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辛手机拍摄电影《三分钟》:看完后想说:给我三分钟,拥抱你

陈可辛手机拍摄电影《三分钟》:看完后想说:给我三分钟,拥抱你

一早上就被陈可辛和苹果公司合作的的新微电影广告《三分钟》刷屏

每一年无论哪个电视台哪个品牌都会拍一些相关的形象公益广告

而团圆和亲情永远是新年最重要的话题

有些人走过千山万水,也未来得及回家

依旧是煽情的亲情片。但是总有一些不同。

这一次以一个铁路工作人员的家庭为主,以他人的团圆故事为辅。

一开始便是一个孩子一边玩烟花一边磕磕绊绊背诵九九乘法表的背影全景镜头,有一些小温馨已有一些小疑问,仅仅通过背影来体现小小身躯和偌大景观的对比,开始了整部影片。

紧接着便利用蒙太奇手法,把这挥舞的手臂和铁路工作人员的挥手进行剪辑拼合,随之而来的是火车行驶的运动长镜头,在穿插着一些工作人员的工作细节和火车所经过的山山水水。

介绍主人公的工作性质,跨越大半个中国的千山万水,从南宁到哈尔滨,江河湖海似乎都在她的眼里,和那些平凡的铁路工作者一样,知晓世界很大,而他们只想回那个小家。

陈可辛手机拍摄电影《三分钟》:看完后想说:给我三分钟,拥抱你

陈可辛手机拍摄电影《三分钟》:看完后想说:给我三分钟,拥抱你

回家的路途或兴奋,或疲惫。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体会过这种感觉。看着窗外相似的风景,看着身旁相似的人群。他们泡着方便面,嗑着瓜子,打着扑克,或者早已经沉沉睡去。

陈可辛手机拍摄电影《三分钟》:看完后想说:给我三分钟,拥抱你

如果你未曾离开,你永远不会知道什么叫做“回”。那种带着大包小包,想把离开的所有岁月带回家的心理感受,那种随着时间倒数,数着站数,看着人群上上下下的心情。

那些离开为了看世界的人,终究还是会思念那逐渐靠近的小家。

陈可辛手机拍摄电影《三分钟》:看完后想说:给我三分钟,拥抱你

陈可辛手机拍摄电影《三分钟》:看完后想说:给我三分钟,拥抱你

陈可辛手机拍摄电影《三分钟》:看完后想说:给我三分钟,拥抱你

陈可辛导演选择了把这种短暂的团圆和职业所限框在了这短短的三分钟倒计时里,用屏幕上方的三分钟倒计时和孩子逐渐背诵的九九乘法表相辅相成地形成一种紧凑感。

陈可辛手机拍摄电影《三分钟》:看完后想说:给我三分钟,拥抱你

孩子的背影,母亲的眼神,都在火车鸣笛声的靠近里逐渐扣人心扉。

陈可辛手机拍摄电影《三分钟》:看完后想说:给我三分钟,拥抱你

陈可辛手机拍摄电影《三分钟》:看完后想说:给我三分钟,拥抱你

和站台上焦急等待的人们一样的,随着火车的靠近,那些着急下车团圆的人,和那些着急见到归来者的人,都这样,捧着心跳。

每一份焦急,每一次的敲打车窗,多希望你能早一点看见我。

而我却必须,先完成我的本职工作,保证其他乘客的有序上下车。

孩子不断穿梭,以他的视角拍摄汹涌的人潮,甚至从其他乘客的大衣里穿过来。

陈可辛手机拍摄电影《三分钟》:看完后想说:给我三分钟,拥抱你

孩子不懂煽情,只是持续地背诵九九乘法表,听着火车铃响,只是更着急的背着。

最后甚至没来及说声再见。

最后的慢镜头,是很多人团圆的景象,拥抱,亲吻,带着许久不见的问候。

广告也可以感性,手机也可以是电影

陈可辛手机拍摄电影《三分钟》:看完后想说:给我三分钟,拥抱你

不得不说这个影片是成功的,无论是内容的打动人的方面,还是苹果公司即将迎来的更大的知名度和受欢迎程度。

可能这本身只是一种形象广告。再配合上合适的节日气氛。

比起简单的找流量小生代言喊简单的口号的广告高明多了。

大众可能不懂像素的高低,不懂技术的高明,但你给他一个作品,他就懂了。

广告不再是夸大数据,遍地的软广,当你做出一个人们不想快进和吐槽的广告,即使人们暂时没有购买你的产品,但你的观念和精神也会为人们所称颂和牢记。

就像这个七分钟的视频中,并没有大幅度出现苹果的产品而引人不快,而是把这种产品的功能和特征以成品的方式展现给你。

可能苹果公司这么多年有过些为人诟病的不足之处,但它的营销手段和品牌建设也值得每一个团队来模仿。

电脑系统的趋于一致化,手机功能的趋于一致化。

那么什么能够突出一个品牌的自我特征?

品牌的精神和创新。

而这两点,苹果公司都做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