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丨鋁塑膜國產化提速,2018年市場規模將達40億元

今年以來,電池廠家對國產鋁塑膜的接受度已明顯提升,國產鋁塑膜在動力領域的上量已步入快速發展期,多家鋁塑膜企業紛紛佈局擴產。

作為軟包電池封裝的關鍵材料之一,隨著軟包電池大量裝機,鋁塑膜的需求也日益旺盛。目前鋁塑膜的國產化率不足10%,而市場空間卻達50億元,隨著國內廠家技術獲得突破、電池企業逐步接受,國產鋁塑膜將打破日本壟斷,迎來發展新局面。

市場丨鋁塑膜國產化提速,2018年市場規模將達40億元

鋁塑膜結構和軟包電池

軟包拉動,2020年國內鋁塑膜市場空間將達50億元

由於軟包電池相比圓柱、方形電池具有能量密度優勢,更符合動力電池發展要求,未來滲透率有望持續提升。2017年軟包電池產量為29Gwh,增速達26%,預計2018年軟包電池產量將達40Gwh,將成為圓柱、方形、軟包三種形態電池中市場需求增速最大的領域,同比增長將超過35%。軟包電池的發展將拉動鋁塑膜需求快速增長。

但是鋁塑膜市場長期以來被DNP、昭和電工、慄村化學等日韓企業壟斷,目前鋰電池材料中正、負極、隔膜、電解液、鋁塑膜國產率分別為92%、98%、90%、100%、10%,鋁塑膜是唯一塊沒有大規模國產化的材料。隨著國內廠商獲得技術突破,鋁塑膜國產化進程明顯提速。

2017 年中國鋰電池鋁塑膜的需求量同比增長了47%,預計未來 5 年鋁塑膜年均複合增速將超 30%。

據起點研究院(SPIR)調查,2017年中國鋰電池鋁塑膜的需求量為1300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5%;市場規模為38.5億元,同比增長28%。預計到2018年,鋁塑膜的市場規模將達到40億元。到2020年,預計國內鋁塑膜產量將達2.2億平方米,市場空間將達50億元。

推動鋁塑膜國產化進程最主要的還是成本因素,一位軟包電池企業技術負責人告訴鋰電大數據,目前鋁塑膜成本佔軟包電池成本的15%左右,而國內外價格差距約在20%~30%,在動力電池企業降成本需求迫切的情況下,國內軟包電池企業導入國產鋁塑膜需求迫切。

另一方面,鋁塑膜長期被日本壟斷,從供應商多元化的角度來說,國內企業也有意培育國內鋁塑膜供應商。同時進口鋁塑膜需要通過代理購買,有問題不能得到及時解決,同時在物流、服務以及供貨的及時性方面也存在極大不便利。

一位業內人士向鋰電大數據表示,目前軟包電池企業對國產鋁塑膜已經越來越認可,國產鋁塑膜在數碼類領域應用已經沒有問題,在動力電池領域,由於電池企業更加謹慎,對鋁塑膜的性能要求更高、測試評估次數也更多,所以國產化進程較數碼類慢,但是在電池企業降成本的大趨勢下,由於成本等因素,電池企業也更願意嘗試國內產品。今年一季度變化明顯,多家公司正在加緊對接客戶、送樣廠家,今年鋁塑膜將進入國產化替代的重要過渡期。

加緊擴產,2020年主流企業總產能將達2.5億平方米

市場丨鋁塑膜國產化提速,2018年市場規模將達40億元

新綸科技通過收購日本凸版印刷的鋁塑膜業務來進入行業,目前其日本工廠擁有一條月產能200 萬平的生產線,2017 年真正實現產業化,全年產銷量約1100萬平米,預計2018 年有望進一步提升至1800 萬平米以上。常州工廠一期預計2018 年6 月進入試生產並逐漸放量,二期預計2019 年3 月竣工投產(一期二期產線月產能均為300 萬平),屆時公司總產能將達到800 萬平/月,將超越日本DNP 和昭和電工成為全球最大的鋁塑膜供應商。

目前,新綸科技已與多氟多新能源、捷威動力等在鋁塑膜的採購和供應上開展合作。近期,新輪科技與孚能簽訂了高達5億元的採購合同,自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期間,孚能科技將向公司採購鋁塑膜產品,需求計劃為累計1900萬平方米,新綸科技為其第一供應商。

目前道明光學鋁塑膜業務正處於快速發展之中,動力方面正在跟幾家國內知名動力電池企業進行前幾輪檢測,有幾家已通過三輪測試並進行小批量送樣。道明光學2017 年銷售鋁塑膜103 萬平米,2018 年預計達到700-800 萬平米,2019 年1200-1300 萬平米。目前公司產能水平在1500 萬平米,2019 年計劃擴產500 萬平米,2020 年總產能提升至2000 萬平米。

明冠新材鋁塑膜已經率先在動力領域開始應用,2017年產能達3000萬平方米,在7月初將滿足5000萬平方米/年的鋁塑膜供應能力。目前明冠新材已經與天勁新能源、鋰動電源等多家動力電池企業簽署了中長期合作協議。

璞泰來從2012年開始鋁塑膜核心工藝和材料的研發,目前已經取得關鍵複合工藝和CPP材料的突破,同時針對車用軟包電池的強度問題推出了鋼塑膜產品,前期技術積澱即將迎來收穫期。5月29日璞泰來在互動平臺表示,鋁塑膜目前處於小批量生產和市場推廣認證階段,未來公司將根據客戶認證和需求情況,進一步擴大鋁塑包裝膜的產能。

紫江新材自主研發的E91黑色鋁塑膜,是繼日本DNP之後成為全球少數供應商之一,其幹法鋁塑膜項目正在推進中,為未來2~3年的動力鋁塑膜市場佈局打好基礎。目前公司鋁塑膜產品已在數碼類領域實現全面應用,並持續放量替代日系品牌;在動力電池領域,目前已有十餘家客戶進入批試階段,其中已有部分客戶進行了小批量採購。目前公司產能為120萬平方米/月,後期將會達到200萬平方米/月。

根據紫江新材上市公司紫江企業年報,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5.08億元,比去年同期上升1.81%,其中,紫江新材鋁塑膜銷量實現了大幅突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8億元,淨利潤1696.7萬元,經過多年發展,紫江新材鋁塑膜已進入盈利週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