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年前立這墩,萬里長城止於此

行程來到嘉峪關市,說起嘉峪關,自然的想起萬里長城。長城的印象就代表著嘉峪關的全部,所以我們接下來走訪的地兒,和長城密切相關。

500年前立这墩,万里长城止于此

天下第一墩

這是明長城最西端的一座墩臺,始建於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距今已有近500年曆史。它給我的第一眼印象,是滄桑。而我從它身上看到的是歷史的沉浮。

500年前立这墩,万里长城止于此
500年前立这墩,万里长城止于此

歌曲裡面有這麼一句:長城內外是故鄉。故鄉是每個人心裡最軟的地兒,那裡是讓人可以為之瘋狂的地兒。遊子歸家,若見這滿城繁華,不負那離鄉之愁;學子歸家,若覺這文思泉湧,不負那寒窗之勞;將士歸家,若聞這家人期盼,不負那血灑沙場。那舍不棄,丟不掉,忘不了的深情就是家。而如今我們站在第一墩的缺口處,在這裡就是以前的“國界線”。蕭牆一面是塞外,另一面才是家。

500年前立这墩,万里长城止于此
500年前立这墩,万里长城止于此

如今的天下第一墩,展現給世人的不過一土坳,然而它代表的是一種精神。中國的古話,萬丈高樓平地而起,萬世基業始於腳下。而它是長城西邊的起點。明代修築明長城,建至第一墩,觀其以外就是祁連山脈,有了天然屏障,足以拒敵,所以長城到此為止,不再續建。如今,祁連山仍在,而第一墩卻早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這和平年代,它更多的時間是接待著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讓他們感受中國的威武氣魄。

500年前立这墩,万里长城止于此
500年前立这墩,万里长城止于此

懸壁長城

位於嘉峪關關城北8公里處石關峽口北側的黑山北坡。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與第一墩是同一年的產物),為了加強嘉峪關的防禦,肅州兵備道李涵在暗壁以外,峽南側的山頭上開始,監築了一條長15公里的片石夾土牆。

500年前立这墩,万里长城止于此

這段土牆,雖然不及八達嶺之雄偉,但依舊有它自己的魅力。我腦海裡浮現出一幕幕有著相同場景的電影片段。一段牆垣,一座關隘,一段感人的情。這些片段停格在一幕,那就是大話西遊裡的最後一幕。

500年前立这墩,万里长城止于此

西北的城市,只要是這樣的場景設置,大漠,城樓,總會讓人想到大話西遊,在懸壁長城上更是合景。這部電影雖然已經問世20多年,但它的命運也是坎坷。首先是遇到票房滑鐵盧,在當年遭到重挫。其次是大部分時間,在內地這部片子都是被家長列為“禁片”,覺得這種片子讓小孩看了,會產生特別負面的影響。然而誰知道20多年後的今天,這部片子被封神,譽為感情至高境界。而那笑著落淚的功力,更是讓全國人民歎服。

500年前立这墩,万里长城止于此

影片的命運其實和這一段長城也頗有相似之處。很多遊客詬病,這段長城,論雄偉不及八達嶺,論規模更是袖珍。但孰知,沒有這段城牆的存在,就沒有嘉峪關天下第一雄關的美名。嘉峪關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塞,歷史上曾被稱為河西咽喉,因地勢險要,建築雄偉,有連陲鎖鑰之稱。全是因為其北連黑山懸壁長城,南接天下第一墩,這三者的交相呼應才成就了嘉峪關名滿天下。

500年前立这墩,万里长城止于此

如果你是攝影愛好者,你可以在懸壁之上扮起古裝,拿起道具,來一次“穿越”。體會英雄的氣概,品味紅顏的多嬌。

500年前立这墩,万里长城止于此

曇花飛落,一念千年。聽聞沙場硝煙起,不知英雄幾時回,廂房紅燭半樽蠟,原是紅顏低垂淚。這樣的畫面就是歷史,這樣的情感卻是當下!

貼士

我採集了關於長城第一墩的旅遊靈感,這裡適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

全年來玩最佳。

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老黃帶你去旅遊 發佈:2018.01.3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