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幣圈是怎樣一步步割散戶韭菜的

“一個彙集幣圈內幕的社區,掃碼獲悉下一個‘暴漲幣種’。”

近年來,以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幣”由於其價格猛漲,吸引了不少投資者的目光。一時間,各種打著“去中心化”“運用區塊鏈技術”旗號的“虛擬幣”大行其道,由此引發的財務紛爭,甚至集資詐騙也層出不窮。

近日,市場上出現了一些“內幕情報社區”,號稱能夠為用戶提供第一手“幣圈內幕”,避免用戶成為任人宰割的“韭菜”。

該組織真的能無償為炒幣者提供幣圈的內幕信息嗎?

“彙集幣圈內幕,預知暴漲幣種”

揭秘:幣圈是怎樣一步步割散戶韭菜的

該社區發佈的宣傳海報

該社區發佈的宣傳海報顯示,其分別在4、5、6月份成功預測了EOS(柚子)、GTC(時光幣)、INK(墨鏈幣)、DBC(深腦鏈)的爆拉暴漲,並預告了某項目方將在一週內拉盤的信息。

揭秘:幣圈是怎樣一步步割散戶韭菜的

而另一位在社區群內備註為“幣圈內幕爆料”的客服則坦言,所謂的“內幕信息”並不是憑空獲取的,而是一些“項目方”朋友透露的,這些資源,是新韭菜們不會知曉的。談到為何要與炒幣者進行資源共享,這位客服說,“因為我們後期要做社區產品,需要一定的流量。提前免費透露這些內幕信息,只是為了獲取流量,為日後推廣社區產品做準備而已。”

揭秘:幣圈是怎樣一步步割散戶韭菜的

“內幕信息”的曝出,只是成就了一個新的“二級市場”

為積澱用戶而進行資源共享尚可理解,但是該社區手中掌握的“內幕信息”是否準確?信息來源真的是“朋友告知”這麼簡單嗎?對此,某區塊鏈項目方人士告訴中新經緯,“莊家永遠不會透露對自己不利的信息”。

那麼該社區在宣傳中所說的“彙集幣圈內幕”是假的嗎?該業內人士則稱,“也不完全是假的,他們拿到的情報其實是拉盤後放出的,當項目方從100拉到150時,就需要有人配合從150拉到200,這樣操盤手可以在200的點出貨。接到所謂‘內幕消息’的人能不能賺到錢,就要看200是不是頂點了。”

上述業內人士坦言,“準確來說,這些內幕信息應該稱為‘拉漲信息’,因為它們已經失去了內幕的價值。對大多數人而言,充當的還是韭菜的角色。你會發現,你拿到的‘內幕信息’或許準確無誤,但自己就是賺不到錢。”

所謂的“內幕信息”,只是項目的操盤手為尋找接盤人而釋放的信號,所有接收到這條信號的人只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買入和賣出,於是又形成了一個相互廝殺的二級市場,誰能早一步從這個市場中跳出,誰就能分到“內幕信息”的最後一口羹,但風險極高。操作得當的老手或許能夠根據盤面使獲得的消息實現利益最大化,而那些晚了一步的人,便成為了任人宰割的韭菜,終將要為老手的利益買單。

假意提供內幕信息、推薦看漲幣種(股票),實則是尋找“韭菜”來接盤,這類情況在股市中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兩個月前,知名證券節目主持人廖英強就因“惡意推薦”股票,被證監會罰沒1.29億元。

處罰決定書顯示,2015年3月至11月期間,這位“股評專家”利用其影響力,發佈了含有薦股內容的博客60篇,平均點擊次數為110399次,在其微博、博客“午間解盤”欄目視頻中公開評價、推薦了39只股票共46次,在推薦前使用其控制的賬戶組買入相關股票,並在公開薦股下午開盤後或次日集中賣出相關股票,違法所得4300餘萬元。

揭秘:幣圈是怎樣一步步割散戶韭菜的

“內幕信息”的方向盤將駛向何方?

某虛擬貨幣交易所的工作人員在接受中新經緯採訪時表示,幣圈和股市的老手們“割韭菜”的套路基本上是一致的,只不過股市有證券法和證監會的監管,違法的代價很大。在股市沒有人敢聲稱掌握第一手內幕信息,因為洩露證券、期貨內幕信息是觸犯刑法的。但幣圈是一個很大的監管盲區,在這片法外之地,人們的“發揮空間”也很大。

“任何牟利模式都有紅利期,在紅利期的開始階段往往是紅利最高的時候,但這時候往往存在市場混亂、交易不規範、風險畸高的弊端。雖然國內明文禁止代幣發行和交易,但是人們依舊會為了賺取紅利買幣,因此莊家總能割到韭菜。”他說。

在幣圈,莊家的各種內幕交易、價格操控、虛假宣傳、惡意做空等行為,可以用肆無忌憚來形容。正如上文所言,莊家永遠不會釋放對自己不利的信息,各類消息被爆出來必有其目的性:吸引韭菜注意追高最後被收割,或是製造恐慌打壓盤面收割廉價籌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