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江:抓實黨建扶貧 助力鄉村振興

碧江:抓实党建扶贫 助力乡村振兴

抓實黨建扶貧 助力鄉村振興

——碧江區紮實推進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紀實

近年來,碧江區靈活運用“五步工作法”(政策設計、工作部署、幹部培訓、督促檢查、追責問責),準確把握農村產業發展“八要素”(產業選擇、培訓農民、技術服務、資金籌措、組織方式、產銷對接、利益連接、基層黨建),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農村產業發展中的戰鬥堡壘作用,大力弘揚和踐行新時代貴州精神(團結奮進、拼搏創新、苦幹實幹、後發趕超),深入紮實推進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十項行動”,助力全區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為鄉村振興打牢堅實基礎。

碧江:抓实党建扶贫 助力乡村振兴
碧江:抓实党建扶贫 助力乡村振兴

強化工作部署執行

建強指揮中樞。區委班子成員帶頭落實“下抓兩級”要求,在聯繫幫扶貧困村基礎上,增加幫扶2個貧困村,實現縣級領導幫扶貧困村全覆蓋。組建由聯繫縣級領導任團長的12個脫貧攻堅工作團,重點負責脫貧攻堅工作的統籌、協調、督促和指導,明確70個建制村脫貧攻堅指揮長和同步小康駐村村級總負責人,統籌推進同步小康全面工作,確保上級要求和精神精準傳遞、高效落實。成立區脫貧攻堅指揮中心,抽調30名幹部專職辦公,統籌調度全區脫貧攻堅工作。

碧江:抓实党建扶贫 助力乡村振兴

配強一線隊伍。紮實做好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輪戰駐村決勝脫貧攻堅,定期對“兩委一隊三個人”作用發揮情況進行分析研判,對作用發揮不夠好、帶富能力較弱、群眾認可度不高或不滿足要求的6名第一書記和30名駐村幹部進行調整。按照5人/組的標準,組建36支脫貧攻堅工作組,把大學畢業生、農村知識青年納入工作組,選優配強36名駐村第一書記,其中科級領導幹部21名,後備幹部15名,8個深度貧困村第一書記和支部書記均由科級幹部擔任,著力打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新時代幹部隊伍。按照省市關於脫貧攻堅春風行動令要求和脫貧攻堅相關精神和部署,壓實幹部責任,統籌全區2900餘名黨員幹部按照“54321”幫扶機制,結對幫扶7090戶貧困戶,集中在村開展大走訪、大排查、大整改活動,幫扶幹部與貧困戶同吃同住同勞動。

碧江:抓实党建扶贫 助力乡村振兴碧江:抓实党建扶贫 助力乡村振兴

發揮人才優勢。組建農業特色專家服務團隊,與深度貧困村建立聯繫機制,開展農技諮詢“訂單服務”和“集中會診”活動,定期為貧困村提供產業發展、規劃實施、技術攻關等方面諮詢會診。將省市區選派的農業專家分成12個工作組深入脫貧攻堅一線開展活動,幫助制定發展規劃7個,推廣農作物新品種10個,推廣新技術7項,技術指導覆蓋全區10餘萬畝果蔬基地,在培育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有效充實碧江區鄉村振興人才隊伍。

碧江:抓实党建扶贫 助力乡村振兴

激發基層內生動力

推進支部規範建設。按照“一切工作落實到支部”要求,紮實推進支部規範建設。重點圍繞基層需求、學習內容、組織建設等開展調研,積極謀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銅仁黨員活動日”中開展“我是黨課主講人”主題活動,全面強化後進村黨組織班子、隊伍、陣地建設,有效促進4個農村後進黨組織整頓轉化。堅持科學規劃、資源共享,整合行政村現有的公共服務設施,全覆蓋打造新時代農民講習所70個。整合資金300萬元,規範建設70個建制村“五小”工程,為基層幹部營造安心、舒心工作生活環境,市委組織部全文轉發《碧江區推進2017年各領域基層組織標準化建設工作方案》予以推廣。

碧江:抓实党建扶贫 助力乡村振兴

綜合推進關愛服務。全面深化“五元共治”社區治理,探索易地扶貧搬遷基層黨建,做法被《省委辦公廳調研信息》《貴州改革情況交流》刊發,得到有關省領導肯定性批示,貴州電視臺《新聞聯播》進行專題報道。探索“三留守”(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留守婦女)關愛服務體系,設立50萬元黨內關懷基金和100萬元“三留守”關愛基金,爭取銅仁學院、銅仁職院等高校資源,建立農村(社區)大學生教育實踐基地5個,定期開展關愛服務,被《中央改革情況交流》《改革案例選編(二)》刊載,入選全國30個優秀改革案例,列入中宣部重點宣傳經驗典型,中央電視臺《改革在哪裡》連線直播。

碧江:抓实党建扶贫 助力乡村振兴
碧江:抓实党建扶贫 助力乡村振兴

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突出經開區商圈黨委輻射帶動功能,實施“千企幫千村”精準扶貧行動,被《貴州改革情況交流》刊發,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專題刊播。積極推廣“三變”改革和塘約經驗,整合4630萬元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製作村(社區)基層組織信用登記證書,以村為單位組建集體經濟市場經營主體,全區所有貧困村集體經濟積累達5萬元以上,創建“雙超村”3個,5個村(社區)集體經濟積累超過100萬元。積極探索農村綜合改革,全省“民心黨建+‘三社’融合促‘三變’+春暉社”農村綜合改革研討會觀摩碧江做法,經驗被農業部《農村工作動態》刊發,在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專題會上作經驗交流。

碧江:抓实党建扶贫 助力乡村振兴

增強鄉村振興後勁

優化產業結構。按照產業發展“一鄉一特、一村一品”原則,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發展保障作用,把群眾動員組織起來,大力發展果蔬一體化種植、中藥材、香柚、生態畜牧等“短平快”產業,打好山地特色牌,做優綠色農產品,實現從“為吃而生產”轉向“為賣而生產”,把農產品的商業價值充分激發出來,著眼於規模經營,提高生產力水平,降低勞動成本,增強市場競爭力。脫貧攻堅“春風行動”開展以來,全區完成玉米調減50000畝,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面積70000畝以上,新增蔬菜種植10000畝、精品水果6500畝、食用菌500萬棒、木竹及其他46400畝。

碧江:抓实党建扶贫 助力乡村振兴

強化培訓農民。開展農村貧困人口全員培訓,以村為基本單位全覆蓋組織“建檔立卡”貧困戶開展種養殖、水電工、挖掘機、廚師等技能培訓,實現“培訓一人、就業一個、脫貧一戶”目標。採取“政府培訓+企業簽約”合作方式,組織用工企業參與鄉級舉辦的農民技能培訓活動,培訓結束後擇優錄用培訓人員到企業就業。依託東西協作,積極推動崑山用工企業與銅仁職業技術學院開辦“精準脫貧訂單班”“崑山班”,定向錄用碧江區內“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的初高中畢業子女,由學校和企業聯合培養,學生畢業後由企業100%安排就業。充分發揮新時代農民講習所作用,特邀“三農”專家開辦脫貧攻堅大課堂,扭轉農民傳統作物的種養習慣,目前已開展培訓100餘次。

碧江:抓实党建扶贫 助力乡村振兴

完善利益聯結。積極探索組織引領、龍頭帶動、分戶經營、群眾受益發展模式,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市場主體,確保各村100%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100%覆蓋貧困人口,100%覆蓋技術團隊。目前,全區共有家庭農場259個,農民專業合作社575個,農業企業101個,全面覆蓋62個行政村7090戶貧困戶。按照市場經濟規則,明確企業、合作社、村集體和農民在集體經濟產業鏈、利益鏈中的環節和份額,強化協議保障,完善貧困戶利益聯結,幫助貧困農民穩定獲得勞動務工、政策紅利、留轉租金、入股分紅等收益。滑石鄉老麻塘村探索“532”(出資人佔利潤50%,30%作為合作社發展公積金,20%作為村集體經濟)利益分配模式,採取“支部+農戶、合作社+農戶、協會+農戶”等多種形式,助推貧困戶脫貧致富,“牛王城生態園”實現旅遊年收入400萬元,帶動貧困戶45戶就業,貧困戶每年享受分紅3600元,入股龍啟才跑山雞養殖合作社分紅1500元,入股精品蔬菜合作社分紅1500元。

碧江:抓实党建扶贫 助力乡村振兴

突出人文關懷激勵

碧江:抓实党建扶贫 助力乡村振兴

注重關懷激勵。強化幹部隊伍執行力建設,研究出臺《碧江區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管理暫行辦法》《脫貧攻堅一線幹部關懷激勵工作實施細則》等,從培養使用、表彰獎勵、待遇保障、人文關懷、撫卹救助、容錯糾錯等方面強化正向激勵。全區通過招考聘用“四項目人員”、村幹部等到鄉(鎮)事業單位10人;2017年,85名脫貧一線幹部得到市、區兩級表彰;2018年,推薦13名脫貧攻堅一線表現突出、成效顯著的個人和集體作為全省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組織書記、優秀村第一書記、先進黨組織擬表彰對象。對年度考核評為“優秀”等次的,年終績效獎金在原單位考核等次基礎上提高10%。按照55元/人/天的標準據實發放生活補助,按照不低於50萬元的標準為駐村工作隊員購買人身意外保險,按照不低於1000元·人/年的標準組織脫貧攻堅一線幹部體檢。認真落實村幹部“基本報酬+任期報酬+績效報酬+養老保險”制度,績效報酬與工作實績掛鉤,從2018年開始,提高村(社區)“兩委”報酬,28個城市社區“兩委”正職報酬由2600元/月調整為3000元/月,12個農村社區和50個行政村“兩委”正職由1800元/月調整為2300元/月。

碧江:抓实党建扶贫 助力乡村振兴

營造宣傳氛圍。綜合運用消息、特寫、通訊、圖片報道等新聞題材和手段,靈活生動地展現脫貧攻堅舉措成效,為碧江區脫貧攻堅營造良好社會輿論氛圍。在區內媒體開設《脫貧攻堅秋季攻勢》《脫貧攻堅春風行動之鄉鎮怎麼幹》《脫貧攻堅最前線》《新時代的奮鬥者》等專欄,宣傳碧江區脫貧攻堅工作。開展“發現先進典型‘百村行’宣傳活動”“家書傳家風·箋書寄初心”家書徵集展示活動,對作用發揮好、群眾認可度高、工作成效好的脫貧攻堅先進典型進行宣傳報道,2017年來,碧江區在市級以上媒體刊播脫貧攻堅宣傳報道2000餘篇條。(作者系碧江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精彩推薦

張三海:用“十個堅持”固化深化“活力、效率、溫馨”建設

《銅仁黨建直播間》第十二期:我為貧困村代言石阡本莊雙山村“第一書記”李慶

黎濱江:五天很短、感受很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萬山看看黨代表平時都在做什麼

碧江:抓实党建扶贫 助力乡村振兴碧江:抓实党建扶贫 助力乡村振兴

活力 效率 溫馨

傳播黨的聲音 講好黨的故事

關注百姓生活 服務黨員群眾

長按指紋 > 識別圖中二維碼 > 關注“銅仁組工”

碧江:抓实党建扶贫 助力乡村振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