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修的青島下水道,真的是隔一段就有一個郵包,裡面是圖紙和修復工具嗎?

紅楓似血


德國人:我們在青島下水道留下來的“油紙包”包有新鮮的腎、德國牧羊犬獸醫、德國帕薩特司機、德國香腸;德國人還說我們確實有良心,我們把最好的技術都給了青島,自己國家卻被水淹,我們是捨己為人,道德模範。

青島下水道,每年的梅雨季節到來的時候,都要被搬到新聞媒體上面報道,這讓其他經常遭遇堵水的城市來說,對青島是極其羨慕的,因為德國修建的良心下水道,100年不堵水,那麼實際上真實的情況是這樣嗎?德國真的有這麼敬業?還每隔一段就有個油紙包?裡面還裝有修復圖紙以及備用設備?

(青島下水道)

一:百年不積水、堵水的青島

青島棧橋海岸線東邊,就是青島拱形的暗渠,這格拱形的暗渠高兩米五、寬三米,按照這樣的寬度和高度,就算是姚明都可以在裡面自由行走。

(如今的青島下水道)

在100多年前,德國人就在當時的青島(還是個小漁村),設計了極其先進,據說足以讓青島百年內不受堵水影響,利用超現代的排水系統、還有雨水和汙水分流的模式。

(雨汙分流模式)

當然雨下的大了,時間久了也會有積水,但是青島人說最多也就淹到腳脖子,這樣看來青島的排水系統確實一個字——贊!

二:事實上青島真的是因為這個所謂的排水系統而不積水、堵水嗎?

我們先看看百年前德國修建的下水道,據瞭解,當時德國所修建的下水道也就80公里左右,經過百年間的雨水沖洗,原來的排水系統早已經被改造,就現如今留下來的德國排水系統最多也就3公里,要知道青島市的整個排水系統總長度高達3000公里,這個佔比只有千分之一的“德國排水系統”真的就讓青島不積水?

(維修後的下水道)

況且這個所謂的“油紙包”也太不專業了,下水道里面的材料最常用的也是陶、瓷、水泥製成的,怎麼可能會有金屬?

三:科普青島之所以積水、堵水不嚴重的原因

首先:肯定是地理因素;青島市丘陵地形,整體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加上三面都靠海,這些排水系統都是依照地勢所建,這樣的地形以及排水系統,讓雨水可以很快的融入到大海,除非個別地勢低窪的地方。

(青島地形:西北高、東南低)

其次:我們也不做槓精,德國當時確實有可以借鑑的排水系統理念,尤其是雨水和汙水分流的措施,這讓青島下水道修建人員所借鑑並實際應用,好的地方可以借鑑,但是卻不能誇大其詞。

最後下水道的有效的管理和維護,青島排水系統處理處長安寶月曾經跟媒體人員說過,青島的下水道管理和維護都是及時的,平時會有人清理,而且還有防汛應急機制,這樣即使長時間的暴雨只要在事前做好預防措施,便可以將積水控制到最低。

(定時進行下水道維護)

但是即使知道真相的網友們還是會傳謠言,說德國在青島的那段時間,一心一意修下水道,從來沒有建設大樓以及別墅。

我們不妨回看下歷史,德國人當年進入青島之後,就將青島沿海居民給趕走了,不但在此地用青島人作為苦力,建設總督府、還在魚山路建立脾斯麥兵營、還建立了軍營及牢房,而現在所流傳的沒有建立別墅,可以說是徹底打臉了,因為當時建立的別墅數不勝數。

(德國在青島修建的別墅)

(德國在青島建立的軍營)

還真以為當時的德國是來度假的?學習雷鋒嗎?幫我們建設下水道嗎?

1897年的“曹州教案”怎麼來的?迫使清廷簽訂的《膠澳租借條約》怎麼來的?

免費獲膠州灣99年的租期以及鐵路修築和採礦權。而他們當時修建的青島下水道,真的是為了排水嗎?這些下水道更多的是為了連接當時德軍的多個軍事要塞,而幫助其修建青島下水道的中國勞工全部都沒有活著回到自己的家鄉。

所以說,不要拿此事當作玩笑或者謠言,我們可以借鑑別人先進的技術,但是不能忘了他們當年的初衷並不是為青島修建下水道,更不能忘記這段歷史。


羽評郡主


有人說下水道雖然看不見,卻能在關鍵時刻考驗這個城市的良心,傳說之中唯一不怕水淹的城市青島就擁有非常龐大的下水道體系。然而最近有傳聞稱,青島這樣完善的排水系統得益於德國製造。一百多年前德國修的下水道到現在還能派上用場,並且每隔一段都有有一個油紙包,裡面有圖紙,備用零件都還是嶄新的。

感情當年德國來殖民的時候還順便幫我們做了好事?這等精工細作,簡直是吊打全國的下水道系統啊。

事實真的是如此嗎?當然不是!

1898年,清政府無能。在簽訂不平等條約後,德國以為能霸佔青島,才願意耗資耗力在青島搞建設。當年的德國已經有了非常成熟的下水道建設經驗,技術也是世界一流的。他們將生活汙水和雨水分開處理,這樣在下大雨的時候,雨水就不會因為生活垃圾的阻塞而無法排出。德國還修建多條暗渠,且內部都是用陶瓷貼面,雨水很快就能順著下水道排入海洋之中。

對於下水道,他們的建造技術一流,但也僅僅是圍繞著他們自己所居住的租界建設了一下,提升了自己的生活水品。對於他們的生活汙水,他們從來都是直接往華人所居住的區域排放,導致華人區成了臭水溝,青島人民受盡了折磨。

新中國成立以後,青島政府馬上開始整頓當年德國居住區所造成的汙染問題。後來青島政府借鑑了德國技術,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青島市區已經有了非常完善的排水系統,他們還將這項技術推廣到全國其他省市之中。今天青島下水道總長3000公里,德國所建造的那一段只佔很小的一部分。

一百多年後,德國建造的下水道確實還在使用之中,只是青島政府已經重新翻修過了,很多連管道都已經換了。而且下水道里面全都是水泥,如何能挖到油紙包呢?想想都不可能。

但是每當到了夏天雨期,德國修建的青島下水道一定會被網友們再度重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現在城市的排水系統實在太差,遇到大雨就會淹,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德國下水道的謠言正好戳中了大家的自卑心理和崇洋心理,讓他們淡化了這段屈辱的歷史。

不過回想起來,一百多年前的德國殖民者住在青島十七年,沒有蓋什麼高樓大廈,而是把下水道給修了。即使在今天,中國能有多少城市在搞建設的時候,會做這件表面上看不出什麼業績的事情呢?

以上


木劍溫不勝




只是一本德國手電的說明書


192645026


據傳說青島下水道是被劃為德租界時修建的,百餘年後,若一些接口零件需更換,只需在老化零件周邊3米範圍內,就可以找到一個郵包,郵包裡有光亮如新的配件。


經證實這是網上傳言,事實並不是這樣的,德國人確實在霸佔青島時修建了很多基礎設施,我們現在看到的天主教堂、八大關裡的德式建築都是當時留下的。德國人特別愛乾淨,當時青島的路又窄還崎嶇,村民都在路邊單獨蓋一個茅屋為廁所。德國人侵佔以後開始挖管道製作古力蓋。使當時青島的容貌煥然一新。


但是新中國成立以後也就是在59年國家就重新返修了青島的地下管網,現如今青島的地下管道基本都是我國自主建設的,曾經德國設施已經被淘汰,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感謝德國的一些先進理念。

純手工碼字,圖自網絡,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喜歡請關注,歡迎指正!有空來撩~


我愛青島


身為一個青島人我必須來強勢回答一波

我看到好多說德國人修的下水道隔一段就有備件,還用牛皮紙包好幾十年了依舊嶄新,還有的說德國人來青島後第一件事就是修下水道,還有的說青島遇到大雨不內澇就是虧了德國當年修的下水道。把德國人說的多神奇,我們現在的技術都趕不上百年前的德國。

我可以告訴大家這就是信口雌黃。

我們說德國當年來青島那是侵略,是戰爭行為,在那個時期的德國技術自然高於中國,他們在自己的佔領區按照自己的思路水汙分離修建基礎設施供自己使用,可以說他們的佔領區很乾淨衛生,但是汙水都排到了我們中國人的居住區置我們國人的身體健康於不顧。

再說他們現在修建的下水道現還在青島使用的一共只有三公里,就這三公里的下水道能保證一個城市不內澇?青島之所以很少內澇主要是兩方面原因:1、地理環境優勢,三面都是海地勢北高南低,水自然都是往海里流。2、我們通過學習外國先進城市的成果,自我消化吸收,設計了符合自己需要的排水系統。

這些才是青島很少內澇的主要原因。

再說有些人在外國人面前膝蓋總是直不起來,月亮都是外國的圓,要承認過去的歷史是我們的屈辱,但是他不能成為我們奮鬥的枷鎖,而應該是我們的動力源泉。

忘記歷史就意味著重蹈覆轍,也不能因為這段歷史就自我貶低,民族復興之路在我輩之人肩上,我們應該抬頭挺胸大步向前進。


一門土炮


我曾經因為好奇進入過德國人修的下水道內,相比國內的下水道來說,德國人修的下水道非常空曠,即便我張開雙手在裡面奔跑也不會感覺到絲毫的狹窄,不僅如此,當我打開手中強光電筒的時候,我發現每隔一段路程,下水道的牆壁上都會有一個小空間。
當時的我是屏住呼吸的,我伸手探進了空間裡,在裡面抓出了一包黃油紙包住的包褢,我打開後發現裡面密密麻麻放著維修的零件和一張記載著非常清楚維修方法的圖紙,正當我不知道這是做什麼用的東西時。

我背後有一個聲音傳來,說的是非常蹩腳的中文,他在跟我問好,聽口音應該不是本國人,我轉頭一看,是一個高大的白人,他頭上正戴著一頂不知道什麼年代的安全帽。
他從我手中拿過圖紙,一點點詳細地跟我講解了這張圖紙的內容,原來這張圖紙是上世紀德國人在修建青島下水道時留下的圖紙,他跟我說完之後覺得有些口渴,不知道從哪裡翻出一張桌子和兩張椅子放在了空曠的下水道中,招呼我坐了下來,然後又不知道從哪裡拿了兩杯滿滿的德國脾酒,和整整一大盤的羊腰子準備開吃,正當我要吃的時候,我發現我編不下去了。。。


是的,相信我說到這裡大家都明白我想要表達的是什麼了吧?沒錯,所謂德國人下水道中藏有圖紙、零件、維修工具的事情純屬人們編造的故事,大家看到的時候,只要將其當成笑話來看就行,沒必要太過於當真。


之所以這種傳聞在中國會有市場,最主要的原因是很多人對“德國製造”沒有節制的崇拜導致的。

德國人工業製造的精細

德國的工業製造在整個世界確實是屬於頂尖的,我曾經在一個醫藥公司實習過,公司裡很多測量微生物的機器都是花了大價錢從德國進口而來的,從德國進口這些機器的價格也往往是國內相同機器的數倍之高。

那時候我還以為公司的領導是崇洋媚外,迷信外國的東西都是好的道理花了冤枉錢從德國進口的這些機器。

於是我就問了公司裡面的老職員,通過詢問我才知道,公司並不是不想用國內生產的機器,最重要的原因是國內生產的機器實在是用不了。

因為那是一個和國際接軌的醫藥公司,經常會有世界衛生組織的人員過來檢查,他們檢查用的也是非常高的標準,雖然國內的檢測機器有時也可以用,但是在很多細微的精度測量上卻有著或多或少的誤差。

在出現過一些錯誤後,公司才會花大價錢從德國進口的這些機器回來使用,從很多高精度的工業製造來說,德國確實比中國的很多企業要用心。

關於100年後德國人修建的下水道里,仍舊在青島發揮巨大作用的傳聞

雖然德國人比較嚴謹,生產製造的時候也比較用心深入,但是卻並不意味著他們的“德國製造”就是一個完美無缺的神話,我們都在傳的青島下水道有德國人包裹的傳聞,已經經過很多人的親自探測證明是假的。

但是除此之外,卻還有著一個影響很大的傳聞一直被人們深信不疑。

那就是很多人將現代青島城市道路不會淹水的功勞放在了德國人修造的下水道上,以為德國人修建的下水道在將近100年後的今天還在為青島整座城市的防淹大業做著巨大的貢獻。


但實際上德國人當初只修建了200公里的下水道,也只侷限在當初德租界的範圍內,現在青島的很多城區在大概100年前也還是人口不是很密集的農村郊外,德國人是不可能將下水道修到這些地方的。

而且德國人修建的下水道在混亂特殊的年代裡早就因為沒人疏通、維修,在上個世紀就已經堵住、荒廢了大半。

真正能流傳到現在還能使用的只有僅僅三公里的下水道線路,這些是後人重新疏通過才能保留到現在的,雖然只剩下了三公里,但能用這麼久也足以說明那個年代德國人在青島投下的精力程度了。

現在青島的下水道線路完全是由我國自己疏通建造的,是獨立於德國人下水道線路的,全長接近3000多公里,在青島的地下錯綜複雜地構出了一個龐大的地下空間。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是,雖然現在青島很少被淹,但是雨水漫過路面的狀況還是偶爾會發生的,跟全國其他地區相比唯一的優點就是三面環海容易疏通,雨水漫過路面的情況只是比較少而已,在不少地方還是有的


所以說這個傳言是假的、是一個無厘頭的笑話、是一個無限神話德國人的虛假傳聞,德國人的嚴謹、以及工業上的精細是無法否認的,但是這裡面卻總該有一個限度,他們雖然嚴謹,但卻是在可以理解範圍內的嚴謹,絕對不可能超出我們的理解範圍內,很多時候我們也不該妄自菲薄,雖然國內很多產品公司都是粗製濫造的,但是擁有著嚴謹精神的企業卻也是有的,只不過我們缺少了一雙發現的眼睛罷了。


孤客生


每逢雨季,人們對全城看海的現象已經有些見怪不怪了。城市內澇已經成了中國城市市政建設的通病。幾乎每年都有汽車誤入涵洞積水中,司機無法逃脫喪命的新聞。只有一個城市從未發生過內澇,那就是美麗的海濱城市~青島。


近幾年,隨著雨季城市內澇日益被人們詬病,一個傳奇故事在網絡流傳甚廣。傳說青島沒有內澇,皆得益於一百年前德國修建的地下排水管道,而且德國人還在下水道里,每隔一段都放有一個油紙包,裡邊放有圖紙和備用的零件。人們紛紛為德國人精細的工作精神而感嘆。


當然有人會質疑,德國人真的在下水道中,放有備用的圖紙和零件嗎?


其實這是一則謊言。謊言被拆穿之際,一時間崇洋媚外、忘記青島被殖民屈辱史之說,充斥網絡。


有書君認為,人們傳播這則謊言,只是想讓中國學習德國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逐漸提高城市市政建設水平,不再出現雨季城市看海的現象。我們不能簡單的認為,這就是崇洋媚外,就是忘記了德國霸佔青島的歷史,因為愛之深責之切嘛。



青島難淹有三寶,有書君就來聊聊青島無內澇的原因吧。


一,青島獨有的地形特點,是青島雨季無內澇的關鍵。


首先,青島處於丘陵地帶,我們去青島旅遊會看到許多坡道。其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它又三面環海,其下水道依勢而建,而且借鑑了德國所修下水道口大多通向大海的做法。因而雨季可以排水通暢迅捷,直接排向大海。低窪地區的積水半個小時內也可以排盡。這就是青島無內澇的關鍵。


二,青島現有的地下排水管道是青島無內澇的保證。


我們先回顧一下德國造下水道的歷史。1897年,德國憑藉“鉅野教案”的口實,強佔青島。1898年,又強迫清政府簽署了《膠奧租借條約》,租期99年。德國人自以為能夠長期霸佔青島,他們想把青島打造成其在東亞的基地,他們開始改造青島的城市建設。


當時青島的衛生狀況不佳,雨季時,低窪地段汙水橫流。德國人初來時,曾經歷了一次瘟疫之虐,因而他們開始修建青島的地下排水管道。他們採用了雨汙分流先進的設計理念,排水口大多通向大海。當然,德國人只是在洋人居住區修建了雨汙分流的管道,中國人居住區只修建了單條管道。



德國當時在青島共修建了80公里的地下水道,青島的城市建設也清晰的打上了殖民文化的烙印。


1959年,青島就對德國造的下水道進行翻修。青島借鑑了德國比較先進的設計理念,採用雨汙分流設計新建管道,並大力擴建改建舊管道。經過多年的市政建設,德國造的下水道仍在使用的已不足3公里。


青島現有的地下排水管道基本都是自主建造,其總長度已經達到3000多公里,這是青島無內澇的保證。德國造下水道使用長度還不足總長度的千分之一,所起作用已經微不足道了。


三,青島對排水設施良好的日常維護是青島無內澇的強有力支撐。


一個城市的市政設施是否能正常運行,離不開日常的檢測和維修。也許有人會疑惑,青島對排水管道的日常維護中,真的需要謠言中所說的零件嗎?


初次聽到這則故事時,有書君也曾感慨德國人的精細精神。其實,只要深度思考一下故事細節,這則故事根本經不起推敲。


首先下水道的原料一般都是陶質、瓷質或是水泥的,根本沒有鐵製構造,何曾用過零件。德國人在青島修的下水道,上半部是水泥材質,下半部貼著瓷磚,無需鐵製零件。故事傳說的油紙包中,歷經百年還油光呈新的零件就無用武之地了。



故事雖然是謠傳,可是百年前德國修建的下水道就貼瓷磚,可見德國人對城市排水設施的重視,德國人在工作中的精細程度。


青島借鑑了德國人對排水管道的重視度,還有精細的工匠精神。他們在日常維護工作中做的相當到位,同時他們還有完善的防汛應急預案,一旦遇到暴雨,排水設施可以迅速發揮作用。這是青島無內澇的強有力支撐。


有書君認為,青島對排水設施每個環節的精益求精,才成就了青島雨季無內澇的傳奇。


龍應臺曾說,檢驗一個城市是否發達的標準,就來一場傾盆大雨,足足下三個小時,看看是否排水通暢。有書君認為,龍應臺的說法雖然有些片面,但也應是我們城市市政建設應該注意的。


我們不會忘記德國侵略青島的屈辱史,以史為鑑,讀史可以明智。借人之智,習人之長,增己之力,隨著我國市政建設的發展,有書君相信雨季城市內澇會成為歷史,再無此類謠言氾濫。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德國製造,享譽世界,這是不爭的事實。其精益求精的精神,非常值得大家學習。

但,即使如此,我們國人也不能隨意附和,人與亦云。

關於“下水道放圖紙和零件”,這是一個假得不能再假的謊言。

下水道真相1



1898年,青島成了德國的殖民地,這是中國人的悲哀。

進駐青島的德國人,看到汙水橫流的街道,看到蒼蠅成群的場面,唏噓不已。

這不是他們要的環境,這不是他們要生活的地方,怎麼辦?治理。

於是,德國人開始修建青島的下水管道。在修建下屬管道時,德國人利用“雨汙分流”的先進理念,來進行設計和施工。

工程做得非常不錯,但非常可惜,總共建設長度只有八十公里,覆蓋面積主要是服務於德國人居住和生活的地方。

而大片的中國老百姓居住區,還是“雨汙合流”模式,並且還要承受德國人排下來的汙水。於是,德國人乾乾淨淨的住著。而我中華子民繼續無可奈何的臭著,這一臭就是幾十年。

下水道真相2



不知何時,有人對於“下雨不堵”的青島,開始“尋章摘句”地研究,最後得出結論,青島的“下雨不堵”是德國的排水系統太強大的原因,而且指出“下水道里,每隔一段會有油布包,裡面裝有圖紙和金屬零件。”

這個謊言何其真,不僅肯定了德國系統的先進,而且還補充說明,有人打開油布包看到了嶄新的零件。

請問,以水泥管道、瓷片等材料做成的管道,金屬零件往哪裡用?

對於這個“油布包”,三年前,青島市城市管理局排水管理處辦公室主任喬全榮發聲指出:子虛烏有,完全不符合真實的“德國造下水道”材料使用情況。

所以,說“下水道里有油布包,裡面裝有圖紙和金屬材料”的事情,純粹是扯。

下水道真相3



很多人都以為現在的青島排水系統中,“德國造”還在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並驚歎“德國製造”的強大。

事實上,德國造的排水系統,現在能用的只有三公里左右。而青島全市排水系統管網合計總長度已超過了三千公里。

這三千公里的管網建造者是中國人,是中國的廣大建設者們,是他們為青島的排水系統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從1958年開始,青島的排水系統重新設計和施工,並且很快領先於全國各大城市,管網長度也是隨著城市的發展一路飆升。

當然,青島排水系統的領先,也得益於青島的歷屆政府,他們有著前瞻的眼光,總是倡導“城市發展,排水先行。”

但不能否認的是,“德國造”排水系統對於青島市排水系統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特別是“雨汙分離”系統給了青島人非常大的啟迪和幫助。



德國人“精益求精”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但我們應當客觀合理地看待各種言論,學會辯證思考,學其精華,去其糟粕。


藍風破曉


青島只是德國的一個縮影,真正德國的排水系統更壯觀。

打開井蓋,大約兩秒鐘,會出來一個升降機,圓柱形,轎廂高兩米半(防止姚明退役後去德國做市政工人),直徑60,足夠一個人乘坐,但只能站著,沒有座位。

感受到壓力有變,升降機會在2秒鐘後啟動,向下運行12.5秒,進入地下54米,之後門自動打開。

接著是一間20平米左右的準備間,裡面有各種只有無菌服(防止地面塵埃汙染地下),備用手電筒(德國排水系統自帶led照明)等,換好服裝後,從後門走出。

走出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狹窄的雙車道地下公路,和兩輛奔馳商務,裡面只有前排兩個座位,後邊是大工具箱,裡面是地下管線的各種零件。

車是電動的,沒有尾氣,排水管在地下隧道的左側,外表採用鍍鉻技術,加上定期擦拭,看上去鋥明瓦亮。

右側隧道壁每隔2千米就有孔洞,裡面有淡黃色的油布包一樣的東西,不知道是什麼,等上前一看。

原來是包著薄脆的煎餅果子。


schdreamfly


一個城市的建設,最體現城市良心的東西,往往是那些平時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譬如地下水道。下水道系統雖然不起眼,但是它的重要性不亞於電力供給和垃圾處理。你試想如果一個城市沒法正常排水,那會是一副怎樣慘淡的景象?

△武漢夏季淹水圖

早前有傳言說,青島之所以是一座不怕水的城市,這得益於德國人在青島建造的下水道系統。不僅如此,德國人在下水道里每間隔一段距離都放置了一份用油紙包裹起來的圖紙和零部件配件,而且還有人證實,那些零部件配件到現在都是嶄新的呢。

這是真的假的?

回答日:德國人確實在青島建造過下水道,但是年代久遠且規模有限。而且裝圖紙和配件的油紙包裹是不存在的。

請大家記住:德意志是侵略者,而不是來給中國青島做慈善的!

△網友的討論

1897年,德軍藉助“鉅野教案”出兵膠州灣,由於清政府的無能,德國不費一兵一卒就逼迫清政府與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膠澳租借條約》,租借期限為99年。從1987年12月5日開始,膠州灣再無清朝的一兵一卒,德國殖民者自此在膠州灣站穩了腳跟。

德國佔領膠州灣之後,在那裡建立了德國人生活的租借區,並且利用德國自身先進的技術對租借區進行了大規模的建設,這其中就包括下水道系統。德國人建造的下水道系統與傳統的下水道系統很不一樣,傳統的下水道恨狹小,人幾乎無法站立,而且沒有功能分區;但是德國人建造的下水道很寬大,以容納一輛小汽車在裡面行駛,並且有許多暗渠協助下水道排水。牆面都用陶瓷貼面,也有利於水的流通。更重要的是,德國人建造的下水道將雨水和汙水分開處理,這樣做最大的好處就是:下雨的時候,雨水不會因為下水道中有汙水和垃圾而造成堵塞,以致雨水無法及時排出。

△德國在青島建造的下水道示意圖

德國人建造下水道的規模僅限於德國軍民生活的租借區,德國人將雨水排向大海,而把汙水則排向華人生活區,因為這樣他們就能享受完美異味的海浪和沙灘,而華人居住區則苦不堪言,但是卻敢怒不敢言。

德國侵佔青島17年,總共修建了80公里的下水道。新中國成立之後不久,青島就開始整頓德國人造成的汙水問題,在整頓的過程中,青島市政府發現德國人建造的下水道系統非常先進,於是就有人提議:可以借鑑德國人的技術來建造青島的下水道系統。這項提議很快便被青島市政府接受並開始落實。

但是當時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沒有圖紙。沒圖紙那就照著實物做,於是青島市政府就派遣專家下到德國人建造的下水道中學習考察,經過多年的努力,專家們基本摸索出了德國人建造下水道的技術。到上世紀幾十年代,青島的下水道系統總長達到了近3000公里,而且當年德國人建造的那80公里下水道也早已破損,後來經過了幾番修復才得以保存下來繼續工作。

所以我們現在完全可以說,青島的下水道系統是中國製造!

△如今的青島下水道

德國在侵佔青島期間,沒有大規模地建造高樓大廈,而是把相當一部分財力人力用在下水道建設這件事情上,可見德國人是多麼的務實,不像現在許多城市喜歡搞表面工程來宣揚政績。

現在我們知道了,德國人在青島建造的下水道並沒有什麼圖紙和配件,現在青島的下水道也不是德國人建造的,那麼這種謠言是從何而來呢?

這也許是中國城市的陣痛,也是一種因自卑而產生的崇洋心理。

正是因為現在中國許多城市一到夏季就“看海”,他們就認為自己國家的技術水平不行,只有外國的東西才是真的好。其實城市排水不行,原因很多,比如說城市所在的地形,並不一定是技術原因。“德國人建造青島下水道並留下圖紙和配件”等謠言一出來,自然就讓許多人產生了對德國製造的盲目崇拜,同時產生一種自卑心理。

△德軍佔領膠州灣

謠言止於智者。

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我們更應該不忘屈辱,砥礪前行!

歡迎大家關注並點贊評論轉發,您的鼓勵就是我前行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