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張鐵路關溝段的“功臣” 馬萊型蒸汽機車家族

■楊 溪

京張鐵路關溝段的“功臣” 馬萊型蒸汽機車家族

一名司機和他駕駛的馬萊4型蒸汽機車。

京張鐵路關溝段的“功臣” 馬萊型蒸汽機車家族

馬萊1型蒸汽機車。

由於京張鐵路關溝段坡度達到33‰,普通機車難以勝任,因此詹天佑曾多次寫信給他的美國同學洛德(E·P·Lord)瞭解美國有無合適機車。信中寫道:“我這裡有一項艱鉅的工作,此處有長約12英里的鐵路,其坡道幾乎連續為1/30,又無其他線路可選,在這樣的陡坡道上行駛的機車,你生產過沒有?我們的車輛大多為30噸車,有沒有可牽引10輛這樣重車在這種坡道上行駛的機車?希望你告知我關於此種機車的價格情況(當然是蒸汽機車)。軌距為4英尺8英寸半,煤是煙煤,並非硬煤。”

1907年,詹天佑最終選定從英國北英機車公司購入4臺“復脹式”蒸汽機車,也就是後來命名的馬萊1型蒸汽機車,輪式排列為0-6-6-0。“復脹式”蒸汽機車和普通蒸汽機車的區別在於:機車的每一側都設置兩個氣缸,兩側共4個氣缸,鍋爐產生的蒸汽先進入高壓氣缸做功,之後再進入低壓氣缸兩次做功,之後經過乏汽噴口由煙筒排出。這樣的設計可以充分利用蒸汽的能量。“復脹式”蒸汽機車每個氣缸都連接一組動輪,兩組動輪之間採用非固定連接,減小了機車的固定輪距。因此,雖然這種機車的走行部比較長,但是也能夠在較小曲線半徑的山區線路上行駛。馬萊型蒸汽機車系列都是這種“復脹式”蒸汽機車。

1911年,京張鐵路引入了輪式排列為2-4-4-2的馬萊2型蒸汽機車。由於增加了兩組導輪和從輪,所以這種機車更容易通過轉彎半徑小的線路。此外這種機車設有蒸汽發電機,為機車照明提供電能。有專家考察,這種機車在20世紀50年代還有兩臺在使用。

今天,在八達嶺地區的京藏高速公路進京方向道路沿線,經常可以看到避險車道。在這段長下坡道路上行駛,車輛容易剎車失靈,這時可以駛入避險車道避險。100多年前的京張鐵路線路也有類似的設計,稱為“保險道岔”或“避難線”。這種設計不僅是為剎車失靈的機車準備的,上坡的機車動力不足時,也可退入避難線,待蒸汽充足時,再重新上坡。

1914年,美國機車公司為京張鐵路關溝段專門製造了馬萊3型蒸汽機車。這種型號的機車一共進口了7臺,輪式排列為2-8-8-2。這種機車當時掛於列車尾部,推動列車上山。這樣可以避免車鉤拉斷,同時坐在列車中的旅客還不用吸入機車噴出的煙氣。由於這種機車動力充足,所以不用退入避險線就可以輕鬆地把列車推上山。

1921年,關溝段迎來了史上最大的“特大號機車”——馬萊4型蒸汽機車。這種機車有粗大的鍋爐和氣缸,其功率比新中國成立後製造的大功率貨運蒸汽機車“前進型”還要大。這種機車特別重,所以被規定只能在京張鐵路南口至康莊之間來回行駛。因檢修原因要駛出該區段時,則必須把煤和水都卸掉,否則會壓壞沿線的橋樑。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馬萊型蒸汽機車陸續報廢。這些龐然大物報廢之後仍舊在發揮餘熱,機車的鍋爐可以作為供暖鍋爐,鍋爐內的煙管也可以作為建築材料。今天的青龍橋站依然保留著用馬萊型蒸汽機車煙管製成的欄杆。

1984年,南口機務段逐步更換了內燃機車,司機們的工作條件得到了大幅度改善。如今,當年駕駛馬萊機車的“大車”們回憶起那段離地三尺、騰雲駕霧的“活神仙”時光,依舊有講不完的故事。

本文圖片由楊溪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