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別山金寨縣“馬丁公路”馬鬃嶺“鷹宿崖”下風車轉自駕遊!

大別山金寨縣“馬丁公路”馬鬃嶺“鷹宿崖”下風車轉自駕遊!

  “馬丁公路"是被自駕遊的朋友冠以的名稱。大別山綿延數百里,如千萬條蛟龍纏繞,橫亙在藍天白雲下,青山綠水間。在安徽省金寨縣馬鬃嶺至丁埠段,延山脊劈開一條公路,公路地勢落差隨山勢起伏,駕車行駛驚心動魄,但又讓人心曠神怡,因而又成為大別山戶外自駕最理想的線路。

大別山金寨縣“馬丁公路”馬鬃嶺“鷹宿崖”下風車轉自駕遊!

近日,靜哥駕駛摩托車進行了一段短距離的穿越。從十二檀出發隨盤山公路而行,約二十分鐘到達“馬丁公路"的馬鬃嶺中心區域,這是一條為信義電力安裝風力發電項目開出的道路。一路前行,兩邊深谷可見,放眼左右,花石鄉與果子園鄉的村舍民居散落在溝谷之間,如同一幅天然畫卷靜靜的舒展。

大別山金寨縣“馬丁公路”馬鬃嶺“鷹宿崖”下風車轉自駕遊!

邊行邊攝,公路實為土路,崎嶇不平,時而盤旋上坡,時而急下百米,冷汗陣陣,不敢放鬆繃緊的神經。又騎行20多分鐘,來到花石鄉茶棚村與新塘村交界的“鷹宿崖"。兒時就聽過這裡有美麗的傳說,說果子園一帶有一條惡龍經常危害鄉里,水患連連,當地“聖母洞″修煉的聖母得知,便放出神鷹啄瞎了龍眼,惡龍失明後,化作臥龍山,神鷹化作“鷹宿崖",從此這裡平安和諧,風調雨順。

大別山金寨縣“馬丁公路”馬鬃嶺“鷹宿崖”下風車轉自駕遊!

幾十年前的故事一直伴隨著我的風雨人生,早就想去“鷹宿崖",一睹神鷹化身的風采,由於當年沒路,心中的願望一直無法實現。正值五月中旬,雨後山峰碧翠,一覽眾山,萬峰猶如膜拜的群臣,山高吾為峰的威嚴此時展現的淋漓盡致,到了,眼前的突起的兩座山峰不正是神鷹的化身“鷹宿崖″嗎這種美無法用語言描述,只能用心靈去體會。

大別山金寨縣“馬丁公路”馬鬃嶺“鷹宿崖”下風車轉自駕遊!

站在“鷹宿崖″的腳下,仰望兩座神峰,猶如神鷹展開的翅膀,翅膀下懸崖峭壁,險象橫生,聽說果子園鄉白紙棚的“聖母洞"與花石鄉“雞冠寨"東西貫通,中間部分正是“鷹宿崖”,曾有樵夫見過“鷹宿崖″洞中飛出數百隻老鷹的壯觀景象,口口相傳,神秘莫測。“鷹宿崖"與“帽頂山、百丈巖″兩座高峰相望,雄偉至極。

大別山金寨縣“馬丁公路”馬鬃嶺“鷹宿崖”下風車轉自駕遊!

“鷹宿崖"下還有一道美麗的風景,那就是上百個風力發電裝置,它們隨山勢而居,一字排開,巨大的身軀高聳,三片風葉如同水車吱呀轉動,不禁讓我想起電影巜九九豔陽天》的主題歌,那首阿妹送阿哥參軍的場景。而今站在群峰之巔,彷彿浮現風車吱呀轉動揮送當年金寨十萬兒女參軍的景象,時光荏苒,往事依稀,當年的紅軍阿哥又在哪裡?

大別山金寨縣“馬丁公路”馬鬃嶺“鷹宿崖”下風車轉自駕遊!

夕陽西下,“鷹宿崖"被餘暉塗抹,白色的風車在陽光的照耀下銀光閃閃,湛藍的天空白雲浮動,倦鳥從頭頂回過,尋找它棲息的林木。不知不覺中已至黃昏,一群黃牛飽腹後悠然散步,悅耳的鈴聲隨風迴盪。天邊的晚霞如此絢麗,也許這就是真正的生活,美好的風景總是在旅途中,親愛的朋友,收拾心境再出發,靜哥將在這條發現最美的旅途中與你同行!

大別山金寨縣“馬丁公路”馬鬃嶺“鷹宿崖”下風車轉自駕遊!

神鷹翔天宇,白雲寄相思。風車人生轉,美景醉人痴。邀君登高望,感悟賦新詩。夕陽歸鳥倦,忘我心自知。

大別山金寨縣“馬丁公路”馬鬃嶺“鷹宿崖”下風車轉自駕遊!

馬丁路途險,風光萬千重。峰巒疊翠處,峭壁露崢嶸。一覽眾山小,雨後霧迷濛。竹酒邀君坐,品茗待高朋。

大別山金寨縣“馬丁公路”馬鬃嶺“鷹宿崖”下風車轉自駕遊!

大別山金寨縣“馬丁公路”馬鬃嶺“鷹宿崖”下風車轉自駕遊!

大別山金寨縣“馬丁公路”馬鬃嶺“鷹宿崖”下風車轉自駕遊!

大別山金寨縣“馬丁公路”馬鬃嶺“鷹宿崖”下風車轉自駕遊!

大別山金寨縣“馬丁公路”馬鬃嶺“鷹宿崖”下風車轉自駕遊!

大別山金寨縣“馬丁公路”馬鬃嶺“鷹宿崖”下風車轉自駕遊!

大別山金寨縣“馬丁公路”馬鬃嶺“鷹宿崖”下風車轉自駕遊!

大別山金寨縣“馬丁公路”馬鬃嶺“鷹宿崖”下風車轉自駕遊!

大別山金寨縣“馬丁公路”馬鬃嶺“鷹宿崖”下風車轉自駕遊!

大別山金寨縣“馬丁公路”馬鬃嶺“鷹宿崖”下風車轉自駕遊!

大別山金寨縣“馬丁公路”馬鬃嶺“鷹宿崖”下風車轉自駕遊!

大別山金寨縣“馬丁公路”馬鬃嶺“鷹宿崖”下風車轉自駕遊!

大別山金寨縣“馬丁公路”馬鬃嶺“鷹宿崖”下風車轉自駕遊!

大別山金寨縣“馬丁公路”馬鬃嶺“鷹宿崖”下風車轉自駕遊!

大別山金寨縣“馬丁公路”馬鬃嶺“鷹宿崖”下風車轉自駕遊!

大別山金寨縣“馬丁公路”馬鬃嶺“鷹宿崖”下風車轉自駕遊!

大別山金寨縣“馬丁公路”馬鬃嶺“鷹宿崖”下風車轉自駕遊!

大別山金寨縣“馬丁公路”馬鬃嶺“鷹宿崖”下風車轉自駕遊!

大別山金寨縣“馬丁公路”馬鬃嶺“鷹宿崖”下風車轉自駕遊!

大別山金寨縣“馬丁公路”馬鬃嶺“鷹宿崖”下風車轉自駕遊!

他傾力打造以中國宣紙文化的"活化石"、"天馬文化的發源地"十二檀、馬鬃嶺為代表的眾多旅遊景點,整理挖掘200多萬字的宣傳文字,為推動金寨山水旅遊竭盡全力。歲月如歌,往事如煙,在前行的路上,他率直、坦然、愛憎分明的性格特徵從未改變。為了家鄉發展,他無怨無悔、痴心不改,將生命情感與大自然緊緊相融。雖然前路任重而道遠,他真誠希望與各界朋友一路同行,發現旅途中最美的風景。

大別山金寨縣“馬丁公路”馬鬃嶺“鷹宿崖”下風車轉自駕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