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思念故鄉的經典古詩詞,道盡了孤獨,此詩送給離家的你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評析】:

這是詩人十七歲時在長安所作,少年之作而能戒除浮泛的雕琢,直指真情實感,確實是深知作詩的竅門。詩人的家鄉蒲州(今山西永濟)在華山之東,所以題為“憶山東兄弟”。古人以九為陽數,九月九日也就是重陽節。寫節日的詩,最忌落入俗套,這首詩高明就高明在避開俗套,把握住真性情。

描寫思念故鄉的經典古詩詞,道盡了孤獨,此詩送給離家的你

雜詩

[唐] 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評析】:

詩歌一開頭,詩人以近似講話一樣的語氣,不加修飾地表現了一個久住他鄉異地的人,一旦見到自己家裡的親友,欲知家鄉情事分外熱烈、急切的心情。那麼,身在異地的異客,最想知道什麼樣的事呢?最令詩中主人公親切懷想的卻是花窗前那枝梅花開了沒有。用梅花作為繁多家事的借代,不但更加生活化,而且也詩化了最普通的家務事,同時又體現了詩人獨鍾梅花那種清高超脫的品性。全詩質樸平淡而詩味濃郁。

描寫思念故鄉的經典古詩詞,道盡了孤獨,此詩送給離家的你

靜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評析】:

這是寫遠客思鄉之情的詩,詩以明白如話的語言雕琢出明靜醉人的秋夜的意境。它不追求想象的新穎奇特,也摒棄了辭藻的精工華美;它以清新樸素的筆觸,抒寫了豐富深曲的內容。境是境,情是情,那麼逼真,那麼動人,百讀不厭,耐人尋繹。無怪乎有人贊它是“妙絕古今”。

描寫思念故鄉的經典古詩詞,道盡了孤獨,此詩送給離家的你

秋風引

[唐] 劉禹錫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評析】:

秋風從何處吹來?蕭蕭之聲送走雁群。清晨吹入庭前樹木,羈旅他鄉的我最先敏感地聽聞。劉禹錫曾在偏遠的南方過了一個長時期的貶謫生活;這首詩可能作於貶所,因秋風起、雁南飛而觸動了孤客之心。詩的內容,其實就是江淹《休上人怨別》詩開頭兩句所說的“西北秋風至,楚客心悠哉”;但詩人沒有在客心上多費筆墨,而在秋風上馳騁詩思。

描寫思念故鄉的經典古詩詞,道盡了孤獨,此詩送給離家的你

次北固山下

[唐]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評析】:

從海日東昇,春意萌動,放舟於綠水之上,聯想起“雁足傳書”的故事,表達了淡淡的鄉思愁緒。全詩和諧而優美。

描寫思念故鄉的經典古詩詞,道盡了孤獨,此詩送給離家的你

黃鶴樓

[唐]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評析】:

這首詩是弔古懷鄉之佳作。詩人登臨古蹟黃鶴樓,泛覽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詩興大作,脫口而出,一瀉千里。既自然宏麗,又饒有風骨。詩雖不協律,但音節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氣呵成,成為歷代所推崇的珍品。傳說李白登此樓,目睹此詩,大為折服。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嚴滄浪也說唐人七言律詩,當以此為第一。足見詩貴自然,縱使格律詩也無不如此。

描寫思念故鄉的經典古詩詞,道盡了孤獨,此詩送給離家的你

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

[唐] 韋莊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評析】:

這首詞描寫了江南水鄉的風光美和人物美,表現了詩人對江南水鄉的依戀之情,也抒發了詩人飄泊難歸的愁苦之感。寫得情真意切,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在謀篇佈局上,上片開首兩句與結拍兩句抒情,中間四句寫景、寫人。純用白描寫法,清新明麗,真切可感;起結四句雖直抒胸臆,卻又婉轉含蓄,饒有韻致。

描寫思念故鄉的經典古詩詞,道盡了孤獨,此詩送給離家的你

人日思歸

[南北朝]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評析】:

詩句一開始就告訴我們,詩人是在異地他鄉辭舊歲迎新年的。從詩句的詞語中可看出,“離家已二年”並不是真的離家已整整兩年。後兩句,詩人告訴我們,他在春花開放前就有了歸家的念頭,但是因為種種原因,真正能動身回鄉,可能要落在南雁北飛的日子之後。詩歌寫出了遠在他鄉的人時刻都在想著回家的普遍心理。

描寫思念故鄉的經典古詩詞,道盡了孤獨,此詩送給離家的你

邯鄲冬至夜思家

[唐] 白居易

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評析】:

宋人範希文在《對床夜語》裡說:“白樂天‘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語頗直,不如王建‘家中見月望我歸,正是道上思家時’有曲折之意。”這議論並不確切。二者各有獨到之處,正不必抑此揚彼。此詩的佳處,正在於以直率而質樸的語言,道出了一種人們常有的生活體驗,因而才更顯得感情真摯動人。

描寫思念故鄉的經典古詩詞,道盡了孤獨,此詩送給離家的你

望月懷遠

[唐]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評析】:

此詩乃望月懷思的名篇,寫景抒情並舉,情景交融。詩人望見明月,立刻想到遠在天邊的親人,此時此刻正與我同望。有懷遠之情的人,難免終夜相思,徹夜不眠。身居室內,滅燭望月,清光滿屋,更覺可愛;披衣出戶,露水沾潤,月華如練,益加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雖美卻不能採擷以贈遠方親人,倒不如回到室內,尋個美夢,或可期得歡娛的約會。詩的意境幽靜秀麗,情感真摯。層層深入不紊,語言明快鏗鏘,細細品味,如嘗橄欖,餘甘無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為千古佳句,意境雄渾豁達。

描寫思念故鄉的經典古詩詞,道盡了孤獨,此詩送給離家的你

更多經典古詩詞請關注@詩詞精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