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樹梢間,少不了“熊貓眼”築巢小能手

有一種特別會做窩的黑眼圈小可愛,天熱了,它們從中亞、西亞地區飛往我們新疆求偶繁殖:

5月的樹梢間,少不了“熊貓眼”築巢小能手

白冠攀雀(Remiz coronatus)是攀雀科、攀雀屬的小型鳥類。體長約11釐米,比常見的麻雀要小。它們的突出特徵是頭頂白色,從前額到臉有一條寬寬的黑紋,有時黑紋可以延伸至後腦勺。

它們有一圈白色的頸環,背棕色,到腰和尾上覆羽逐漸變為暗棕黃色。尾黑褐色,飛羽黑褐色,羽緣白色,下體白色。

5月的樹梢間,少不了“熊貓眼”築巢小能手

白冠攀雀最引人注目的不是白冠,而是黑眼圈,黑眼圈極其嚴重,宛如一個眼罩,一雙眼睛完全包裹在一片黑色中,看都看不清。

雄鳥和雌鳥外形差不多,雌鳥的顏色暗一點,頂冠及頸環是灰色的。幼鳥的顏色更淡。

5月的樹梢間,少不了“熊貓眼”築巢小能手

攀雀是一種攀禽,所謂攀禽,就是善於攀援樹木的鳥類,能靈巧地攀附在樹幹上,或者懸掛在樹枝上,在枝葉間搜尋食物。我們熟悉的攀禽有啄木鳥和鸚鵡,大家回想一下它們攀援在樹幹和籠子上的狀態,就能理解這個詞啦。

對白冠攀雀來說,高超的攀援技術是它與生俱來的能力,也是它賴以生存的一項重要技能,它們需要攀援在樹枝上來築巢。

5月的樹梢間,少不了“熊貓眼”築巢小能手

性格活潑、行動敏捷的白冠攀雀是築巢高手,它們可不是簡單地用樹枝和枯草搭窩,而是織:編織出一個掛在枝頭的巢。

它們先要收集羊毛之類的纖維,首先將羊毛裹在兩根樹枝上,打好“地基”:

5月的樹梢間,少不了“熊貓眼”築巢小能手

然後在兩根樹枝之間來回編織纏繞,最終織成一個柔軟溫暖的口袋,白冠攀雀就在口袋裡居住、產卵、孵化。

看,織好啦,白冠攀雀的巢呈一個大大的口袋狀,柔軟又溫暖!

5月的樹梢間,少不了“熊貓眼”築巢小能手

雌性白冠攀雀挺喜歡沾花惹草,雄性只能忍著,但有時也不是你想忍就能忍,人家還不配合你呢!

有時等雄鳥回巢,會發現老婆已經跑了,再也不回來,把一窩孩子也甩給了前夫……悲催的雄鳥只好繼續孵卵或者自己拉扯孩子,只能當單親爸爸啦。

5月的樹梢間,少不了“熊貓眼”築巢小能手

△雌性白冠攀雀和兩隻雛鳥

白冠攀雀一般棲息於葦叢和樹間。主要以昆蟲為食,也吃植物的果實、嫩葉等,不挑。它們分佈於中亞地區至中國西北,以及俄羅斯東南部,在國內,新疆可是觀賞它們的好地方哦。

除繁殖期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外,這種鳥其他季節大多成群活動。

5月的樹梢間,少不了“熊貓眼”築巢小能手

隨學隨記

文/ Eva

圖/中國植物圖像庫、暱圖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