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相信買票看過的觀眾,小瀋陽是盲目自信,還是自欺欺人?

這幾天發了幾篇批評《猛蟲過江》的文章,引來了很多水軍謾罵,說什麼沒看過就不要評價,貓眼、淘票票上只有看過才能評分。

我好奇去貓眼看了看,誰特麼說的只有買過票才能評分,明明點到電影頁面就可以評。

只相信買票看過的觀眾,小瀋陽是盲目自信,還是自欺欺人?

電影的利益相關方拿這個藉口出來忽悠人就算了,沒想到那麼多人被騙了還跟著小瀋陽後面瞎吆喝。

告訴那些噴子們,目前,國內唯一信得過的電影評分網站有且只有豆瓣一家。

強烈懷疑很多售票平臺的評分是可以人工干預的,也就是說想改成多少分就是多少分。

小瀋陽說那些話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罷了,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小瀋陽的言語行動著實讓人失望。

只相信買票看過的觀眾,小瀋陽是盲目自信,還是自欺欺人?

為什麼貓眼、淘票票、微博評分都在8分以上,稍微動點腦子就能想清楚。

如果分數低了,六分、七分、甚至不及格,還有誰願意買票去電影院。

說到底是為了利益,而且這個利益裹挾著所有評分網站都在搞小動作。

知道去年的世紀大爛片《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在貓眼上曾經有過8分以上的評分嗎?要這樣說,《猛蟲過江》倒是和《純潔心靈》是一路貨色了。

每次看到那些購票網站上一水的八分九分就感到絕望,國產電影要是評價都這麼好,早就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無數了,何至於如今這樣爛泥扶不上牆。

請記住,你每一次的是非不分都是在戕害國產電影。

只相信買票看過的觀眾,小瀋陽是盲目自信,還是自欺欺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