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房產信息聯網就要埋葬購房群體?你一定是想多了

憑房產信息聯網就要埋葬購房群體?你一定是想多了

端午小長假後,中國不動產信息登記在輿論一片驚呼聲中實現了全國聯網。

很多人認為,全國統一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不但是一柄可以查證貪官房產的反腐利劍,也給國家開徵房地產稅、空置稅提供了技術支撐,還會成為政府今後精準調控樓市的一個得力手段。

在他們眼裡,對目前瘋漲的樓市來說,此舉不亞於投放到廣島上空的原子彈,更是一劑猛藥,會讓房價快速下跌。

樓市資本論認為,不動產信息聯網並不會改變樓市基本態勢,對當前房價不會產生直接影響;從當前樓市供求的基本面來看,穩增長、促發展,仍是主旋律。

憑房產信息聯網就要埋葬購房群體?你一定是想多了

【一】房地產稅開徵倒計時?

樓市看空者的一個主要觀點是,全國聯網是開徵房地產稅的必要條件,聯網的實現意味著房地產稅的制定出臺進入倒計時。

憑房產信息聯網就要埋葬購房群體?你一定是想多了

於是,人們便對房產信息全國聯網與房地產稅立法產生自然聯想,以為徵稅就此真正提上了政府日程安排,將對炒房行為產生有力震懾,促使房價下跌。

不能不說,這個想法很傻很天真!

不動產的統一登記確實有助於摸清全國住房家底,為開徵房地產稅提供決策支持和執行平臺,但立法徵稅畢竟是嚴肅的事,這並不意味著房地產稅可以立馬開徵。

這一層,還是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看得明白。6月19日,他在個人微頭條中評論說,(全國聯網)這個系統並不是為了徵房產稅做準備,也不能“以人查房”,如果是這樣,可能再過十年也推出不來。

話再說回來,即便國家開徵房地產稅,這是否即等於降房價?也不見得!

樓市資本論認為,作為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建設的重要一環,房地產稅通過增加保有成本,對樓市供需確實有一定的調和作用。但考慮到各方利益,該措施最多是控制住房價上漲勢頭,決不是要讓房價跌下來。

對控房價的認識,建行董事長田國立的話很有代表性。他在今年的陸家嘴論壇上公開表態,房價真控下來,不但房地產商害怕,買房者同樣害怕,銀行也害怕,相關部門都害怕。

憑房產信息聯網就要埋葬購房群體?你一定是想多了

中國建設銀行董事長田國立

任志強說得更直白,中國人之所以熱衷於搶房子,一個重要原因是,房子是現在中國法律上使用期限最長的一個財產,其它神馬都是浮財,隨時可能被別人拿走或清零。基於此,考慮到現實國情和大眾對房子的感情,任志強認為,房地產稅也就是說一說,根本不可能出臺。

【二】房價漲跌,還是市場說了算

還有人認為,從房產聯網,可以看到中央下狠心調控樓市的節奏。他們的理由是,政府正在編織一張巨網,試圖制服樓市這頭怪獸。

憑房產信息聯網就要埋葬購房群體?你一定是想多了

從一級市場拿地、建設,到二級市場新房銷售、居住,再到三級市場房屋出租和二手買賣,房地產的產業鏈條延伸很長,規模龐大。在這些人看來,中國政府已經介入企業拿地、新房買賣等環節,這次通過住房信息的全國聯網,可以對整個產權情況進行實時動態監測,從而將市場交易的方方面面都納入政府眼皮底下和手掌心裡。今後中央政府通過大數據進行科學調控,精準施策,從交易端開始遏制房價,就能區別於目前地方政府各自為政,使調控效能威力翻倍。

沒錯,全國統一的信息平臺,確能對樓市調控政策的制定與執行提供有力支持。以二手房市場為例,全國聯網的大背景下,政府可以通過調高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部分抵消掉炒房暴利,削減人們對住房的投機意願,從而扭轉樓市目前的倒掛局面。另外,增設房屋空置稅,也有助於落實“租購併舉”方針,推動房屋租賃市場健康發育。

但是,應該看到,如果說有什麼長效機制可以徹底解決中國樓市的痼疾,最好的辦法就是市場化,即一切交由市場說了算,政府對個人房屋買賣不加任何干涉和限制。

因此,對於樓市調控,不管政府會出臺哪些短期措施,從根本和長遠來看,大方向還是要讓市場起主導作用,讓市場來決定房價和資源配置,決不是逆市場而動,人為打壓房價。這也是十九大報告指明的大政方針。

憑房產信息聯網就要埋葬購房群體?你一定是想多了

基於此,樓市資本論認為,不管全國聯網如何支持政府調控,房價的漲跌,最終還是要回歸市場,不是某項單一政策說了算。

【三】三大剛需推動房地產持續發展

現在,讓我們回來看看樓市基本面是什麼情況。

今年第一季度,全國平均房價漲了7.9%,用任志強的話說,是中國房地產有史以來漲幅最高的一個季度。

憑房產信息聯網就要埋葬購房群體?你一定是想多了

這個趨勢是由經濟形勢、金融環境、供求關係和宏觀調控等多重因素決定的,並不會因為房產信息聯網而改變。

信息聯網之後,樓市資本論繼續看漲樓市,理由如下:

一是城市化加速。未來20年,中國城市化率要從目前的58.5%達到70%。這意味著,城市建設將繼續擴容提質,人口流動速度和遷移規模還將加劇。流動產生需求,需求形成價格。因此,未來樓市會出現城市分化,但上漲趨勢不會逆轉,大漲小跌將是普遍現象,特別是一線城市、熱點城市,因為需求疊加,上漲動力仍然強勁。

城市化對樓市的需求到底有多大,讓我們看一組數據:

現有住宅開發能力:約10億平方米/年

現有住宅存量:240億平方米

現有住宅折舊量:按5%的折舊率計算,12億平方米/年

70%城市化率的住房需求:440億平方米

20年增量:10億平方米/年

總量折舊:仍按5%計算, 22億平方米/年

以上數據表明,20年內,中國現有房地產開發能力僅能滿足增量需求;20年後,如果既定城市化目標如期實現,僅房屋折舊產生的市場需求,就超出現有開發能力一倍以上。

憑房產信息聯網就要埋葬購房群體?你一定是想多了

二是改善性剛需。中國現有住房中,老舊房屋佔比很高,大概90%以上沒有熱水、70%以上沒有衛生間,就連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約70%的房子沒有電梯。這些業主迫切需要改善居住條件,他們的剛性需求在未來所佔比例會越來越大。

三是分戶獨居需求。官方數據表示,按現有戶籍計算,中國住房套數與家庭戶數之比,已達到1.1:1,即平均每戶都有一套住宅。但是,隨著社會發展水平的提升,家庭分戶和獨居需求將持續增長。過去三年(2015-2017年),中國每年獨居戶增長30%多,而且還在繼續增長。據任志強估算,中國現有7000多萬獨居戶,其中4000萬是老人,3500萬是年輕人,估計五年以後,獨居群體會達到2億戶,現有房子遠遠不夠用。

從以上基本面來看,未來樓市需求大於供給能力,房地產市場持續增長是大勢所趨。

樓市資本論相信,不動產信息聯網,有助於政府更加深入地瞭解市場真實情況,更為平和地看待房價趨勢,從而統籌全局、精準施策,讓樓市運行更為穩健、更趨理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