶人大戰”中表現亮眼的西安、成都為例,西安一度出現“房荒”局面,房價上漲也進入快車道,4月份西安房價環比上漲11.2%;成都2017年二手房價格上漲超過70%,居全國之首——樓市升溫已經成為城市“搶人大戰”的副產品。

對此,嚴躍進表示:

對於此類人才購房政策來說,出發點肯定不是為了救樓市。但是實際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比如說西安就是一個教訓,西安引入人才後,發現部分人才就是借購房資格類似落戶資格去購房,而成都此次出臺政策,也規定了類似掛靠戶口的親屬也不允許購房,或者說限購,其實就是為了防範借人才落戶來回避限購的做法。

針對對於此類戶籍政策,嚴躍進指出,在實際過程中,確實存在一些鑽政策漏洞的地方,所以當前政策確實需要打補丁。尤其是在人才界定方面,應該是“學歷+就業+居住”等因素進行結合,不能單純看學歷,否則會出現落戶以後但工作不落實的情況,這種是典型衝著高考名額或購房名額來落戶的。

深圳“二次房改”風暴來襲!

除了直接“搶人”,已經有城市放出了更大的“招”。

6月5日,深圳宣佈將住宅市場化改為租售並舉。這一步,在業內人士看來,意義在歷史上僅次於“98房改”(1998年,中央宣佈取消福利分房,將福利分房改為住宅市場化,全面開啟住宅商品化,被稱為“98房改”,1998年也成為中國樓市劃時代的年份),正式宣告深圳二次房改來臨。

深圳正式對外發布的這份文件叫《關於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供應與保障體系的意見(徵求意見稿)》。這份“意見”明確了未來18年(2018年至2035年)的深圳住房發展目標。其核心內容,是將深圳的住房分為四大類:

一是市場商品住房,佔住房供應總量的40%左右,以普通商品住房為主;

二是人才住房,佔住房供應總量的20%左右;

三是安居型商品房,佔住房供應總量的20%左右,重點面向符合收入財產限額標準等條件的戶籍居民供應;

四是公共租賃住房,佔住房供應總量的20%左右,面向符合條件的戶籍中低收入居民、為社會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相關行業人員、先進製造業職工等群體。

在全國爆發的這場轟轟烈烈的人才優惠政策之中,深圳顯然也坐不住了。

此次新規中,為符合要求的人才提供市場價60%的政策性支持住房成為大家所關注的亮點。也就是說,只要是本科畢業生前來深圳即可享受6折購房的優惠;而遷戶為深圳市戶籍的居民符合財產收入限制的更是可以低至5折

至於,未來其他城市是否會更進改革,或者採取其他層面的改革,尚不可知。但毫無疑問,不管是500萬“誠意金”,還是“萬人搖號”搶房,還是高舉“房住不炒”大旗絲毫不敢放鬆的調控政策,以及其他或扎心、或安心的事情,樓市的每一步重大改革都會受到咱們老百姓的殷切關注,對於未來,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