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們也是有友情的,小天鵝救了小猴子命他們成為了莫逆之交

動物之間有“友情”嗎?對這個問題,人們進行了長期的爭論。生 物學家和生態學家對某些動物進行了觀察和研究,結果表明,它們確實 有“互助友愛”、“扶危救難”的行為。科學家們把動物的這種行為稱之 為“利他主義”。

在一個圍著欄杆的棚子裡,一頭名叫貝爾的雌黑猩猩從地上揀起 一根小樹枝,把上面的葉子全部摘掉。它想幹什麼?美國斯坦福大學 的生物學家進行了 6個月的觀察,才揭開了其中的秘密。原來,這頭雌 黑猩猩是把樹枝當作牙籤,去給一頭雄黑猩猩剔牙。貝爾像牙科醫生 那樣,讓自己的“病人”躺下來,而它則站在或乾脆跪在“病人”面前,一 手扶著“病人”的頭或扒開“病人”的嘴,另一隻手拿起“牙籤”,認真地給 “病人”剔除牙縫中的積垢。萬一找不到合適的“牙籤”,貝爾便用自己 的手指代替“牙籤”。科學家作了一個統計,在6個月中貝爾給“病人”

動物們也是有友情的,小天鵝救了小猴子命他們成為了莫逆之交

剔牙23次,平均差不多每週1次,每次3 ~ 12分鐘。

螞蟻王國曆來有“助人為樂”的好傳統。飢腸轆轆的螞蟻,可以向 吃飽了的螞蟻“求援”,要求施捨。通常飽漢子”都會“慷慨解囊”—— 吐出一滴透明的液汁。如果對餓蟻的請求置若罔聞,那麼這個“小氣 鬼”就會受到蟻群的嚴厲懲罰。

一次,有人在車輛頻繁的十字路口,看到兩隻狗。其中一隻已年老 體衰,眼睛幾乎全瞎了,耳朵也聾了;另一隻卻年輕力壯,耳聰目明。老 狗正想過馬路的時候,突然小狗用自己的身子擋住了它的去路。這究 竟是為什麼呢?目擊者還來不及思索,只見一輛高速行駛的小汽車在 它們的身旁一掠而過。倘若小狗不加阻攔,老狗早就一命嗚呼了。不 多一會兒,小狗又看了看左右,見附近沒有車輛,才讓老狗過去,而它自 己則在旁邊護送著。

動物們也是有友情的,小天鵝救了小猴子命他們成為了莫逆之交

在英國古納雷斯堡動物園裡,有一間“友好動物房”。在那裡,一隻 老鼠經常在山羊頭上爬來爬去,可山羊卻毫不介意,泰然處之;一隻白 兔經常蹲在烏龜背上休息,它倆感情融洽,形影不離……那些動人的情 景吸引了不少遊人。

一個動物園裡的小天鵝和小猴成了莫逆之交。小天鵝曾經救過小 猴的命,因而它倆之間有著特殊的感情。小天鵝一發出驚叫聲,小猴便 立即靠近它那毛絨絨的身體,用手輕輕地撫摸著,使之平靜下來。有一 年的秋天,小猴突然從籠子裡逃了出來,一頭鑽進動物園的森林裡。管 "理人員四處尋找都毫無結果,只得請小天鵝幫忙。他們把小天鵝趕出 溫暖的籠子,小天鵝對此表示抗議,便大聲地叫了起來。躲在樹林裡的 小猴聞聲趕來,救護自己的好朋友。這時,管理人員便把它們送回自己 的籠子。

動物們也是有友情的,小天鵝救了小猴子命他們成為了莫逆之交

怎樣來解釋動物的這些行為呢?對此,眾說繪紜,莫衷一是。有的 科學家認為,動物的互助精神或利他主義,可能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在 漫長的進化歷程中,一種動物如果沒有互助精神,它就很難生存和發展 下去。許多人都確信,動物的這類行為已超出了本能的範疇。1976 年,一門新的學科——動物社會習性學應運而生。研究者們試圖從社 會學的角度,研究動物的群體結構和個體行為。

動物們也是有友情的,小天鵝救了小猴子命他們成為了莫逆之交

英國動物學家和行為生態學家道金斯等人,則從遺傳學的角度解 釋動物的這些行為。他們認為,動物的行為都是在生物的遺傳物質基 因的控制之下的;基因是主要的策略制定者,大腦只不過是個執行者而 已。近親多半有著同樣的基因,同一種群的動物的基因也較為接近,這 就是動物群中利他行為普遍存在的原因所在。

動物們也是有友情的,小天鵝救了小猴子命他們成為了莫逆之交

看來,要完全揭開動物“友情”之秘,尚有待於進一步的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