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這五個最容易讀錯的地名,據說是語文專業的學生也會讀錯!

在中國幾乎每一個省份都有一些難讀且容易讀錯的地名!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湖北市的那些容易讀錯的地名,以免大家以後再讀錯!

1.猇亭(讀xiāotín 不讀hǔtín)

湖北這五個最容易讀錯的地名,據說是語文專業的學生也會讀錯!

猇亭被稱為湖北最容易讀錯的地名,我猜是更多的人把它讀成hǔ tín(虎亭音)這個讀音了,不過猇亭讀xiāotín 不讀hǔtín。漢字中猇(xiāo)是指猛虎怒吼聲,即虎嘯為"猇",另指神獸禺猇,另有同名古縣名在今山東省。猇亭是湖北宜昌市的一個區,也就是猇亭區。猇亭這個名字的來源有些歷史,它得名於西漢,虎嘯為"猇",十里為一亭,故稱"猇亭"。三國時期著名的夷陵之戰就發生在猇亭,也稱猇亭之戰,是三國時期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

2.蘄春(讀qíchūn 不讀zháichūn)

湖北這五個最容易讀錯的地名,據說是語文專業的學生也會讀錯!

蘄春是湖北黃岡市的一個縣,位於湖北東南部。蘄春讀qíchūn 不讀zháichūn,這是一個比較容易讀錯的湖北地名,許多朋友覺得這個地名生陌生,尤其是第一個字,見都沒見過。其實漢字蘄(qí)有幾種意思,第一種指的是一種香草,像蘄茞;蘄還是安徽省宿州市的簡稱;蘄在古代是地名;蘄還是一種姓氏;蘄春是九尖蘄艾的生產地,這裡處處風景秀麗,民風純樸。蘄春縣還是李時珍的故鄉。

3.黃陂(讀huáng pí 不讀huáng pō)

湖北這五個最容易讀錯的地名,據說是語文專業的學生也會讀錯!

看到黃陂這個地名,許多人是猶豫了,有些人覺得應該都huángbēi,比如在廣東廣州有個地方就叫車陂(chēbēi),在陸豐市有陂洋鎮,這兩個地方的陂字都是發bēi音;也有一些人覺得應該叫huáng pō。其實陂這個漢字是有三個讀音的,分別是bēi /pō / pí,讀bēi的時候,有池塘、水邊、山坡之意,在粵語區域中讀bēi的居多(因粵語的"陂"指"陂塘"),如東陂、車陂、高陂等,不管是普通話還是粵方言都發"碑"字的音;讀pí的時候,大多是作地名用,比如湖北黃陂,還有像傘陂,地名,在河南省潢川縣,有"魚米之鄉"之稱;‍讀pō的時候極少數。

4.監利(讀jiàn lì 不讀jiān lì)

湖北這五個最容易讀錯的地名,據說是語文專業的學生也會讀錯!

監利讀讀jiàn lì 不讀jiān lì,是湖北荊州的一個縣,監利縣歷史悠久,古代為雲夢澤,屬荊州之域,是大溪文化和龍山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三國時期析華容置監利縣,以"地富魚稻",吳國派官"監收魚稻之利"而得名,監利縣就是鑲嵌在江漢平原上的一顆明珠。 監利風景秀麗,畢竟長江在左,洪湖在右,岳陽樓在前,荊州城在後。

5.鄖縣(讀yún xiàn 不讀yuán xiàn)

湖北這五個最容易讀錯的地名,據說是語文專業的學生也會讀錯!

現在湖北十堰鄖陽區原名就是鄖縣,在2014年12月,湖北鄖縣撤縣為區,即十堰市鄖陽區,之前鄖縣的行政區劃為鄖陽區的行政區劃。漢字鄖本意為諸侯國的名字,為楚國所滅,鄖讀yún,是形聲字,阝(邑)為形,員(yún)為聲。鄖縣讀yúnxiàn 不讀yuán xiàn,鄖縣境內有不少文物古蹟,像梅鋪猿人遺址、安城古銅礦遺址、韓家洲遺址、青龍泉遺址、鄖陽府學宮大成殿等。

你覺得在湖北還有哪些容易讀錯的地名呢?

記得與大家分享下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