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遺產思維經營企業,讓基業長青!

一個家族傳承並不是姓氏的簡單接力,一個企業傳承也不止是物質財富的安全讓渡,而是一種精神、文化的生命力延續。

1

遺產思維:

我們到底該給孩子們留下什麼?

人要考慮後路,中國人通常都這樣想。我已經快50歲,有兩個孩子,我總要給孩子們留點什麼?起初,我考慮給孩子留幾套房子,於是我就開始買房,但是我又擔心孩子將來如果養不起房子怎麼辦?這個時候我就想,幫孩子投個項目會有更好的創收,於是我就買了土地建廠房,這樣即使我老了,我的子孫不用上班,收個租金就可以富足地生活。我全力以赴安排我的後事,我想的是等我把這些都安排好,就全身心投入工作,自己可以不留一分錢,但是我又問自己,這樣做對嗎?

在做這件事的時候,我真的很認真,考慮得很長遠,也很有工匠精神。我開始讓我的兒子介入我的工作,因為我在外面的交際非常多,我是一個社會關係網很複雜的人,目的是什麼呢?我想給他留點什麼。

以遺產思維經營企業,讓基業長青!

2

什麼是遺產思維?

在這個過程中,我就產生了一種思維叫遺產思維,遺產都是提前做好的規劃。秦始皇年輕的時候就開始修兵馬俑,豪華的墓地讓自己在地獄還能享受榮光。

諸葛亮是極其聰明的人,時至今日我們都無法確定他的墓地所在。諸葛亮打了很多年仗,結了很多仇,他怕那些要報復他的人挖他的墳,所以他生前就把自己的後事設計好了。

諸葛亮留下遺囑,讓幾個士兵用繩子抬著他的棺材一直走,繩子在哪裡斷,哪裡就是他的墓地。諸葛亮死在了五丈原,劉禪依照他的吩咐,讓幾個士兵抬著諸葛亮的棺材往前走,這幾個士兵抬的口乾舌燥,為了偷懶就用刀把繩子割斷,然後將諸葛亮埋了起來。幾個人回去交差,劉禪要看磨斷的繩子,這幾個人拿不出來,劉禪判定他們一定是用刀砍斷了繩子,於是就殺了那幾個士兵。從此以後,沒有人知道諸葛亮埋在了哪裡。

這一切都是諸葛亮生前設計好的,他知道這些人會把繩子砍斷,也預知他們一定會被殺,所以時至今日諸葛亮的墓地還是一個謎。這就是遺產思維,諸葛亮為自己設計遺產時極其嚴謹,實際上,絕大多數人在料理自己後事時,都會極其嚴謹,如果我們抱著遺產的態度去做每一件事,那麼這件事就一定能做好。

以遺產思維經營企業,讓基業長青!

3

用對待遺產的態度來做每一件工作

那麼對待遺產的態度應該是什麼?第一,極其嚴謹和認真。第二,考慮核心成員。

我們今天的企業做不好,是因為我們不嚴謹、不認真、只關注當下利益、不關注長遠利益,任何工作只有用對待遺產的態度去做,才能做成。

4

遺產思維-遺產到底是什麼?

遺產是什麼?遺產根本不是財物。我們留下了房子,我們留下了票子,但兒子不成才你留什麼都沒有用,這種遺產是最低級的遺產。“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就是最好的佐證。

5

遺產思維的四種境界

1

第一種遺產—財物遺產

這種遺產深受世界上99%的人關注,所以99%的人就不會成功。因為我們只關注了最不值錢的遺產,就是財物遺產,如果我們每天只著眼於財物遺產,事業就永遠做不成。

不能把家族傳承理解為慣常意義上的財富傳承,這僅是非常淺表的層面,攤開世界版圖、歷史畫卷,家族延續的生命力更多體現在精神和文化上的傳承。

2

第二種遺產—政治遺產

不要在乎你是誰,你要在乎你和誰在一起。

什麼叫政治遺產?我父親是一個很優秀的人,在鄭州有很多世交,都很厲害,但我有困難不會去找我父親的朋友,只會找我自己的朋友。我沒有繼承到父親的政治資源,但是我想要把我的資源傳承給兒子,如何讓兒子真正繼承我的政治資源呢?

想繼承政治資源,只有在一塊生活、交往,彼此熟悉才能繼承。比如說楊老師的女兒有困難了,她是不會找我兒子幫忙的,即使我與楊老師關係再好都不會,因為他女兒跟我兒子不在一塊共事,他們不熟悉。如果在一個大院裡共同生活,他女兒有事就會找我兒子幫忙了,這就等於“子承父業”把這筆人力資源的遺產傳承了下來,這樣我們的下一代也能繼續在商業金融領域延續父輩的輝煌,否則,我們這一代的關係並沒有用。

未來是拼資源的,今天我們所有的壹玖家人要把這種社會資源共享,要把龐大的社會資源傳承下去,這就更加堅定了建立壹玖家園的必要性。未來在壹玖家園,我們這些有共同理念和價值觀的壹玖家人一起生活,我們的孩子自然就有了交流,社會關係自然就擴大了,就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系統,這種系統就可以傳承。

壹玖家園就是我要傳承的政治遺產,這種資源以父輩為基礎,對於下一代更容易創造價值。

以遺產思維經營企業,讓基業長青!

3

第三種遺產—作風遺產

如果孩子不爭氣,是個混蛋了怎麼辦?是個敗家子怎麼辦?作風遺產就派上了大用場,防微杜漸,防患於未然。

我沒有繼承我父親的政治遺產,但繼承了我父親的作風遺產,繼承了父親的勤奮。我務實,喜歡交朋友,對人友善大方,我能有今天的成就,就是因為我和父親的工作作風、生活作風一脈相承,這種遺產比財物遺產、政治遺產更為重要。培養孩子們的工作作風、生活作風要從小開始,用十年、二十年的時間刻意去培養,這種遺產流傳下來比任何財富都有價值。

這種遺產一定要有計劃的系統地去培養,因為它不是簡單的買房子拿房產證那樣一蹴而就。樹立作風遺產思維,為你的家族,為你的下一代,留下一個良好的工作作風、生活作風,這對於培養家族傳承人這一關乎家族基業長青的環節至關重要。

對於企業而言,有了作風遺產,選好了接班人,即使明天我不當董事長,壹玖也會在作風遺產的作用下永續發展。如果團隊沒有這種作風遺產,就會瞬間湮滅。上至一個國家也是一樣的,共產黨員就是保持了這樣的優良作風:批評與自我批評,所以這個國家才得以不斷髮展富強。

4

第四種遺產:道德遺產

比作風遺產更重要-道德遺產。什麼是道德遺產?它看不見,摸不著,你的人生觀,你的行事標準都由它支配。一個人沒有了道德底線,你認為他會有好的作風嗎?沒有好的作風,你認為他會有好的人際關係嗎?沒有好的人際關係,他會積累財富嗎?都不會。所以我開始用這種思維去培養我女兒,讓我女兒學會愛社會、學會給予別人幫助。我要用十年、二十年的時間在她的靈魂深處留下袁家的道德遺產。

遺產思維傳承是一個重大的系統工程,是你的家族、企業要明確的道德觀念,而不是單單關注財物遺產:具備道德遺產,人的道德就好,然後就會有好的作風,就會有政治資源、人脈資源,有了這些資源,自然就會積累出財物遺產。

我們過去的關注點恰恰相反,我們把最不值錢的房子、車子當成最值錢的東西了,所以你永遠擁有不了財富,實際真正最值錢的遺產,就是道德遺產和作風遺產,你只要擁有了它們,身外之物自然會來。

6

壹玖遺產思維:

幹部模型-為百年壹玖,為百年企業家資源共享平臺護航

人常說“上樑不正下樑歪,中梁不正塌下來,中梁的立木頂千斤,”這個房子的大梁折斷了就會塌下來,壹玖發揮中流砥柱作用的就是幹部。壹玖的平臺想要做大,根本不能只關注收入,應該關注壹玖執行團隊高層的道德遺產和作風遺產。只要把道德和作風抓好,壹玖的業績自然節節攀升,否則,壹玖就會瓦解,就會倒閉。

以遺產思維經營企業,讓基業長青!

1

壹玖幹部模型:第一個身份-要做文化的傳承者。

壹玖的核心文化是做個好人,這是壹玖的企業哲學。我們的文化是什麼?是奉獻者,是傻子。你只有深入理解三個“體系”十個“者”,才會在每次做事的時候從壹玖文化角度出發,做一個學習者、組織者、維護者、發現者、播種者、奉獻者、相信者、奮鬥者......成為一個合格的壹玖人。

2

壹玖幹部模型:第二個身份-要做價值觀的踐行者

成為價值觀踐行者的核心就是:務實,誠信,利他。人是需要培養的,一個組織是否強大,要看這個組織改造人、培養人的能力。這個組織只要具備這種能力就會運轉良好,逐步做強。壹玖的十六字價值觀是什麼?愛國、包容、誠信、利他、服務、務實、共享、快樂。作為壹玖幹部一定要成為價值觀的踐行者,你影響了別人,別人影響他人,逐漸形成團結進取的良好氛圍。

3

壹玖幹部模型:第三個身份-要做原則的堅守者

原則的堅守,這是最根本的專業要求。如何讓壹玖這個平臺保持長久?吾日三省吾身,如果今天干部們都能夠時常反省,堅持原則,壹玖人一定會越聚越多,不再走後門,不再徇私舞弊,所有人都以奮鬥的面貌出現,推動整個集體往上走。壹玖的幹部,在堅守原則上一定要堅定不移,破壞壹玖的原則,誰都不行,根本不用談,門兒都沒有。

4

壹玖幹部模型:第四個身份-要做價值的創造者

壹玖同時出了兩個創業板,兩個主板平臺。一個平臺至少要付出3億的稅收,這3億從哪裡來?如何讓壹玖在三到五年內持續年30%甚至50%的增長?持續穩健完成這個目標?今天在出租車上我問我兒子:你為什麼活著?我們來自五湖四海,兄弟姐妹走在一起是對壹玖的信任,我憑什麼安逸呢?我憑什麼去偷懶呢?我為什麼活著?我為什麼要這麼闖?為什麼把自己搞得那麼累?因為我是價值的創造者,壹玖幹部也要做價值的創造者!

5

壹玖遺產思維-幹部模型:以“作風遺產”和”道德遺產”為核心

你是否是文化的傳承者?是否是價值觀的踐行者?是否是原則的堅守者?是否是價值的創造者?這就是壹玖幹部模型的四個標準,是壹玖選拔幹部的標準。

契合這個幹部模型,符合這個模型就幹,不符合這個模型就要被淘汰。華為18萬員工,在選拔過程中表現出的團結、向心力,就是它的幹部模型。壹玖未來會成立幹部學院,幹部學院就是為了改造人,感化人,你是瘦子在裡面會變胖,你個兒低會把你拉長,讓這個組織健康成長,就是為壹玖基業長青保駕護航!

以遺產思維經營企業,讓基業長青!

我親愛的老闆,你又為你的顧客提供了怎樣的安全感?

當今企業的競爭已經不是產品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的競爭。現在是一個跨界打劫的時代,打劫你生意的不一定是你的同行,可能你連對手是誰都不知道!

思維決定行為,

行為導致結果。

智慧是永恆的財富,

它引導人通向成功,

而且永不會貧窮。

【改變,從現在開始】

賣什麼都不如賣未來;

賣什麼都不如賣預期;

賣什麼都不如賣真實的商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