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它的助攻,国产电影票房上10亿只是传说

2017年,中国电影的增长不如预期。但是经过了一年的发展和调整之后,2017年,中国电影的增速步入理性轨道。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559.11亿元,同比增长13.45%。2017年全年生产电影达970多部,总票房超559亿。而在2017年票房过亿的影片中,国产片占51部,超过了进口影片(41部),其中国产电影票房301.04亿元,占票房总额的53.84%。

没有它的助攻,国产电影票房上10亿只是传说

2017年,除《战狼2》外,《羞羞的铁拳》《功夫瑜伽》《西游伏妖篇》《芳华》和《乘风破浪》的票房也都过了10亿,使得票房“10亿俱乐部”再度扩容,数量达到15部,同比2016年增长近七成。

这显示了中国电影市场的成熟和质量正在逐步提升,是值得高兴的喜事,但是我们也应该同时看到一些忧虑和隐患,那就是:

中国电影发展严重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并且更加突出。2017年国产电影排名前两位的是《战狼2》和《羞羞的铁拳》,占国产电影总票房的30%。“头部电影”票房占比如此之高,电影市场对“爆款”的依赖性很大值得警惕。2017年,如果没有《战狼2》的出现,电影总票房能否突破550亿元还是未知数。另外,不少已经上映的国产片票房惨淡,非著名导演与演员的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导致了电影质量参差不齐,排片量低,票房结构严重不平衡。这些现象严重打击了青年导演与演员的成长积极性,对电影事业的发展并不是一件好事。

1、谁在引领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

除此以外个人认为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社交媒体开启了老百姓对电影的认知,随手所及的娱乐明星信息,各种电影场景的神吐槽,专业影评人的深度分析文章等都在通过社交媒体传播着,增加了电影从制作到发行的透明度,让大家对荧幕后的工作更加了解,让电影不再神秘。

这其中微博功不可没。超过300家的影视公司(覆盖行业内大于90%的公司)在微博发声,从制作到上映的每一个环节阶段,电影都可以在微博上发声,持续的报道各种电影信息。微博可以说是当前中国娱乐圈最重要的一个社交媒体营销阵地,微博是一个全媒体平台,能够容纳多个层级的用户,通过他们自发的互动造成传播(明星、编导主创、影视机构、媒体、自媒体/影评人、品牌广告主、电影爱好者、粉丝、普通观众),形成了完整的电影生态。

微博是年轻观影群体的最佳聚集地

根据微博2018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截至今年 3 月,微博月活跃用户数已增至 4.11 亿,成为全球第 7 家活跃用户规模突破 4 亿的社交产品。其中移动端用户比例达 93%,日活跃用户增至 1.84 亿。微博2017用户报告显示其用户群体主要集中在30岁以下,而这与院线电影受众几乎是完全重合的。

没有它的助攻,国产电影票房上10亿只是传说

没有它的助攻,国产电影票房上10亿只是传说

虽然不敢说看电影的人都玩微博,但是敢说的是所有玩微博的人都看电影、吐槽电影......

多种表现方式形成营销闭环

微博是一个全媒体平台,整合了文字、图片、视频等不同内容形式,以文章、话题、问答、故事等不同表现方式展示给受众。电影在微博上的互动和传播形式,也借助微博的全媒体矩阵更加多样化。

不论是演员个人还是整个剧组,或者是发行方,都可以通过微博的各种内容表现形式来与粉丝互动分享,通过发布粉丝感兴趣的内容顺便“植入”广告,为电影宣发助力。

没有它的助攻,国产电影票房上10亿只是传说

明星们可以通过微博问答的方式与粉丝互动,回答粉丝感兴趣的话题,这样既满足了粉丝们小小的好奇心,又可以为明星个人带来收益。

剧组或者发行方可以通过微博故事发挥自身IP的影响力,发起网友喜欢的小视频模仿互动比赛,可以更加有效的吸引粉丝关注。

发行方更加可以借助微博之力打造自身影响力,让发行方的品牌成为电影质量品质的代名词,提升自身品牌在粉丝心中的影响力,毕竟铁打的公司流水的明星,靠流量小生不如靠自己的口碑来的安心和实在。

微博上有一整套适合电影推广的产品,从官方微博作为一个电影信息分发的阵地开始,到电影话题、信息聚合页,到电影广场、榜单、购票、点评口碑等,从营销、购票到口碑,有一个完整的闭环。

2、微博电影现在大家都怎么玩?

2017微博电影白皮书显示,2017微博电影兴趣用户规模相比2016年上涨34%达到1.87亿。在本周举行的2018#微博电影之夜#中,明星荟萃导演云集,微博四场直播观看总人数4000万; 2018#微博电影之夜# 相关话题24小时阅读增量达18.2亿;盛典视频播放总量突破1.3亿。在这场年度电影盛宴中,微博再次显示了它的力量。大家可以想一想,有几个平台不付明星出场费明星们也趋之若鹜的?

没有它的助攻,国产电影票房上10亿只是传说

大家都怎么玩?

电影宣发在微博上取得的成绩不容小觑,2017年微博电影官微开通总数达到295个,其中过亿电影100%开通官微,所有官微发布微博超12万条,总阅读数破266亿,总视频播放量突破48.06亿。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现象,作为社交媒体,电影在微博上的传播几乎百分百就是口碑传播,而口碑扩散最广电影包括两类:

  • 全民口碑电影
  • 明星粉丝电影

作为全民口碑电影的典型代表,《战狼2》的成功,与其在微博上的高热度传播息息相关,从微博话题提及量与当日票房数据对比来看,微博的影响力与票房高度重合,体现了微博话题量与票房的高相关性。

没有它的助攻,国产电影票房上10亿只是传说

2017年票房排名前十的影片中,有九部上映当月排在微博热议月榜前三,有七部排名第一。2018年截止到目前票房排名前四的影片,在上映当月都进入了微博热议月榜的前三。可以说微博玩得好的电影,票房一定不会太差,但是微博玩的不好的电影,票房也绝对高不到哪去。

没有它的助攻,国产电影票房上10亿只是传说

微博口碑可以逆袭票房

从近两年的数据来看,微博口碑发酵助推电影票房逆袭已经成为了常态,低票房的口碑电影可以通过微博影评人的口碑扩散、明星口碑扩散、大V口碑扩散、大众口碑扩散几个步骤进行传播,开始反推影院进行排片。

没有它的助攻,国产电影票房上10亿只是传说

《二十二》就是典型的口碑逆袭电影,作为一部话题沉重的纪录片,本身就不具备吸引人们去电影院观影的任何特点,但是其在微博上的高口碑最终让其在首日排片仅有1.4%的情况下,做到了上映三天后达到了10.8%的高排片。没有微博中粉丝们的推动,逆袭只是一个传说。

没有它的助攻,国产电影票房上10亿只是传说

3、四级联动形成闭环

微博现在在电影宣发上的动作已经可以做到四级联动,即:跨界联动-行业联动-宣发联动-商业联动。微博已经通过这四级联动形成了完整的营销闭环。

没有它的助攻,国产电影票房上10亿只是传说

跨界联动

行业联动

宣发联动

微博上有一整套适合电影推广的产品,从官方微博作为一个电影信息分发的阵地开始,到电影话题、信息聚合页,到电影广场、榜单、购票、点评口碑等,从营销、购票到口碑,有一个完整的闭环。

近两年,80%以上过亿影片会在微博上投放广告。从广告产品来说,微博的信息流广告产品,比如粉丝通、品牌速递,对于电影视频的推广非常有效。开机报头、发现页等曝光类的资源,可以让影片快速触达规模庞大的潜在观众。作为内容营销的有力助推器,热搜榜、热门话题和热门微博也是片方在微博常用的推广手段。

电影在微博上的营销手段不断丰富,并且随着微博内容形态的发展不断创新。比如短视频的广泛应用。《黑豹》北美首映当日在微博对红毯进行了直播,大量红毯短视频在微博进行二次传播。最终#漫威电影黑豹#话题阅读量突破1.5亿,制造影片映前热度一大峰值。今年上半年超过50部院线电影进行了短视频营销。《红海行动》、《捉妖记》系列短视频在上映期间播放量超过2500万,《复仇者联盟3》系列短视频播放量超过3000万。

商业联动

商业联动也可以称为跨界联动,让电影与内容相关品牌共同推出视频广告和互动产品,增强消费者的场景体验,互相合作借势,达到比单独推广更好的宣传效果。这也是微博最擅长做的事情之一。

新生代的导演和演员要学会主动发声

如今的电影产业已经进入了新生代导演和90后演员的主场时代,但是许多的曝光资源依然掌握在老一代的电影人手里,新生代导演和演员在传统渠道还并不具备非常强的影响力,这也导致了招商引资差、电影质量差等一系列严重后果,但是如果你能玩转微博,做一名“流量导演或演员”,将会收获不一样的结果。

十几年前一名导演要把自己的电影推广出去得接受无数媒体访问,媒体资源都被核心导演占据,而现在已经进入自发传播阶段。《冈仁波齐》就是因在微博上收获大量“自来水”的支持而最终收获取得良好市场回报的典型。

作为新导演,一定要让自己被大众和业界看到,《冈仁波齐》的导演就深谙这一点,让自己和作品获得了大量的曝光,让圈外人都知道了这部作品。

旧的媒体时代已经过去,新的媒体时代已经到来,越早懂得新媒体时代的玩法,就能越早享受时代的红利,作为平台活动的组织者和发起者,让平台越来越开放和公平,也是考验微博未来能否担起大任的条件之一,相信这也是微博未来努力的方向。

导演,今天,你上热搜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