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改革開放初期的淳樸價值觀

《渴望》是實實在在被億萬人“渴望”著的,劉慧芳是時代節點上最光彩照人的“母性”投影。

“悠悠歲月,且說當年”:嗯,不錯,那會兒,張凱麗女士是所有中國觀眾夢寐以求的,“居家必備款”賢惠女神。在社會轉軌與時代動盪的罅隙中,我國第一部長篇“室內劇”《渴望》(1990年首播)不啻為散發著甘草味的、莫大的精神慰藉。它使電視劇更廣泛地被千家萬戶“普通人”所接受,並觸發了他們強烈的情感共鳴。

《渴望》:改革開放初期的淳樸價值觀

“劉慧芳”這三個字,頗具勞動人民美好品質的代表性元素,一聽就和“王亞茹”之流暗嵌“知識分子”“小資產階級情調”屬性的名字,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她性格溫順善良,幫助了處在人生低谷的王滬生,又撫養了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小芳;她無私無我奉獻一生,在家庭生活中總是甘願為丈夫“犧牲”,任勞任怨;她又有著傳統女性不能割捨的一份柔腸百轉的“黏”勁,無論是面對柴米油鹽的日常瑣事,還是身陷“愛怨情愁”的風暴中心,難免猶豫,不夠果斷……總之,慧芳是個既卑微且偉大的女子,她的順從、隱忍令人憐惜,她“蒲草韌如絲”的堅強與責任感,則已經帶著些許工人階級新女性的印記了。

《渴望》:改革開放初期的淳樸價值觀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劉慧芳同志遠未達到“#MeToo”等女權運動的標準。事實上,王小波先生在《中國知識分子與中古遺風》中“黑”得好像沒錯:“……大家蜂擁而上讚美過的正面形象,也就是電視劇(《渴望》)裡面的一位婦女。該婦女除了長得漂亮之外,還像是封建時期一個完美的小媳婦。當然,大夥是從後一個方面,而不是前一個方面來讚美她;這也是中古的遺風。”同樣,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劇中折射的“門第觀”,倒真個現實:這邊廂,是以“王家及其周邊”建構的所謂“世胄高位”;那邊廂,是以“劉家、宋家及其周邊”建構的所謂“下層平民”。特殊的年代造就了陰錯陽差的交集,一旦風波平息,兩個世界的“不可調和”就顯得咄咄逼人起來。

所幸,人性中美好的東西是保留下來的。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急速邁向“現代化”的當口,傷痕時時隱痛,一切方興未艾。人們亟需修補內心被曾經的巨震損毀的裂縫,亟需一雙細膩、體貼的手的撫慰。所以,《渴望》是實實在在被億萬人“渴望”著的,劉慧芳是時代節點上最光彩照人的“母性”投影。“慈”“柔”“暖”等等形容是抽象的,而熒屏上一顰一笑皆樸素、灑向人間都是愛的慧芳是具象的,她應該得到敬重。

製作組的“良心”,也體現在對其他角色的安排上。好男人羅岡和高冷姐亞茹破鏡重圓,老實人宋大成和潑辣妹月娟長長久久——要是擱在如今的“大女主戲”裡,這兩人估計難逃編劇“魔掌”,會悲慘淪為女主的炮灰備胎。

《渴望》唯一不太厚道的地方,是讓反面人物叫“滬生”。此人勇氣和心眼一般小,自理能力差,朝秦暮楚。一開始,他偶爾有點少爺作風,但總體上勉強算個懂情知趣的小白臉,誰料“翻身”之後,幹出的事兒怎麼看怎麼招人厭——就因為“負心多是‘滬生者’”的刻板成見?嘖嘖,魔都威武雄壯的漢子們喲,已經數不清這是自家第幾次躺槍了。罷罷罷,男人麼,氣量大點,阿拉不計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